中国留学发展研讨会暨《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3》发布

    2013年9月24日,《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3)》蓝皮书发布会暨中国留学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这是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继2012年之后连续第二年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出版《中国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系列丛书。

    25日清晨,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节目和中午《新闻30分》两档新闻节目,都对本次《中国留学发展报告》蓝皮书透露的研究成果与数据,进行了重点报道与评述。

    《朝闻天下》节目以《中国连续四年赴美留学人数最多》为题,客观分析了中国赴美留学的现状,指出中国留学生占美国全部留学生人数的四分之一。并对中国留学低龄化留学现象,出国留学的低龄学生中多数是班级里的尖子生,低龄化留学生中三分之二的学生成绩优秀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王辉耀指出,中国面临中外大学的“生源竞争战”。这一点应该引起我们对教育改革的重视。现在招收学生的竞争不仅是中国大学,国外大学也在竞争我们的生源。如果我们的教育不进行改革的话,那么这不仅仅会影响到中国大学生源的问题。这反映出国外大学也在与我们抢夺生源。中央电视台评论认为:这显示出我国青少年人才流失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趋势。

    《新闻30分》节目以《留学回流高潮或将来临》为题,对中国吸纳在海外的中国留学生回国高潮期到来,进行了专家分析报道。王辉耀博士认为:中国GDP的增长速度持续高涨,形成了一个吸引海归的“人才磁场”,同时“中国机会”也为海归回国提供了一个平台。北京留学服务协会会长桑澎认为,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经济与国外相比,无论是发展速度还是就业机会,都好于国外,这是造成留学生学成后回国增多的主要原因;中央电视台评论认为:尽管每年有大量的中国学生出国留学,但目前海归回国人数增速在印证着:中国越来越成为世界上“人才回流国家”这一客观的现实。

    9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留学赤字’呼唤教育改革”的评论:社科文献出版社和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近日联合发布的《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3)》,不出意料地得出结论: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国,且还在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长。相比之下,海外来华留学人员比例甚低,中国出现醒目的“留学赤字”。

    《人民日报》述评认为:今天,从留学家庭背景看,越来越多普通家庭的孩子踏上留学路,本身也是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表现。但是,不能忽略留学潮卷起的一连串问号:是否中国教育改革的相对滞后,应试教育对下一代的压抑、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限制,使得今天的教育满足不了国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强烈渴望?越来越低年龄化的趋势,是否变相表达了对中国教育失望的一次次“用脚投票”?

    《人民日报》评述最后强调:要让我们的教育制度体现这样的目标:一是改革教育模式,让下一代获得全面发展的机会,拥有基本生存能力和感知幸福的能力;二是推进公立教育均等化建设,让中国任何地方的孩子,都有相差无几的教育环境和录取标准;三是创造公平取士的教育环境,鼓励寒门学子通过努力改变命运、合理调节社会阶层有序流动、为国家民族补充源源不绝的正能量。教育公平,是起点的公平,也是机会的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