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力:中国金融参与并引领全球经济治理势在必行
2017年1月18日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过去,中国经济的增长神话堪称荡气回肠;现在,世界格局的潮流变化可谓浩浩荡荡;未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人慨然以慷。作为金融人,生逢大国圆梦之盛世,我们既感到无比振奋,又感到责任重大。当今世界,国家利益是最现实的普世价值,金融则是左右利益分配之重器。大国运数、民族浮沉、社稷安危、人民福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金融实力之强弱和金融较量之结果。
中国金融如何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近几年来我们始终在思考讨论的核心问题。立足于金融本身,聚焦金融的价值观,金融从来都不是无色的,中国金融既需要夯实市场基础,也需要体现国家意志,唯有突破中国金融既有的格局,用治国理政之大局观来统筹中国金融的改革开放,才能守住底线、全面发展。
立足于全球治理,内外兼修、标本兼治的变革良方离不开金融这剂“药引”,以金融行动助力全球治理新变革是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夯实金融底线、保障整体安全,为中国金融引领全球经济治理变革奠定了坚实基础,而站在世界重构的历史关口,中国金融更需积极防御、有所作为,在全球经济秩序重建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大潮流中找到并确定中国的核心位置。
我们无比憧憬中华民族伟大崛起之未来,我们谨慎思考中国金融稳健发展之现在。世界变化无常,市场动荡不安,我们不忘初心,只为继续前进。《中国金融与全球治理》站在时代渐变的潮头,发现趋势,思考趋势,预判趋势,并最终以金融为切入点,提出把握趋势的专业建言。
我们认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全球治理变革正处于重大转折阶段。这种转折,最先、最深刻的部分在于全球经济治理变革;这种转折,最强、最主动的区域在于中国。中国经济的长期崛起,势如破竹、披荆斩棘、不可阻挡,而通过中国金融主动参与、积极引领这种转折,中国经济影响力向全球治理领导力的转变才会持续发生、不断深化。秉承中华传统智慧,中国金融将借由多种路径创造互利共赢的局面,在全球范围内构建中国朋友圈,打造利益共同体,共建命运共同体,实现中国圆梦与全球发展的和谐统一。
我们认为,中国金融主动参与并积极引领全球经济治理,完全可行,势在必行:
第一,英国脱欧后,世界格局正向“中美双核”结构长期演化,欧元走弱给人民币国际化、港沪金融中心建设创造了历史机遇。
第二,全球经济弱复苏渐成常态,全球化退潮形成长期挑战,中国的一带一路大战略有望成为提振增长、增进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世界机遇。
第三,全球进入负利率时代,金融风险深度积累,中国金融的稳健基因有望不断植入国际市场,并为全球防范系统性风险做出贡献。
第四,世界科技加速发展,生产要素全球有效配置的内生需求不断增长,中国作为新兴力量的代表,有望借由自身话语权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为全球打破既有利益藩篱、激活未来创新潜力提供帮助。
第五,全球新保守主义、民粹主义和孤岛主义日趋流行,中国金融“亲诚惠容”的价值观有望成为一股清流,为全球回归博弈理性、创造多赢格局营造合意氛围。
大国崛起,金融担当。全球治理愈发彰显中国地位,而中国引领全球经济治理变革则迫切需要中国金融敢于担当、勤于作为。
社稷兴亡,匹夫有责。这种需要恰是我们金融人抖擞精神、不懈奋斗的最大动力。我们不避闲言,不畏艰辛,勇于建言,内心坚定,只为这个世界变得更好,只为伟大祖国更加强大。这就是作为金融人,我们心底的中国梦。
《中国金融与全球治理》已经写完,接下来,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全身心投入到金融实干之中。功成不必在我,我们抛砖引玉,期待更多的共鸣,更多的共识,更多的行动。
曲终人不散。崛起尚在进行,我辈更需努力。
(本文为《中国金融与全球治理》一书的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