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连起:中国地方债的增量风险,总体是可控的
2017年8月8日
张连起,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提案委员会委员,无党派人士。会计审计学家,资深注册会计师,人文会计的首倡者和践行者。全球化智库(CCG)特邀高级研究员、《中国注册会计师》编辑委员会委员。
部分外媒一直为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劳心费力,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究竟如何?风险是否可控?
中国地方政府上半年债务余额是15.86亿万元,低于18.82亿万元的限额以内。去年年末的时候中国地方政府的债务是27.33万亿元,目前的负债率是36.7%,低于市场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水平。 中央每年发的地方债务额度对于一些地方是不够的。部分地方政府在多方面对资金有需求。原来的融资平台不允许再发债了,但是变相的用一些新的工具。
PPP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运作模式。在该模式下,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按照这个广义概念,PPP是指政府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合作过程中,让非公共部门所掌握的资源参与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
张连起认为,一方面,地方债务总体风险可控,一方面,要重视部分地区的地方债务问题。 以“开前门堵后门”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行防控,可以对风险进行系统性监测,同时防止发生连带性的弥散性的风险。中国政府有决心,有能力控制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也能够妥善地推进地方政府经济发展。
文章选自 李丹风云对话,2017年8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