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澜:中西抗疫模式有何不同?

2020年10月21日

薛澜,全球化智库(CCG)学术委员会专家,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


 

短短几个月,在与新冠肺炎疫情这场罕见大流行病搏斗的过程中,全球超过100万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在这个高度全球化的时代,没有人能置身事外。

人类战“疫”仍在进行时,疫情带给我们的反思不会停止。中西抗疫模式有何不同?面对层出不穷的风险,人类如何与之抗衡?中国在全球风险治理中将发挥何种作用?近期,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联合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共同出品《疫情之下·善治为上》高端访谈节目。本期节目围绕这些热点话题,独家对话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

薛澜认为:

像新冠肺炎疫情这样重大的事件,其实是人类社会团结一致最好的时机。美国这一次把抗疫政治化,带来了一个极其危险的先例。

全球治理目前面临一些挑战。如“机制复合体”现象,即对同一类公共事务,不同的国际机制或者国际组织都在以某种方式去解决这个问题。这些组织之间没有一个上下级的关系,有矛盾甚至冲突,我们需要去寻找新的解决办法,把这些力量整合起来。

风险总是走在人类社会进步的前面。今后,人类社会面临的各种风险远远不只是传染病疾病。面对新兴的风险领域,我们要有一个全球能够有效的协调能力和现有机制,中国可以发挥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打造。

 

文章选自人民论坛网,2020年10月13日

 

关键词 薛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