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大智库项目主任麦甘:中国智库信息仍有很多空白

2020年11月30日

 

  2020年11月24日,由全球化智库(CCG)主办、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研究项目(TTCSP)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中国智库创新年会在北京举办。论坛旨在持续捕捉全球局势变化的最新动态、解决全球智库发展的迫切问题、寻找智库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模式,为中国和国际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提出智库方案。此次论坛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来自多国的智库负责人和资深专家在论坛上研讨,二百余位智库界人士通过线上线下参与了本次论坛,来自全球的260万观众观看了论坛直播。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项目主任麦甘(James G. McGann)博士在论坛上发表了致辞。

 

以下为麦甘博士演讲全文:

中国全球智库创新论坛在北京、上海、香港,连续主办了五届,我们跟全球化智库(CCG)一起主办这样的活动。全世界范围内有9000多家智库,智库在中国发展地非常快。智库让学者更多地加入进来,特别是面临着全球复杂的挑战,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促进合作。这是我们为什么觉得中国、美国的智库,在全世界范围之内确实是非常地重要,而且比以往都更加重要。我们必须要跟合作伙伴一起应对将来的不确定性,这也是今天论坛的目的的一部分。

中国全球智库创新论坛主要是聚焦于中国和全世界的智库面临的挑战。我们必须要面对现实,将会有一个新常态,以及一系列非常杰出的行动,帮助这个世界从不正常返回到正常的状态。疫情让我们重新思考传统的商务模式,只有创新和敏锐的行动才能度过新冠肺炎疫情的风暴。只有更加智慧,更好、更快、更加敏捷的智库,才能够经受住风浪的冲击。而我们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智库项目,就是帮助智库能够做好准备,能够经受住这样的风浪,这样才能够持续,在疫情之后,能够更好地存活下来。

希望中国智库加入全球智库社区

我希望中国的智库加入到全球智库的社区,一起去加强智库的发展,不仅仅是中国智库的发展,还包括全球智库的发展。在过去10年里面,我一直在考虑整个政策方面的转变,环境的改变,智库运营模式的转变,帮助他们重新去定义策略、架构,这些改变主要靠政治上的转变,技术和传播的进步所驱动。

在过去10年里面有四个关键趋势,产生于第四次工业革命,改变了我们未来10年里面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这些方式也引发全球范围内数字和政治方面的一些变动。有四个关键的趋势,社交媒体、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链的快速增长率;全球信息方面的互相依赖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增加了的信息和政策流动。而数字和社会的网络在这个过程中,也通过新的策略和技术进一步促进它的流动。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增加了它的量,也增加了信息流动的速度。这种新的现实状况,让管理和操作大量的数据变成一种可能,而这些数据的操作改变了目前商务、政治、公共政策的模式。

亨利·基辛格,中国人都知道并密切关注,他有一句名言:作为一个政策制定者,就像处在消防水管的末端。对于不熟悉这个名词的人来说,消防水管是一种高压、大流量的水管,用来灭火。基本的意思是,有太多的信息进入政策制定者的办公室,很难管理这种即时的信息流。今天,我们都处在消防水管的末端。信息从四面八方、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袭来。公众中的政策制定者面临着大量的问题、思想、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加剧竞争、冲突和合作的作用。这种永无止境的对立思想和信息洪流,使得我们很难处理所有不同的想法、选择和替代方案。我们如何确定哪种产品或政策是最好的?在这种环境下,传统的想法和信息被忽视了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些力量创造了一个拥挤而竞争激烈的全球思想和政策咨询市场。这对智库提出了非常新的、极具挑战性的战略和业务挑战。

在过去的四年里,我上面所概述的这些趋势被两股新的力量加剧和加速了变化之风,很可能以我们以前无法想象的方式改变智库、政策咨询和公共政策本身。第一种力量是诋毁和破坏专家、政策建议和智库的努力。二是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这两个趋势加速和加剧了正在发生的转变,并将迫使所有智库做出反应。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曙光正在到来,将要求智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快地管理变革、获取政策问题和趋势,并提出建议。疫情加剧了这些操作或者要求。各类规模的智库从未感受到如此大的压力,要重新思考如何运作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要求。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信息和政策的速度增加将继续加快,将加速数字化、全球化、自动化和分析等因素。这意味着,智库必须如我前面所建议的那样,变得更聪明、更优秀、更快速、更数字化,并且更具适应性、敏捷性。

中国智库信息有很多空白

下面,我想就中国的情况和我们收集到的数据谈几点看法。多年来,关于中国智库的数量和类型,几乎没有数据。事实上,数量相差很大。我们用了半年的时间进行了密集的数据收集,更新了全球TTCSP的数据库,在中国的数据收集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现在我们的数据库里有9000多家智库。而且我们以非常系统的方式进行收集,确定了中国有1415家智库。这反映了中国智库数量在亚洲智库领军或领军国家包括印度、韩国、日本、澳大利亚、越南的智库中急剧增加。2000年以来,中国已经建立了600多家智库。虽然我们掌握了全球2500家智库的大量数据,各地区机构都欣然向我们提供项目描述,人员规模,预算规模。但我们所掌握的中国智库的信息,特别是人员规模、预算,甚至其研究项目的基本信息,都有很多空白。这是一个巨大的信息空白。而信息的缺失,凸显了中国智库的性质和运作缺乏透明度。此外,智库数量最多的还是在北京,按比例超过了中国其他各个城市的智库数量。北京有500家智库,占中国智库的1/3左右。这是有道理的,因为北京是政治中心,但更多的城市需要投入和建立智库,帮助他们解决区域和省级的问题。

中国智库:缺乏中英文网站和对研究规则的遵循 无法获得关键数据

接下来,是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中国绝大多数智库都没有功能性网站。那些有功能的网站也没有定期更新。学者和研究项目没有被列出,而且没有主要工作人员和学者的背景。大多数智库没有中文或普通话和英文的网站,也没有其他语言的网站。其愿望应该是在中国创造伟大的,在世界范围内有影响力的智库。英文和多语种网站是必不可少的。其次,是根本性的,中国智库改革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关注。智库的学者无法获得数据,损害了所产生的数据的可信度。中国智库的许多学者经常抱怨,他们很少或根本无法获得研究所需的部委和其他政府机构的关键数据。最后,严重缺乏对基础社会科学研究的规则的遵循,也就是说,对数据的获取,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能力。所有这些基本的、普遍的、国际公认的标准在中国都没有得到实践。而中国的智库要想更聪明、更好、更快,并在国家、地区和全球范围内产生影响,这种情况需要改变。

所有组织要加快现代化和改革步伐

在更广泛的背景下,新冠肺炎疫情将影响所有智库的几个关键点。正如我所提到的,这场危机的颠覆性和变革性的层面,它将会并将继续改变我们生活和生计的方方面面。在这场危机之后,我们将不会回到新的正常状态或任何正常状态。它是如此具有变革性。危机已经成为巨大的加速器、转化器和终结器。我的意思是,变化被加速了,机构被改造了,很多机构会因为这场疫情而不复存在。25%到30%的某些机构、民营企业、智库会关闭,不会再开。在政府将面临巨大的、被削减的预算的同时,也面临着不断上升的社会、政治、经济挑战。那些已经采取了措施的机构,那些已经采取了现代化运营、实施数字化和其他战略的机构更有可能在危机中幸存下来。高等教育、医药、旅游休闲、信息基础机构等关键行业将受到最不利的影响。这次危机和经济影响与过去的经济衰退不同。因为在过去,石油危机期间以及2008年的经济危机的经济下滑的负面影响,对无论是富人和中产阶级造成差不多的影响。新冠肺炎危机扩大了差距,造成了巨大的贫富差距,可能会对世界各国产生长期的不稳定影响。像所有的大战一样,这场危机将造成全球力量的转移。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中国目前似乎是唯一一个走出这场危机的主要经济体,它有可能产生全球和地缘政治影响。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这为所有组织敲响了警钟,要加快现代化和改革的步伐,如果没有其他原因,那也是为了他们的生存。每个组织都必须有自己的目标,要更聪明、更好、更快、更敏捷、更数字化。听完我刚才说的话,你可能会认为我是一个悲观主义者,或失败主义者,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但不,我是一个实用主义者,我相信每一个挑战中都有一个机会。如果我们作为一个智库群体,团结起来,创新合作,就能战胜这种隐形的疾病。

 

(本文根据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项目主任麦甘(James G. McGann)在2020年11月24日的由全球化智库(CCG)主办、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研究项目(TTCSP)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中国智库创新年会上的发言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