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G理事长王辉耀参与阿斯塔纳俱乐部第六届研讨会:西方国家应该对中国摆脱固有偏见
2021年11月16日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破了原有的世界秩序,冲击着全球供应链和价值链,造成全球政治经济层面的强烈波动。在这一背景下,中美关系再次成为国际政治关注的焦点。作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两大经济体和国际政治秩序的重要构建者,中美两国在近年来经历过不少剑拔弩张的时刻。未来,中美关系将走向何方?新冠疫情后的新世界将展现出何种面貌?中美冲突将会对世界经济和地缘政治产生何种影响?这些问题牵动着地球村上每一个成员的神经,也将对整个世界的政治经济秩序产生重大影响。
在这一背景下,由世界经济与政策研究所(IWEP)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首任总统基金会组织的“阿斯塔纳俱乐部”第六届会议在哈萨克斯坦首都努尔苏丹举行。“阿斯塔纳俱乐部”聚焦紧迫的国际安全议题,为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政要、学者和国际组织提供高水平、高层次和高质量的研讨对话平台。本届会议的主题为“新冠肺炎疫情后的新世界”,包括哈萨克斯坦首任总统-民族领袖纳扎尔巴耶夫,国际关系与可持续发展中心(CIRSD)主席、第67届联合国大会主席、塞尔维亚前外交部长(2007-2012)武克·耶雷米奇,比利时前首相勒特梅,欧洲委员会前主席(2004-2014)、葡萄牙前总理巴罗佐,意大利前外交部长(2002-2004年,2008-2011年)、欧洲委员会副主席和欧洲司法、自由和安全专员(2004-2008年)弗拉蒂尼,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前外交部长(2006-2010年)诺罗夫,2005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1997-2009)埃尔巴拉迪、土耳其前总统(2007-2014)阿卜杜拉·居尔在内的50多位世界各国前政府高官、研究机构和国际组织领导人等国际知名人士参与探讨。
全球化智库(CCG)创始人兼理事长、国务院参事王辉耀博士,亚洲协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Kevin RUDD),哈德逊研究所中国战略中心主任、里根总统、老布什总统、特朗普总统顾问、畅销书《百年马拉松:中国的秘密战略》作者白邦瑞(Michael PILLSBURY),世界银行前副行长、布鲁金斯学会非常驻高级研究员约翰内斯·林恩(Johannes F. LINN)参与以“中美冲突:对世界经济和地缘政治的影响”为题的研讨会,畅销书《欧亚大陆的黎明》作者、Flint Global高级顾问、葡萄牙欧洲事务部前副部长布鲁诺·玛萨艾斯(Bruno MAÇÃES)主持本场研讨会。
近十年来中美两国在一些关键问题上产生对立纠纷,中美关系在未来的走向引发多方讨论,部分政治家和学者对此表示担忧。王辉耀博士表示,就在16日习近平主席同美国总统拜登进行了视频会议,会议中传来了一些鼓舞人心的消息。习近平主席称拜登总统为“老朋友”,并强调作为世界两大经济体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美需要对世界的和平与繁荣承担责任。拜登总统也表示,中美双方需要控制冲突,实现良性竞争。在面对疫情对全球价值链和产业链带来的挑战时,双方都渴望平稳正常的贸易流通,而中国正在成为实现贸易平衡和稳定发展的中坚力量。这一点通过疫情期间中国为世界提供的商品物资、服务和贸易额可以很快得出结论。因此,他对中美关系仍表示谨慎但乐观的态度。在21世纪,世界成为了一个“地球村”,中美之间的关系更像是双胞胎,彼此紧密联系,难以分割。同时,在面对利益争端和全球危机的状况下,也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王辉耀博士也表示,应该注意到阿富汗问题是美国外交政策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正如拜登总统所说的“美国不再寻求政权建构(state building)了”。如果美国不再寻求改变中国,中美是可以找到一种和平共处的方式的。在台湾问题上,美国必须要秉持“一个中国”原则,让中国人解决中国问题。也希望习主席和拜登总统能通过更多高层对话为缓解紧张局势铺平道路,为未来的良好合作奠定基础。
在探讨中,一些学者认为,中国是许多政治冲突和困难处境的根源。针对这一言论,王辉耀博士表示,在5000年的历史中,中国从未侵略和殖民过任何国家,爱好和平的基因印刻在中国文化的深处。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对全球GDP增长的贡献超过1/3。与此同时,中国帮助8亿人实现脱贫,比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少贫困的目标提前了10年。现在,世界各国应该对中国摆脱固有偏见,进行新的审视。
世界银行前副行长、布鲁金斯学会非常驻高级研究员约翰内斯·林恩(Johannes F. LINN)在讨论中表示,鉴于中国在全球经济和多变组织框架中的角色和贡献,中国需要在谈判桌上拥有一席之地。然而,在很多情况下中国还没有获得应得的位置,即便如此,中国仍在为许多多边组织作出自己的贡献。我们必须意识到,所有人都应该公平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