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绿:出访归来看人文交流——不仅是中外交流的润滑剂更是基石

2022年8月17日

人文交流一直是国与国关系的重要纽带。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将中外人文交流提升为大国外交的三大支柱之一,搭建了中外人文交流的工作体系,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走出了新路。近年来,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中外人员往来大幅减少,但增进中外人文交流的必要性凸显。

6月下旬,时隔两年零八个月,包括我在内的全球化智库(CCG)代表团开展了历时一个月跨越美欧亚三大洲的环球“二轨外交”之旅。本次出访以新加坡为起点,在美国纽约、华盛顿访问后,还到访法国巴黎、德国柏林、比利时布鲁塞尔、韩国首尔等地,与当地智库、学术、工商及新闻各界人士、中国驻沿途所在国大使馆等展开了70余场面对面交流活动,因为是疫情以来,首个出访海外的智库代表团,备受国内外关注,被国际媒体称为“旋风之旅”和“破冰之旅”,开启了疫情后中外智库人文往来。

促进中外人文交流、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是宋庆龄基金会的重要工作。我作为基金会理事,备感荣幸能为中外人文交流发挥作用。我们此次环球之行也是在疫情之下倾听国际声音、表达我方诉求,重启人文往来的重要民间出访。此次出访有几个没想到。第一个没想到,我们此次访问明显感受到美西方包括一些亚洲国家对华负面情绪较疫情前更严重,对中国的误解和误判在加剧。因为中美博弈紧张加剧、俄乌冲突、疫情缺少面对面沟通等情况,不少国家对华态度和民意都陷入低迷和负面。同时,没想到的是,我们所到之处很多人士对我们表现出超出意料的热情欢迎,几乎每场交流都超过预定时间,交流中我们所有接触的机构都向我们表示非常期待能交流,亟待知道中国的真实情况,并希望尽早实现来华访问。第三个没想到,从前认识的人文往来是国际关系的润滑剂,现在没想到,其重要意义不仅是润滑剂更是基石。

从我们切身感受来说,相较于近三年来的视频会晤,参加线下论坛及会晤体验更加饱满,收获也更多。疫情暴发后人员往来不便,CCG第一时间组织开展视频会晤,并通过CCG名家对话系列及组织或参加各种线上国际会议等与国际智库等保持了高频率的及时沟通。但终于见到本人后,我们彼此都感受到了久违的面对面亲切感,交流起来也更为深入广阔、直率坦诚。正如人与人之间信任与友谊的建立往往是在相处中建立起来的,国家之间、国民之间的互信友好也需要在会面交流中得以巩固。眼神的交流和真实的相处让我们更能感受到彼此的热情与真诚,面对面深度对话也可以更为及时高效地释疑解惑、传达我方信息,很多中外误解也通过一番久违的长谈起到了增信释疑作用。

交流中,多位外方人士向我们表达了对于疫情后中国出境游客数量断崖式减少的失望。多个美欧高校负责人表示,他们的很多学生对来华留学非常感兴趣,但目前来华留学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无法早做计划,远程线上网课也无法令留学生进行真实的文化交流和体验,长时间缺乏留学生来华会对中外关系长期发展不利。同时,我们了解到不少从前的知华派因无法来到中国,缺乏对中国的新接触和新素材,其涉华议题话语权也有所降低。多位企业界人士也表示,到华投资合作往往需要实地考察交流才能拍板决策,疫情影响不便来华也会影响其企业涉华投资决策,长此以往下一个投资贸易周期就又会错过,对全球供应链影响会逐步显现。此外,媒体传播不足及社交媒体的无序传播,使国际社会获得的信息片面和失真,一些不友华势力,接机大作文章,发挥抹黑中国的影响力,更加剧了国际上对中国的误解误判。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际传播形势,靠官方开展对外工作远远不够。人文交流是中国与对外关系发展的润滑剂,现在看来还是基石。越是国家间、政府间关系出现问题的时候,社会和民间的人文交流越显得必要,也更能发挥填补空白的作用。官方外交可以引领民间外交,民间外交也可以营造良好氛围,为政府间关系改善制造契机。

时隔两年多,中外旅游、留学、学术访问、商贸合作、友城合作等需要面对面多层次开展的经贸人文交流亟待恢复。在中国日益崛起及大国竞争更加激烈背景下,中外官方及民间积极开展人文交流将增进中外交流互信,为世界注入“稳定剂”“粘合剂”。

疫情终会过去,人文交流也是民心所向,不可阻挡。当前,入境隔离时间减少、中外航班增加、陆续有留学生返华复学等向世界传达了积极的开放信号。或许以我们此行抛砖引玉,不久便会有更多中外智库等将出国或来华交流提上日程,也会有越来越多各领域人士实现中外面对面人文往来,夯实中外交流的基石。

文章选自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网站,2022年8月16日

关键词 苗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