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如何助力新时代国际青年人才培养与发展 | 国际人才培养和发展论坛高等教育对话

2023年4月12日

2023年4月12日,全球化智库(CCG)和ETS中国共同主办“2023国际人才培养和发展论坛”。包括教育、科技、人才等相关政府部门代表,国际组织负责人,多国驻华使馆教育参赞,教育界专家学者,知名跨国公司负责人等围绕中国国际人才发展的新时代机遇与展望、以国际合作助力全球青年人才互学互鉴、中国留学发展新趋势与国际化人才培养展望、高等教育如何助力新时代国际青年人才培养与发展、新时代青少年国际胜任力培养的需求与实践和全球化时代的人才培养策略等议题展开高峰对话。

高等教育对话分论坛以“高等教育如何助力新时代国际青年人才培养与发展”为主题。国际胜任力培养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教育部国家留学基金委原副秘书长张宁,北京市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黄侃,宁波诺丁汉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沈伟其共同热议如何在教育过程中平衡国际化和本土化、人工智能为高等教育带来哪些挑战和机遇等话题。本场对话由ETS大中华区政府关系与院校合作主任梁琦主持。

国际胜任力培养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教育部国家留学基金委原副秘书长张宁表示,目前有六个方面的国际化人才是严重缺乏的,包括国际组织人才、一带一路等南南合作人才、能够参与中央政府事业单位全球交流合作和全球治理工作人才、中外跨国公司管理人才、“双一流”建设人才和国际传媒人才。这六个方面未来需要上百万的人才,而这些人才的培养都是现在高等教育培养中的弱项,或者说没能培养出足够规模数量的人才。需要进一步改革开放,为中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心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撑,中国才有可能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

北京市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黄侃指出,提到国际化和本土化的问题,很多学者提到了“在地国际化”的概念。在地国际化不是不要对外开放和封闭,而是要更好地体现中国方案。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中国形成了一套成功的特色高水平人才培养经验,这是在地国际化的一个核心要义。在地国际化不是排他,而是主动地融入。所以,在互学互鉴过程中,应该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更好地展示中国方案。

宁波诺丁汉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沈伟其认为, 跨境教育、高等教育国际化就是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充分为新青年的成长提供一种最好的、最佳的生态和环境,使他们能够在这样的平台上,在有别于国内传统大学的平台迅速成长为有国际胜任力、有多元文化认同,能够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高素质、创新型的国际化人才。中外合作办学为新时代青年国际化人才的成长提供了平台,在办学中要做到“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使得本土化和国际化实现平衡,让学生在就读期间获得很好的主流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

ETS大中华区政府关系与院校合作主任梁琦提出,国际化的人才是各国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战略资源,国际化人才竞争中,中国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开发要适应新时代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新形势、新需求,符合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新角色、新定位。随着ChatGPT话题热度的提升和AI技术的发展,未来可能会更加看重人的综合能力方面素质的要求,包括沟通、合作、独立思考等能力。ETS愿同高教界的各机构和同仁一起通力合作,在加强全球治理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共同努力,突破人才瓶颈,做好人才储备,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当前时代是一个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也是各领域不确定因素骤增、全球化进程遭遇前所未有挑战的时代。在全球化转型压力逐步显现的背景下,培养和发展全球人才已经成为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CCG举办本次论坛旨在为政策界、企业和高校提供一个交流平台,分享全球人才培养和发展方面的最新实践经验和成果,探讨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并通过研究和建言,助力促进国际人才培养。

 

【相关链接】

张宁:我们在六个方面的国际化人才严重缺乏

黄侃:人才培养在地国际化要更好体现中国方案,不是排他而是主动融入

沈伟其:中外合作办学国际化人培养要有主流价值观引导

梁琦:ETS未来会更多关注人的综合能力的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