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 首页>
- 活动>
- ������������
������������
CCG持续关注国际关系议题,推动中国与全球化的发展,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充分发挥智库“二轨外交”作用,在巴黎和平论坛、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慕尼黑安全会议等重要国际政策与意见交流平台上组织分论坛、边会、圆桌会议、晚宴等活动,促进国际政商学界对话,凝聚共识;CCG积极与各国政界、智库界、工商界开展“二轨外交”活动,每年常态化赴多国调研与交流,促进中外关系攸关方互动,保持与多国政策圈层的沟通渠道。
-
国际猎头顾问协会年度报告
(一)国际猎头行业的总体概况 2008年世界猎头行业的年度收入额达到最高值110亿美元。由于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的世界猎头行业收入额下降为74.3亿美元,比2008年下降了32.5%。2012年世界猎头行业的收入额为97.4亿美元,比2011年的104.1亿美元下降了6.4%。,详见图1。 随着全球经济的变化,猎头行业单宗委托案的费用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2009年的单个委托案的费用比2008年下降了11.1%,之后一直处于小幅上状态。 由于金融危机,与2008年相比,猎头顾问在2009的平均年收入下降了25%,在之后的2010年又出现了反弹,增幅达到30%。而由于全球就业形势不景气,猎头顾问在2012的平均年收入比2011年下降了4.7%。 (二)国际猎头的行业分布 从猎头咨询的行业分布来看,2012年的猎头行业主要分布在工业(27%)、消费品业(19%)、金融业(18.4%)、科技业(15%)和生命科学与医疗业(13.3%)。与2011年相比,2012的猎头咨询有以下变化:科技行业增长1.6%,非盈利行业增长0.9%,消费品行业增长0.8%,生命科学和医疗行业增长0.1%,金融业减少1.2%,工业减少0.1%,详见图2。 (二)国际猎头的地区分布 从地区分布来看,2012的国际猎头咨询业务主要分布在北美洲和欧洲、中东与非洲地区,其中北美洲地区的猎头业务份额接近全球总业务的一半(45.1%),北美洲与欧洲、中东和非洲等两个地区的业务量总和超过全球总业务量的75%。与2011年相比,2012的猎头咨询主要有以下变化:北美地区的业务量增加了2.6%,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业务量下降了0.9%,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的业务量下降了1.7%,而南美洲和中美洲的业务量则与2011年持平,详见图3。 --【本节内容编译自国际猎头协会的年度报告】
2013年6月3日 -
欧美同学会时代大讲堂开讲“中国高端人才战略”
2013年5月30日晚,欧美同学会第17期“时代大讲堂”邀请中组部人才局局长孙学玉教授开讲“中国高端人才战略”。他从国家人才发展中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从教育机制、科研文化、人才绿卡、千人计划等方面解读中国创新型人才引进和培养。孙学玉说,国家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将高端引领作为人才工作的指导方针,注重引进专业技术、经营管理、高技能以及农村实用和社会工作人才。到去年,国家已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3319人,目前报名已有4208人,比去年同期增长70%。孙学玉教授最后在讲座中还对国家的引才计划和人才培养计划进行了重点阐述。
2013年6月1日 -
中国人才竞争力论坛暨《中国区域人才竞争力》蓝皮书发布会即将召开
中国人才竞争力论坛暨《中国区域人才竞争力》蓝皮书发布会是由中国人才研究会国际人才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武汉工程大学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专家指导委员会、欧美同学会建言献策委员会、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协会等十余个国家人才研究知名机构协办和支持的首届中国区域人才竞争力论坛。 该论坛的核心宗旨是根据《中国区域人才竞争力报告》蓝皮书的研究成果,全面展示全国各省和各省会城市及副省级城市的区域人才竞争力发展成果,交流国内外人才发展战略以及各地引才、留才、用才的成功经验和人才工作创新模式。论坛将引领和提升我国区域人才竞争力,为企业和城市参与全球化竞争搭建全新平台。 会议将发布的《中国区域人才竞争力报告》蓝皮书是中国首部关于中国区域人才竞争力的综合研究报告,由国内著名人才学者、《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参与起草专家、武汉工程大学人才发展研究中心桂昭明主任和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王辉耀主任著,汇聚了国内外人才研究领域知名专家的智慧,构建了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标准体系、区域人才竞争力2010-2011年度评价结果及人才竞争力三级数据库,并由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 论坛的主题是“人才竞争力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旨在为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区域人才高地、企事业单位搭建一个高端对话平台,增加政府与区域人才高地、企业、公众交换信息的渠道;论坛将邀请中组部、国家发改委、人社部、科技部、教育部、中央统战部、商务部、国家外专局、国侨办、中国侨联、欧美同学会等相关部委领导、地方政府领导、专家学者以及知名企业家出席,从不同角度作权威报告和发表演讲,深入解析中国宏观经济和人才发展政策,解答地方政府、区域人才高地、企业所关注的问题,并与参会代表进行互动交流,共同探讨人才全球化趋势对促进中国人才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人才竞争力论坛暨《中国区域人才竞争力》蓝皮书发布会相关信息: 指导单位:中国人才研究会 主办机构:中国国际人才专业委员会 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 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 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协会 协办机构:武汉工程大学人才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 中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专家指导委员会 欧美同学会建言献策委员会 承办机构:美欧亚国际商务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 媒体支持:《中国人才》杂志 北京电视台 上海教育电视台 广东南方传媒集团 新华社 《国际人才交流》杂志 《神州学人》等 学术支持:北京大学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雇主品牌研究中心 哈佛大学校友中国公共政策论坛委员会 地 点:北京会议中心 时 间:2013年6月30日(周日)上午9时 论坛主题 人才竞争力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会嘉宾 演讲嘉宾:政府高层领导、知名专家、知名企业家、海归精英 与会嘉宾:各地组织部门、人事部门相关领导、开发区领导、留创园区领导等 与会媒体:主流财经平面、网络媒体、知名财经电视栏目、国际通讯社、新媒体等 论坛亮点数十位政界高层、学界名家、区域领导、企业家领袖联合指点区域发展之道;聚焦快速发展区域、成长型区域面临的创新发展真问题、实需求;同期发布最具影响力的中国首部《中国区域人才竞争力》蓝皮书调查结果报告;同期发布2012-2013年度中国省份人才竞争力排名和省会城市人才竞争力排名。 论坛主要议程 组委会联系方式: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7号汉威大厦12B10室(邮编:100004) 联系人:马振坤、董慧 电 话:010-65611039、65611038 传 真:010-65611040 手 机:13381007156、15001326698 电子信箱:mazhenkun@ccg.org.cn、donghui@ccg.org.cn
2013年5月27日 -
CCG出席第12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组委会第一次会议
2013年5月24日,第12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组委会第一次会议在深圳召开。大会组委会主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张建国,大会组委会主任、深圳市市长许勤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外国专家局副局长刘延国、深圳市副市长唐杰以及国资委、上海、天津、江苏等引智部门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王辉耀也应邀出席。 第12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将于11月6至7日在深圳举行,围绕“融全球智力,促共同发展”主题,以“国际化、高端化、专业化、精品化、市场化”为目标,开展广泛的人才、智力交流。
2013年5月26日 -
CCG出席2013国际学校创新发展高峰论坛
2013年5月10日,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新浪教育频道联合举办“未来中国国际教育之路-2013国际学校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活动。教育行业专家学者、教育一线优秀学校负责人、教育媒体精英共同探讨国际化教育标准,促进中国中小学教育国际化更具规范性与发展性。王辉耀参加圆桌论坛,研讨“中国基础教育国际化发展存在的机遇与挑战”,并在会上作了《国际学校迎来大发展时代》主题报告。 王辉耀指出当前国际教育有三个趋势:第一,大量中国学生开始瞄准国外的中学和本科学校,所以会有大量的国外中学到中国来吸引周围的学生;第二,国内有大量的国际学校也开始崛起,这也是一个新的发展;第三个趋势,未来的国际教育是没有国界的,我们不仅有很多学生到国外留学。我国的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和基础教育也会进一步引进国际教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可能是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
2013年5月23日 -
南京市玄武区建设创新名城示范区
玄武区是南京的科教大区、人才大区,这里汇聚了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以及中科院南京分院、中科院土壤研究所、省农科院等近40家高校科研院所,集中全市一半左右的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玄武区加速集聚高端人才,深度激活科技能量,全面建设人才与科技创业创新名城示范区。 玄武区既重视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长处,更注意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大胆探索实践,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 第一、在人才集聚上,坚持内生培育与外源引进并举。综合运用以才聚才、活动聚才、机构聚才等多种方式,面向欧美设立招才工作站,做强先声创新药物“百家汇”、玄武“321”人才大赛等多个聚才品牌,加强同欧美同学会、飞马旅等机构的深度合作,一方面鼓励外地人才落户玄武,另一方面支持本土人才区内创业。截至目前,全区已入选并落地创业的“321人才计划”的77人中,在宁高校人才、省外人才、海外人才分别占35%、18%和22%,保持了较好的人才结构。 第二、在人才服务上,坚持政策扶持与市场运作并进。强化人才服务一站式办理、全过程跟踪,出台人才引进专项资金使用与管理办法,梳理汇编各级各类科技创新政策导引,协调“一区十校(所)”100个技术研发平台对外开放,推出人才创业启动资金、免费办公用房等系列优惠措施,在子女就学、配偶安置等方面为人才提供便利,夯实人才服务的政策基础。 第三、在人才开发上,坚持整体设计与基层创新并重。在全区层面,强化人才指标的考核权重,细化分解到各街道园区。建立多部门联动评估机制,强化对人才项目的审核把关,推动人才资源全区配置,加快人才开发一体化步伐。
2013年5月22日 -
CCG出席国际学术研讨会,阐述国际移民新变化和大趋势
2013年5月13日,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院长王辉耀应邀出席第八届海外人才与中国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研讨会由湖北省外事侨务办公室、武汉市外事侨务办公室、华中师范大学主办,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国务院侨办侨务理论研究武汉基地承办。 此次研讨会的重点研究课题是国际移民问题研究、华侨华人与中外人文交流、华侨华人与湖北社会经济转型。CCG中心主任王辉耀在研讨会上分析了“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移民和中国移民的新变化与大趋势”。他从国际移民发展现状与趋势、中国国际移民发展现状与趋势、世界主要国家移民政策新动向、我国应对移民潮的政策建议四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
2013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