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 首页>
- 活动>
- ������������
������������
CCG持续关注国际关系议题,推动中国与全球化的发展,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充分发挥智库“二轨外交”作用,在巴黎和平论坛、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慕尼黑安全会议等重要国际政策与意见交流平台上组织分论坛、边会、圆桌会议、晚宴等活动,促进国际政商学界对话,凝聚共识;CCG积极与各国政界、智库界、工商界开展“二轨外交”活动,每年常态化赴多国调研与交流,促进中外关系攸关方互动,保持与多国政策圈层的沟通渠道。
-
日本政府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创业
根据Fukao和Kwon的研究报告显示,1996-2006年期间日本的就业岗位缩减了350万的背景下,新成立的创新企业和跨国公司却可以为日本增加就业岗位,同时研究报告显示年轻公司相比知名企业更容易在取得好的业绩。因此,未来日本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依靠新型的创业公司。 为了鼓励更多的企业家创业,日本政府为全球化、开放式、智能型和社会推动型的企业提供相关的孵化器服务。例如,孵化器“影响日本”(Impact Japan)、“创业周”(Startup Weekend)和“日本卫星项目”(Japan Satellite)和著名的“开放网络实验室”一起为日本国内的创业家提供了技术指导、办公场所和风险资金,从而在日本国内形成良好的创业环境。 为建立从下而上的创业社区文化,日本政府不断改革其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采取灵活的现代化的方式管理企业家创业。日本在2013全球经济自由度指数排行中名列第24位,在2013营商环境排行中名列第24位。
2013年4月29日 -
法国加大高等教育投入
法国政府每年将投入财政预算的20%用于教育,是世界投入最高的国家之一。在高等教育方面,法国将超过1.4%的国内生产总值投入高等教育。在公立大学,政府直接负担了每个学生大部分教育费用(1-1.4万欧元/年)。因此,在保证高质量文凭发放的同时,注册费始终保持在世界最低水平。法国没有区别对待外国学生:无论国籍,对学生的入学标准一视同仁,所颁发的文凭和注册费也与本国学生一致。 2013年3月,法国大使馆推出新版France Excellence奖学金项目支持中国优秀学子圆梦法兰西。该项奖学金项目由法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合作处和法国驻华大使馆科技处设立,旨在协助中国优秀学子实现其留学计划,在我国共有30个名额,获得者每月可以有767欧元的奖学金,同时每年可以获得240欧元的补充医疗保险。奖学金项目面向的专业领域主要集中在自然科学、工程学、经济学、社会学、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法律和新闻传播学等。 2012年,法国高等教育署在中国境内发放了10000余份留学签证,目前共有35000多名中国学生在法留学,2015年预计将达到5万人。从专业看,受中国学生欢迎的热门专业有以下几类:44%的学生申请的是管理、金融、经济,22%的申请工科、理科(生物、化学、数学、物理等),14%的学生申请语言、文学,申请艺术、文化、设计、时装的占8%。
2013年4月28日 -
苏格兰政府通过奖学金计划吸引留学生
苏格兰政府为吸引国际留学生,从2009年起设立了苏格兰十字奖学金计划,每年为200个到苏格兰留学的外国学生奖学金,奖金额度为2000英镑,资助在苏格兰攻读本科,研究生或博士生课程一年的学习。资助对象为来自加拿大、中国、印度和美国的国际留学生。该奖学金是苏格兰政府为吸引最优秀的留学生到苏格兰读书的一大举措,奖学金面向的专业领域主要集中在创意产业、生命科学、技术、金融服务和再生能源领域。 苏格兰大学物理联盟(SUPA)博士助学计划自2005年成立,每年为留学苏格兰的留学生提供高达15个全额资助的博士奖学金名额,以及超过100个物理学相关课题的博士学习机会。在申请全额博士奖学金的同时申请人也可以申请苏格兰地区的其他物理学相关课题的奖学金。SUPA研究的主要课题包括天文学及空间物理学、凝聚态物质与材料物理学、能源、核和等离子物理学、粒子物理学、光子学和物理学与生命科学等领域。同时,苏格兰地区的所有物理学博士生都可以SUPA院校毕业生的身份参加各类教育及培训活动。SUPA大学成员如下:阿伯丁大学,邓迪大学,爱丁堡大学,格拉斯哥大学,赫瑞瓦特大学,圣安德鲁斯大学,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西苏格兰大学。
2013年4月27日 -
中国海归发展与建言献策座谈会在京召开
2013年4月20日下午,中国海归发展与建言献策座谈会在欧美同学会会所举行,嘉宾们结合自身经历和海内外留学创业背景,畅谈建言海归人才政策。此次座谈会由欧美同学会建言献策委员会主办,由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欧美同学会商会、欧美同学会留苏商会协办。 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建言献策委员会主任,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王辉耀,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副秘书长许睢宁,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人才处处长李志磊等分别在座谈会上交流发言。参加会议的还有20多个海归代表以及人社部留学人员服务处、北京市朝阳区海外学人中心、朝阳区委组织部的相关领导和媒体代表。参加会议的嘉宾包括人才工作者、研究者、宣传者和海归创业者,他们用亲身的工作经历和创业经历,阐述了国家最新的海归人才政策和区域经验做法,讲述了海外学习、国内创业的感人事例,为国内人才政策创新提出了相关建议。 与会嘉宾一致认为,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我国正日益成为吸引海外人才创新创业的沃土,特别是国家千人计划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留学人员选择以回国创业的方式报效祖国。同时,一系列支持政策相继出台,有力地激发了留学人员的回国创业热情,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活动日趋活跃。 同时,我国在制定吸引海归人才政策中也有一些水土不服现象,一些正打算回国的海外留学人员由于政策体制、工作条件等方面的原因很可能打消回国创业的想法。当前在创业环境的现状与期望还存在一定得差距,教育培训、金融支持以及一些基础设施有待加强;创业政策的系统性、针对性还不够,现行政策的效用尚未充分发挥;热点难点问题依然突出,有的已经成为制约留学人员创业与发展的瓶颈;创业服务和孵化支持不到位,重引进轻扶持的倾向需进一步破除。
2013年4月27日 -
美国采取措施加快创新创业
1. 促进中美留学生交流项目 美国国务院管理的富布赖特交流计划:“富布赖特计划”为研究生、学者和专业人员以及教师和管理人员提供专用拨款。美国国务院向中国教育部所批准的125所中国参与机构的中国学者和学生提供以下富布赖特项目资助,每年有将近100个名额。自1979年以来,超过3,000名中美学者和学生参加了中美富布赖特项目,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成为非常有声望的学者和领导人。 美国政府在2012年9月建立“10万人留学中国计划基金会”推动其在2009年11启动“10万人留学中国计划”,其目标是到2014年,使美国学生在中国留学人数达到10万人,并在未来的中美留学生交流中发挥更大作用。 2. 改革专利系统,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创业 2011年9月16日,奥巴马政府通过了《美国发明法案》,这是美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首次对专利法律进行的全面修订。《美国发明法案》通过新的专利系统来鼓励人力和金融资源更多地投入创新和创造产业领域。 美国专利商标局采取更加便捷的专利注册程序,从而使专利发明人迅速的将发明专利投入市场,从而创造更多工作岗位,提升美国经济。 (1)新的专利申请将会在1年内予以审查,并对小企业的专利申请费给予一定优惠 (2)为了解决专利申请大量积压的问题,美国专利商标局将会在底特律和密歇根设立办公室,并雇用当资深工程师作为专利审查员,加快积压专利的审批。同时,在2014年夏季前再增设两个新的专利审批办公室。 3. 政府通过助学贷款,帮助低收入家庭大学生 佩尔助学金于1965年设立,是联邦政府设立的助学金,旨在帮助美国低收入家庭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佩尔助学金不需要受助者偿还,奥巴马政府将佩尔助学金的最高额度增加到了5550美元,同时助学金总额接近360亿美元。佩尔助学金的受助者从2008年的600万增加到2012年的950万。 同时,为了帮助低收入家庭的大学生,对于年收入低于180000美元的家庭的大学生,政府设立了美国机会税收抵免政策,为其提供每年2500美元的学费补助。 减轻学生助学贷款的负担:奥巴马政府停止对学生贷款私人银行的补助,而是将400亿美元的补助直接补贴给学生。同时规定学生毕业后的还贷率的最高额度不得高于其工资的10%(原来为15%),并从2014年起对于贷款年限大于20年(原来为25年)的贷款者予以减免。奥巴马政府的“按收入还款计划”(Pay as You Earn Plan)在2012年惠及了160万名大学生贷款者。而且,对于同时申请联邦家庭教育贷款(Federal Family Education Loan)和直接贷款(Direct Loan)的大学生,他们可以通过合并贷款的方式,从而节省0.5%的银行利率。 4. 美国华人青睐在加州创业 根据美国杜克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的报告显示,在美国创业的华人大多会集中在加利福尼亚州创办自己的企业:49%的来自大陆的华人和81%的来自台湾的华人创办的企业坐落在加州。而印度和英国的移民企业家更倾向于分散在美国各地创办自己的公司。
2013年4月26日 -
欧美同学会时代大讲堂开讲国际人才战略
2013年4月25日,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博士应邀担任欧美同学会“时代大讲堂”的主讲嘉宾,作了题为《国际人才竞争与中国人才战略》主题演讲。
2013年4月26日 -
改革开放最终是为了人的开放
30年,中国由封闭走向开放,从保守趋于革新,从单一渐变自由多元。30年,一个民族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走向崛起的新生。30年,中国国民经济的外贸依 存度从不到十分之一到超过三分之二,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广大的中国企业与中国人开始远征海外30年,从三个世界的对立情绪到“同一个世界同一个 梦想”的普适价值观,中华民族百年奥运梦想得以实现……。30年,历史不过弹指一挥,便天翻地覆。与其说“改革开放”是在历史语境中的突围政策,毋宁说是 当今世界浩荡发展的必然选择;与其说是宏观的国家意图、社会行动,毋宁说“改革开放”指向我们每一个体的生活方式与人生愿景。今天,我们纪念中国30年的 改革开放,更为了思考过去完善未来。世界在变化和发展,中国30年的开放路,再次走到了至关重要的时期。
2013年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