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建章:兑现”天才的彩票”
《中国经济周刊》视觉中心 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 摄从10年前开始,携程网(CTRP)联合创始人、执行董事局主席梁建章就开始为国家全面放开二胎而呼吁。如今除了成功的企业家以外,他更愿意被看作是人口学者。梁建章没有看过那部以天才少年为题材的电影《少年班》,但他的学生时代就如电影中的人物一样启航得很早。他曾就读于复旦大学第一届少年班,13岁时以“电脑小诗人”闻名,在20岁的时候就获得乔治亚理工大学的计算机硕士学位。之后的故事很多人耳熟能详,在硅谷工作多年之后,1999年梁建章回国与3位商业伙伴共同创建了“携程旅行网”。目前携程市值在全球OTA(在线旅游)排名第二,仅次于普利斯林(PCLN)。2016年11月16日,携程宣布任命孙洁为首席执行官,梁建章再次退居“幕后”,专注于公司的创新、国际化、技术、投资和战略联盟,当然还有他钟爱的人口学研究。2017年1月6日,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在北京举办系列圆桌研讨会之“梁建章:人口,创新和城市规划”。CCG主任王辉耀为梁建章颁发了CCG副主席聘书。讲座开始前,梁建章接受了《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的专访,畅谈携程的国际化发展以及其对人口学的思考。>> 从“归来”到再次“隐退”关注OTA的人都知道,这并不是梁建章第一次退居“幕后”。时间倒退到1999年,梁建章、沈南鹏、季琦和范敏创立携程旅行网,以“鼠标+水泥”的方式开始提供机票、酒店、旅游度假、商旅产品预订。随后艺龙 (1999年)、同程旅游(2004年)、去哪儿(2005年)等后来的行业龙头纷纷建立,中国在线旅游的序幕正式拉开。2006年1月,将公司带入正轨的梁建章宣布退隐幕后,开始了他的赴美求学之路,而这一走就是7年。在这7年的时间里,他师从美国人力资源经济学权威爱德华•拉泽尔(Edward Lazear)和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加里•贝克尔(Gary Becker),并获得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而在7年时间里,彼时的“小弟们”发展迅猛,甚至逐渐有了逆袭之势。去哪儿网用垂直搜索开始分流携程的流量优势,尤其在机票和酒店业务上为用户提供了更多选择;“万年老二”艺龙似乎也找到了突破口,集中发力酒店预订和团购业务;同程旅游则发力景点门票业务,后劲和潜力都不容小视。2013年2月,梁建章回归携程担任携程董事会主席兼CEO。回归后的梁建章发起了向对手们的挑战。携程很快启动了成立12年以来的首次大规模低价促销。2013年与2014年,中国在线旅游业深陷价格战、口水战的硝烟中,尤其到了2014年第四季度,携程再次亏损,这也标志着行业内几大巨头全面进入亏损状态。携程2014年四季度财报显示,携程首次单季度亏损3600万美元,而同一季度去哪儿亏损超过了1亿美元。对于这段“暗无天日”的价格战历史,直到现在不少业内人士回想起来都仍然觉得“惊心动魄”。后来的故事还是以老大携程的态度转换成为后来故事发展的关键。2014年4月,同程旅游CEO吴志祥突然接到了梁建章的电话,希望到苏州一聚。这一聚的结果是,携程以2.2亿美元入股同程旅游。从兵戈相见到握手言和,携程与同程只用了一个晚上就结束了“双程大战”。在和同程握手的第二天,携程又与途牛达成协议,将在途牛IPO完成时以发行价收购途牛价值15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9080万元)的股份。2015年5月,携程宣布投入4亿美元以高额溢价战略投资艺龙,成为其最大股东。2015年10月携程又通过与百度的股权置换交易拥有了去哪儿45%的投票权。至此,轰轰烈烈的在线旅游价格补贴战告一段落。“老大”携程通过资本并购再次成为行业内无人撼动的第一。如今,谈起当年在资本市场叱咤风云的并购和行业内流传着“感谢当年携程不杀之恩”的笑谈,梁建章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恶性竞争对行业不好,行业内比较健康的竞争还是寡头竞争,完全没有竞争企业也会自满,创新动力也会减弱。2017年1月8日,在携程2016年年会上,梁建章表示,国际化将成为携程未来的重要目标。过去一年,携程投资了美国的三大华人旅行社,还收购了欧洲领先的机票搜索网站Sky canner,同时,在出境游、国际机票和海外酒店等领域,也进行了全面布局。“未来还要把携程推到全球各个有前景的地方,这些地方有的可以通过自己去做,有的是通过收购国际品牌加速全局化发展。”梁建章说。新任CEO孙洁也表示:“希望在2018年之后的三年里,力争实现GMV 2万亿的目标。”>> 投入更多的时间研究人口学这次退隐后是不是又要去读书?梁建章给出了否定的答案。除了规划携程的国际化战略,如今他终于又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人口学的研究中来。2012年4月,梁建章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李建新出版了《中国人太多了吗》专著,从“中国会有多少亿人、人多耽误共富吗?日本经济的老年病、人口变迁与国力兴衰、全球化下的人口机遇以及中国人可以多生”等多个方面详解了他在人口学方面的思考。在这本书里他希望向人们解答的问题是人口数量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在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力资源和国家竞争力的问题时,梁建章偶然发现中国的年轻人口正在迅速萎缩的现象,由此引发了他多年以来对中国人口问题和政策的兴趣。对于未来中国人口的预测,梁建章表示,随着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儿童的成本越来越高,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这些都影响并导致生育率下降。借鉴与中国文化相近的其他东亚国家的经验可以发现,中国的生育率即使完全放开,生育率也不会超过1.8,而且在今后10年内将会下降到1.5的水平。按照联合国2011年出版的人口预测报告,我国若保持生育率1.8左右的方案,100年后我国人口将降至9亿,若生育水平为不足1.5的低方案,我国人口将降至5亿,而届时,15岁以下年龄人口比例不足10%,65岁及以上人口超过40%。如此剧烈的人口结构变化对中国意味着什么?如果人口降至5亿,那是不是我们现在所面临的人多地少以及很多民众包括一些社会精英所说的“人多影响经济发展、耽误共富”等这些问题就得以解决呢?梁建章表示,少生并不能够带来人口红利。低生育率是一个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交换,少一些小孩短期可以降低抚养比,增加人均GDP,但是长期却将减少工作人口,提高抚养比,减少人均收入。具体来说,人口和人均资产的负相关关系是短期的,因为资产最终是由人创造的。人口增长会在短期降低人均资产拥有量,但是从长期看,新的工作人口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和资产,这一点往往被人忽略。“常听人说,公共汽车都这么挤了,还嫌人不多吗?但是如果交通的需求足够多,就应该通过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来解决,多开几条线路或早建地铁。世界上一些人口最密集的大城市,往往拥有最为便捷的公共交通。由于人口稀少,我想,夏威夷大岛的人们肯定羡慕正在建设环岛高铁的海南岛人。”梁建章举例。“二次退隐”后的梁建章,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在人口学研究的路上越走越远。>> “每个人都有一张天才的彩票”梁建章通过研究发现,年轻人口的数量和质量对于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和经济活力至关重要。具体来说,年轻人适合创新创业,而目前的人口老龄化是阻碍创新创业乃至降低企业活力的主要因素。从宏观层面讲,也会导致经济政策保守化。他以自己身边的朋友为例,创业的朋友一般都是30多岁,40岁是一个分水岭,超过40岁创业的朋友要少得多。根据GEM (全球创业观察)的研究报告,45岁以后的创业活动锐减。邻国日本正深陷老龄化陷阱以及随之带来的“连续20年的经济萧条”。日本的创业和创新活动锐减,在新兴行业如信息技术和新能源方面都被美国和中国抛在后面。“另外需要探讨的是人口数量和质量的关系,有人会说,创新人才是精英中的精英,研发人员和企业家在总人口中可能也不会超过5%,所以并不需要庞大的人口技术,只要集中资源多培养一些精英即可。” 梁建章认为。“实际上,没有人能够知道哪个小孩是下一个乔布斯,天分很大程度上是随机的。上帝可能给每个人都发了一张天才的彩票,而良好的教育相当于兑现彩票的能力,所以最后有多少天才冒出来,取决于有多大的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口规模。”梁建章说,未来,包括印度在内的几乎所有中等发达国家都有能力普及高等教育,所以实际上有多少天才,根本上取决于年轻人的规模,基数越大,天才就越多。与此同时,人口基数对于中国培育世界级的大企业也有优势。梁建章表示,在人均GDP达到10000美元时,企业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近几年,像华为、中兴这样的公司之所以能够在和思科这类跨国企业的竞争中快速发展,从很大程度上来看,就是利用了中国相对廉价的高科技人才。同样的成本,中国公司可以雇佣几倍于外国公司的研发人才,就有可能在某些高科技领域迅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迫于竞争的压力,跨国企业也开始把一些研发项目外包到中国来做。文章选自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1月20日
2017年1月22日 -
毛大庆:培育健康蓬勃的住房租赁市场
理事简介毛大庆,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常务理事,优客工场创始人。 日前,在北京市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的专题座谈会上,北京市政协港澳台侨工作顾问、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优客工场创始人董事长、毛大庆博士建言,我市可以通过培育和规范住房租赁市场的手段,让“租房住”成为实现“住有所居”的重要渠道。 据毛大庆了解,欧洲很多国家的居民租房比例超过30%,德国居民家庭租房比例甚至超过半数,美国也约有1/3的居民家庭租房住,日本为38%,香港为45%,住房租赁是发达国家和地区居民住房供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满足居民合理住房需求、加速人口城镇化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根据美国经验,房屋租赁行业收入占房地产总收入的32%,居房地产业各行业之首,住宅租赁是经济增长的推动力,是经济转型的加速器,是促进人口城市化的重要力量。 租房市场从散户化到机构化已是大势所趋:美国租房30%机构化,日本80%机构化,日本租赁市场最大的托管公司大东建托管理的房间数量超过90万套,市场占有率接近8%,但中国机构化不到5%。 毛大庆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2016年全国租赁市场大约有1.1-1.5万亿的市场规模,未来10年,我国租房市场租金GMV将接近3万亿元,租赁人口近2.3亿人,到2030年,租金GMV将达4.6万亿元,租赁人口近3亿人。2015年4个一线城市租金GMV超过2900亿元,到2025年将接近10000亿元,到2030年将超过16000亿元。2015年TOP10城市租金GMV占全国比重为42%,TOP20占55%,TOP30占63%,集中趋势明显。我国现有住宅存量250亿平方米,未来中国还有350亿的大存量,达到350亿以后,整个中国住宅的增量市场会逐步萎缩,然而一线城市的高溢价决定了这些项目很难短期内高周转开发,所以存量资产的持有运营具有现实意义。 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在经济发达及常住人口增长热门地区,租房户数占城市户数占40%左右。2015年北京和上海平均家庭规模约为2.42人。 基于淘宝房产搜集的数据,出租房平均合租户数为2.04人。如果以一线城市常住人口的数量稳定在2015年7975万人的水平计算,一线城市每年租房需求达650万套规模。 毛大庆据此认为,中国的房屋租赁市场正在迅速崛起,而北京作为首都,其市场动向必将成为全国的标杆和重要参照指标。 北京市土地供应量紧缺,房地产总体库存量不大,房地产市场已逐渐从增量时代过渡到租赁时代,2015年北京住宅租金GMV已达886亿元,2016年预期租赁GMV 超过1200亿元,租赁套数约25万套。 根据测算,纽约、洛杉矶、东京的总人口分别为北京的81%、74%、55%,但租金GMV分别为北京的5.2、4.4和3.1倍。 据统计,北京首次购房人群平均年龄已从2013年的30岁推迟到2016年的34岁,逐步上升,租房群体不断扩大,租房时间也不断延长,租房意愿更是爆发式增长。 租赁人群也更加多元化,2010年到2016年,30岁至50岁的租赁人口占比从11%上升至47%,这部分恰好是对中高端住宅需求量大的人群,他们中有一半居住在租金超过5000元的房屋中。 毛大庆表示,租房市场的培育对宏观经济的促进意义重大。 租房崛起,首先有利于“去库存”:发展租赁行业,既可吸纳大量闲置房屋、库存住宅,直接助推房地产去库存,又为住宅开发提供更多的增长空间; 其次,有利于促进消费升级理念。 从保障中低收入人群合理住房看,发展住宅租赁市场意义重大。在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租赁业的发展可以促进人口向服务业转移。 第三,通过租房市场的区域引导,有利于人口有序流动,而且高租房率有助于城市吸引人才,比如纽约政府用征来的房地产税建造的廉租公寓深受中低收入人群欢迎,穷人申请批准入住之后,每年按收入比例支付房租,这样可以使符合条件的中低收入阶层用合适的价格租到房子,纽约的富人、中产和低收入人群大家各得其所,其乐融融。显然,完善的法律和政府系列租赁措施,是纽约这一国际大都市吸引并留住大量的人才,特别是收入相对较低的年轻人,这样才能保持纽约这一城市的新兴活力 毛大庆针对租房改革的议题,给出了可供操作的建议: 第一,政府应建立建全租赁房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租赁房市场,保障供需双方的合法权益。 第二,政府对企业建设用于居住目的的租赁房项目可给予税率。 第三,鼓励众创空间升级,优先供应此类空间用房及政策扶持,既服务于双创,又解决入住者居住需求。 第四,政府在舆论上加强租赁房的正面宣传引导,鼓励年轻人以租代购。 第五,鼓励现有房源的“租赁房”改造,盘活存量房,助推房地产产业转型,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将闲置的工业厂房改造成为办公居住一体化的空间。 第六,支持符合条件的住房租赁企业发行债券、不动产证券化产品,稳步推进房地产信托基金(REITs)试点,向住房租赁企业提供金融支持。 自2015年以来,中央有关房屋租赁市场的政策密集出台,并在最新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租房租赁市场的若干意见》中明确了清晰的时间点及建设目标。毛大庆最后表示,城市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人口数量和人才密度的双重指标,而要想留住人才,首先就要给人才提供适配房,从这个角度上看,住房租赁市场的蓬勃发展,具有指标性意义。文章选自新浪网,2017年1月16日
2017年1月22日 -
【凤凰卫视】中国透视:特朗普将上任 中美合作大有文章
特朗普于今日正式上任为美国第45任总统,这位商人身份的新总统从竞选到候任这段时间,在社交网站上的言辞屡屡引发舆论波澜,对于没有任何政府部门就任经历的质疑,政策专家认为无论特朗普本人还是他的政府班子都会随着时间去适应工作。【视频观看】 1月19号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发布《特朗普时代的挑战、机遇和中国应对》研究报告。中美政治、经济、公共政策的专家共同进行了探讨,CCG秘书长苗绿在采访中指出,因为公共政策领域有一个特殊性,它主要来源于政策的总结和社会经验的积累,像美国和新加坡等国家,很多时候是吸纳社会精英成为政策决策者。 作为全球最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对美国的投资已经超过美国对中国的投资,无疑是美国最好的合作伙伴。在谈到两国间的合作,企业间的合作,CCG主任王辉耀提出要发挥三个方面的作用。 第一方面,中国的企业将会在两国的经济外交方面发挥很大作用。例如阿里巴巴提出将为美国创造100万个就业机会,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到美国投资已经为美国创造了几千个就业机会,他们都是对中美两国经济外交领域很好的推动。 第二个方面,可以更好地发挥美国跨国公司的优势。特朗普很看重企业界,最近与美国的硅谷大佬座谈。这其中的企业不管是苹果公司,还是微软公司,都在中国有很大的利益,他们的商品大部分在中国生产,我们要发挥这些跨国公司在中美关系中的稳定作用和推动作用。 第三方面,我们需要重视美国州政府的作用。其实这些州政府是非常欢迎中国的跨国公司到美国投资。文章选自凤凰卫视,2017年1月202日
2017年1月22日 -
【光明日报】为全球经济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 光明日报
——中外人士热议《习近平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讲话选编》 世界经济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大经济体几乎用遍传统的货币和财政手段,但收效甚微,反而加剧了贫富差距等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导致民粹主义兴起,逆全球化思潮苗头凸显。世界经济何去何从?是重回贸易投资保护主义老路,还是在进一步全球化中解决全球化中产生的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许多中外人士从近日刚刚出版发行的《习近平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讲话选编》一书中受到启发。 许多学者认为,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2016年9月在杭州成功举办。习近平主席在峰会上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全面深刻阐述中国关于全球经济治理的政策主张。把脉世界经济,习近平主席开出了五个“药方”,这些也上升为G20成员的共识。加强宏观经济政策沟通和协调、创新增长方式、完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包容和联动式发展,这些“药方”紧扣世界经济发展最突出、最紧迫、最重要的挑战,精确简要地阐述了“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这一峰会主题。习近平主席的“药方”,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提出了中国方案,勾画出了世界经济增长的新蓝图新愿景。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世界面临很多不确定性、全球化面临机遇与挑战的情况下,习近平主席及时介绍了中国关于全球治理的政策理念。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G20这一全球化新平台上,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很多经济全球化方面的建议,中国要成为全球化的推动者、捍卫者和合作者,推动全球化合作共赢。习近平主席的讲话以中国视角为世界建言,以中国眼光为世界献策,彰显了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智慧。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习近平主席的讲话是对中国过去三十多年成功发展经验的高度浓缩,也是对世界需求中国提供方案的最佳表达,体现了中国五千年历史的厚重底蕴。习近平主席的讲话为世界和中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研究公共外交领域的民间智库察哈尔学会秘书长张国斌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G20杭州峰会议题从短期问题向深层次和长期性问题延伸,习近平主席在杭州峰会上提出的五个药方,充分体现了中国在把脉世界经济发展中蕴含的东方智慧,可以有力推动G20从危机应对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变,体现了更广阔的历史视野和时代智慧,这些“药方”也上升为G20成员的共识。 韩国《京乡新闻》驻华记者朴银庆告诉本报记者,去年9月她曾去杭州报道G20峰会,当时就对习近平主席的系列讲话印象很深。习近平主席向各国领导人和国际社会就全球治理发布了中国的政策和主张,有利于世界理解中国,更有利于探寻世界经济增长动力。 中国美国商会主席吉莫曼表示,习近平主席讲话的重要主题就是关于“改革”。世界经济需要并鼓励一个公平、包容、基于市场的改革,这样才能将利益普惠于各国人民。在遏制保护主义方面,需要逐步克服这些市场准入障碍,建立更加透明的规则。 以色列著名汉学家尤锐教授认为,习近平主席在G20峰会开幕式上的讲话旨在向全球的领导人展示了一个愿景,列出了未来15年全球发展的恰当方式。 (本报北京1月18日电 本报记者 曹元龙)文章刊于《光明日报》,2017年1月20日
2017年1月22日 -
【The Wall Street Journal】How to Deal With Trump — Reassurance From a Chinese Think Tank
Some advice for Beijing on engaging with the next U.S. president: Don’t expect the worstU.S. President-elect Donald Trump walks from an elevator with Alibaba founder Jack Ma after their meeting at Trump Tower in New York on Jan. 9. PHOTO: REUTERSOn the eve of Donald Trump’s inauguration, one Chinese think tank had some advice for Beijing on how to engage with the next U.S. president: Don’t expect the worst.While Mr. Trump has threatened stiff tariffs and talked tough on Taiwan, a report released Thursday from the Beijing-based Center for China and Globalization (CCG) says that harsh rhetoric about China is de rigueur for U.S. presidential candidates. Once Mr. Trump takes office, the report argues, there are many aspects underpin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orld’s two biggest economies that should help keep it on an even keel.In 2015, for example, for the first time Chines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the U.S. surpassed the amount of U.S. foreign investment in China.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Chinese students in the U.S. are a key source of income for cash-strapped schools.“There’s uncertainty, but uncertainty could also be good,” says Wang Huiyao, the think tank’s president. He says he believes some of Mr. Trump’s more-aggressive pledges, such as 45% tariffs on Chinese goods, might just be bluster.“He’s a businessman, he could be turned around if there are enough interests. His cabinet is full of businessmen,” he says.The report also suggests that China’s experience with large-scale infrastructure plans could help it play a role in Mr. Trump’s efforts to “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Some Chinese investors have already expressed interest in participating.Mr. Wang said the “hawkish” tone adopted by previous U.S. president hopefuls hasn’t held up when faced with the realities of the office. For example, he said, while Bill Clinton spoke volubly about human rights and China early in his tenure, such talk largely evaporated once he had spent more time in the White House.The meeting between Mr. Trump and Jack Ma, founder of Chinese e-commerce giant Alibaba, was also encouraging, Mr. Wang said. “It shows he’s changeable,” he said. “If China can help them to invest in the U.S. and create new jobs, help with infrastructure — well that’s his bottom line, to create jobs, right?”In an interview last week with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Mr. Trump walked back an earlier pledge to label China a currency manipulator “on day one of a Trump administration.”The think tank’s report advises Beijing to try to cultivate more diplomatic relationships directly with U.S. states and promote more cultural and research exchanges. It also suggests working with U.S.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in an attempt to smooth ties. (That may take some work: Four out of five U.S. companies say they feel less welcome in China than before, according to a survey this week.)For others in China, the inauguration is an opportunity to crack jokes regarding the man some here refer to as a consummate tuhao, a Chinese term that roughly translates as the crass or uncouth wealthy. In the lead-up to Mr. Trump’s swearing-in, Chinese media circulated stories speculating as to whether his inauguration would end up being the most expensive in U.S. history.“After Trump takes office, when the price of gold goes up, one reason will be: The White House will be totally decorated in it,” wrote one user on the Weibo social-media platform.“Will this changeable, crafty tuhao really 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Or will he just turn America into a peddler going around haggling over this and that? We’ll have to wait and see,” wrote another.Recent confirmation hearings for Mr. Trump’s cabinet picks have seen nominees offer up sharp criticism of China, with Mr. Trump’s pick for commerce secretary, Wilbur Ross, on Wednesday saying it was the “most protectionist” of big countries. On Thursday, China’s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responded by citing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s speech this week in Davos, Switzerland, in which he argued vigorously in favor of globalization.“Who is really pushing forward liberalization of trade and investment?” said ministry spokeswoman Hua Chunying. “I think everybody sees very clearly that the answer is the opposite [of what Mr. Ross said].” (By Chen Te-Ping) From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Jan 19, 2017
2017年1月22日 -
龙永图:美国振兴制造业对中国是好事
理事简介龙永图,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席,中国原外经贸部副部长。 最近,关于虚拟经济是否搞乱了实体经济产生了一些争议。我认为,中国制造业通过互联网+,以及其他金融手段的支持来进一步发展,是大势所趋,不能讲把它搞乱了。制造业不能完全封闭地自我发展,主要是看,如何使制造业能有序地在新技术的支撑下,在新商业模式和新商业形态下得到更加健康的发展。所以,搞乱不搞乱本身在于制造业是否有定力,也在于搞实体经济的人能否有一种非常真诚的态度来帮助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我始终坚持一条,制造业是中国发展的基础,是中国经济的根,没有这个基础没有这个根,中国经济走不远。因此,搞虚拟经济的人也应该有这样的历史责任感,来推动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 奥巴马几年前提出重整美国制造业时,说了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要使美国经济建立在岩石上,而不是建立在沙滩上。曹德旺先生最近表示,美国的人力成本虽然高,但在其他方面的成本很低,这些年来发展新能源使美国能源价格大幅度下降。而且作为一个老牌制造业大国,美国的配套能力、物流水平、先进科技都很好,所以,我觉得美国发展制造业很有希望。2007年、2008年美国引发的金融危机把全球搞乱了。现在特朗普提出让美国制造业回归。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美国重建制造业是非常好的事。 纵观国际局势,美国新一届政府即将上台。在全球政治经济风云空前变化的复杂年代,的确给全球带来很大不确定性。以我个人的观察和经验,中美关系特别是中美经贸关系虽然会有一些困难和波折,但总的来讲,会继续平稳健康的发展。 有些人认为,目前中美经贸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形势是严峻的。但是,凡是参与过过去20年来中美经贸关系的人都会感觉到,目前的形势无论怎么严峻,与当年的严峻程度无法比拟。举个例子,1998年中美两国就中国的银行业开放进行了谈判,当时中国最大的四家商业银行总资产加起来还不如美国一个花旗银行,但经过艰苦的谈判,中方咬紧牙关顶住了压力,美方也给予了理解、释放了善意。最终,中美就银行业的开放达成了协议,如果说在当年中美两国经贸实力如此悬殊的情况下,两国通过理解和沟通还可以达成协议,那么今天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美国的差距已经大大缩小,中美之间就经贸问题达成协议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任何国与国之间的经贸谈判和经贸关系,最坏的结果就是两败俱伤。中美两国的经贸关系相互交织已如此之深,一年5600亿美元的贸易额,存量达1600亿美元的投资,一旦中美经贸关系遭受破坏,对双方的伤害都是沉重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直尽最大努力来避免这种结果的产生,因为最终伤害的是人民——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我想特别强调,一旦出现最坏的情况,双方都会遭受伤害,但中国有一套特殊的政治和经济体制,我们承受伤害和修复伤害的能力会远远超过美国。 中美关系在新一届政府中也可能出现一些令人惊喜的亮点,比如中美能不能在包括亚投行在内的“一带一路”建设中寻找合作机会?能不能在美国重整基础设施和制造业的进程中寻找合作机会?实际上一批中国优秀企业家已经在美国进行非常庞大的制造业工程。这是中美建立更加紧密互动关系非常重要的环节。中美在这方面可以进行很好的合作。正如我一直以来的观点,应对国际环境不确定性最好的办法,就是确保中国国内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确定性。(本文作者为国家外经贸部原副部长 ,本文根据龙永图在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主办的“2017第三届海归中国梦年度盛典”上的演讲及采访整理)文章选自《环球时报》,2017年1月14日
2017年1月22日 -
【经济观察网】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 中美经贸新节点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张文扬 美国当地时间2017年1月20日,唐纳德·特朗普将在白宫宣誓就职,正式成为美国第45位总统。 与此同时,第47届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也在20日划上休止符。特朗普并没有出席,但他的“身影”却一直在达沃斯论坛上挥之不去。所有商界和政界的巨头都在讨论:这位美国新总统上任后将会采取什么举措。 2016年大选被认为是美国总统选举史上具有戏剧性的一次演绎,而此前特朗普在推特上连续发表的对华强硬言论,令不少人担忧中美贸易将面临考验。站在历史和未来节点上的中美贸易,未来将面临什么样的变数? 江森自控有限公司(Johnson Controls)是世界最大的汽车部件和座椅的独立供应商,在汽车配件和建筑设施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其首席执行官Alex Molinaroli表示,目前每个人都想静观究竟会发生什么,都不敢轻易采取不必要的举动。 多位知名专家认为,中美关系受中国、美国和国际总体局势等多方因素影响,不会因特朗普个人偏激的言行走向极端。特朗普或许需要经历一段“学习期”才能把握好中美关系大局的方方面面,他终将认识到合作才是唯一的选择。 德国央行前行长、瑞银集团现任董事会主席阿克塞尔·韦伯说:“我比去年更乐观。如果重大的政治或地缘政治不确定性没有成为现实,全球经济不脱离正轨,那么2017年甚至可能有惊喜。 货币与汇率 曾经信誓旦旦,表示要在上任的第一天就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的特朗普,其态度在明显缓和,在上周五接受《华尔街日报》的采访时,他称不会在就职第一天就这么做,而是会“先与他们谈谈”。 在当地时间1月19日于华盛顿举行的听证会上,美国候任财长史蒂文·努钦(Steven Mnuchin)再次提及是否会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的问题。他表态措辞的明显缓和,也让市场对中美贸易战将随着特朗普上台而爆发的担忧有所缓解。Mnuchin表示,如果中国再次操纵汇率,在人民币汇率上采取不公平政策,那么将建议特朗普正式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前副总裁朱民在1月8日举行的浦山讲坛上表示,如果特朗普把中国划为汇率操纵国,将通过谈判或者WTO起诉等手段对汇率操纵国进行制裁,但这会花很长时间。 而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月16日发布的最新《全球经济展望报告》,IMF上调美国2017年GDP增幅预估0.1个百分点至2.3%,2018年预估上调0.4个百分点至2.5%。IMF表示,由于美国经济已接近充分就业,可能将推升通胀。 凯雷集团首席执行官David M. Rubenstein表示,如果美元继续上涨,他担心出现“墨西哥式”危机,即可能引发部分以美元计价的新兴市场公司债的违约,而这些公司债总额达4.5万亿美元。Rubenstein表示,预计未来一年强势美元会成为经济前景的最大挑战。1月13日,特朗普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是也指出,美元已然“过度强势”,美国企业因而失去竞争优势,“强势美元正在将我们推入深渊”。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特邀高级研究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分析道,因为美国的经济现状,预计特朗普上台后会采取扩大支出、基建投资和减税等措施,造成美国财政赤字进一步扩大。今年美元的升值也会导致进口上升,出口减弱,致使美国的国际收支失衡加剧,经常账户逆差增加,形成的双逆差且会进一步扩大,结果是引起美元贬值,因此美元贬值是有内在的要求。 而对于中国,经常账户顺差,资本账户逆差,正好抵消一部分,这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组合。还有我国“一带一路”的战略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二十国集团(G20)已把它纳入促进全球经济强劲、平衡、可持续包容性增长框架。现在,国际贸易中人民币结算的比重已经达到了1/3了。”徐洪才还表示,人民币国际化后,作为全球五大储备货币之一,人民币在SDR中的比重是10.92%,按照这一比例测算,未来海外至少有七、八万亿的人民币需求,这些需求都会拉动人民币的升值。 在谈及到明年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对汇率的影响时,徐洪才预测,我国GDP的增长速度还会是一枝独秀,全球第一。他认为,中国经济在爬坡发展,城镇化建设还未完成,而美国已经是后工业化社会,经济增长速度不可能突破3%。 在1月16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还做出估计,中国2016年经济增速为6.7%。徐洪才表示,明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估计会在6.5%到6.6%之间,中国经济增长的基础会支撑人民币汇率保持相对稳定。 中美贸易 自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以来,“贸易战”逐步成为全球热议的一大话题。 即将出任特朗普高级顾问的Anthony Scaramucci在达沃斯论坛上试图缓解外界对特朗普的敌意,称特朗普并不是反对全球化,而是寻求对等的贸易关系。他表示,中国和美国之间有共同利益。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19日的达沃斯论坛上则表示,如果特朗普政府希望在美国国内创造制造业就业,就必须打开中国的出口市场。他很乐观地预计,一旦他们上任了,他们会把中国视为最大的出口市场。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在《金融时报》的撰文中认为,发动贸易战将对美国不利。在他看来,若特朗普发动贸易战,对中、墨产品征收高额关税,将会产生严重的经济恶果。特朗普和他的富豪部长们或许还能继续购买奢侈品,但美国普通民众将会遭殃,生活成本剧增,加上没有来自中国和墨西哥的零配件,制造业会更加萧条,工作变得更少。 IMF首席经济学家奥伯斯费尔德(Maurice Obstfeld)1月16日在华盛顿表示,美国更为扩张性的政策一方面能够提振的需求而产生积极的溢出效应,另一方面则由于走强而造成负面效果。他认为,如果未来发生保护主义贸易战,每个人都将是输家。 而特朗普此前关于对中国产品征税45%的言论,朱民预测,假如对来自中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征税45%,中国GDP会下降2.8%,美国GDP会下降1.1%。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则认为,美国经济处于复苏的过程中,贸易战的可能性不大。她对经济观察网表示,在个别行业的贸易摩擦是客观存在的,随着中美贸易量的增加,摩擦也许会加剧。 徐洪才也认为,全面的贸易战是不可能的,局部性的摩擦则是有可能发生的事。而摩擦也不仅限于钢铁领域。 1月17日,国务院发文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及相关政策法规,放宽服务业、制造业、采矿业等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在徐洪才看来,中国在制造业、金融业等方面的进一步对外开放,也许将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 尽管Scaramucci表示新政府不希望与中国展开贸易战,他也同时态度强硬地声称中美贸易关系是不对等的,对中国更加有利。 高盛对此给出的预测是,短期内,预计美国商务部将更多地采用“精准打击”的方式,如对个别进口商品品种征收反倾销税。 合作方向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在19日发布的《特朗普时代的挑战、机遇与中国应对》研究报告中指出,针对特朗普政权上任将给世界带来的不确定性、给中美未来关系带来的变数以及今后中国如何构建新形势下的中美关系等问题,特朗普任内的中美关系可以从八个方面加强合作,化挑战为机遇。 上述研究报告称,中美两国之间存在的8大合作机遇则体现在以下方面:双边贸易是两国共同利益广泛又深度交集领域,两国经济在某些领域已经难分彼此;中美都需要类似亚太自贸区(FTAAP)的平台,共同倡导更公平的21世纪经济规则;双边投资在过去几十年中飞速发展,产生巨大的外溢效应,促进了两个国家的就业、技术进步、经济转型;跨国公司在中美关系中一直扮演了“稳定器”的角色,他们还将继续对中美两国决策者发出理性、克制的呼声;随着特朗普基础设施计划的出炉,基础设施合作有望中美未来合作新亮点;中美之间人文交流经过三十多年的孕育,正汇聚成流,旅游、留学、移民正突破太平洋的鸿沟,促成两国深入的文化融合;美国各州拥有州经济事务高度的决策权,并且与中国经济往来密切,将是中美关系强有力的支持者,将在特朗普联邦政府时期帮助稳固两国关系;中美两国的共识和通力合作可以创造全球治理的里程碑事件,以《巴黎协定》的签署为例,中美合作将成为提供“全球公共产品”的新模式。 据BBC中文网报道,特朗普正式成为美国总统的时间是1月20日当地时间中午12点,也就是格林尼治标准时间下午5点(北京时间1月21日凌晨1点),他将在美国首席大法官罗伯茨监誓下宣誓就职。 (记者:张文扬)文章选自经济观察网,2017年1月20日
2017年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