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 首页>
- 活动>
- ���������������
���������������
CCG持续关注国际关系议题,推动中国与全球化的发展,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充分发挥智库“二轨外交”作用,在巴黎和平论坛、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慕尼黑安全会议等重要国际政策与意见交流平台上组织分论坛、边会、圆桌会议、晚宴等活动,促进国际政商学界对话,凝聚共识;CCG积极与各国政界、智库界、工商界开展“二轨外交”活动,每年常态化赴多国调研与交流,促进中外关系攸关方互动,保持与多国政策圈层的沟通渠道。
-
【China Daily】Rail technology could be China’s global calling card
China is fully prepared to export a full supply chain of high-speed railway technology, according to industry experts.China Railway Corp, the national rail operator, said exports of railway equipment and railway construction projects are proceeding well, and breakthroughs are being made in a number of projects overseas.Among the projects, the first full-chain commission, the Jakarta to Bandung high-speed railway in Indonesia - which includes technology, design, construc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e, supply of resources, operations management and staff training - has been granted a construction permit and work is proceeding smoothly."China’s railways have established a comprehensive and advanced technology system, which is able to provide overseas customers with solutions from many different perspectives, including financing, construction, operations, an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said Yang Zhongmin, the CRC’s deputy chief engineer, who added that China’s railway system is competitive in terms of technology and economy of use.According to Yang, the nation’s railway equipment and infrastructure service businesses have entered markets in Asia, Europe, North America and Africa.Last year, Joko Widodo, president of Indonesia, and Malaysian Prime Minister Najib Razak, rode Chinese-made bullet trains.Yang Hao, a professor of rail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at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said China has a major advantage in that it is able to export a full range of railway technology: "For example, it is inconvenient to import the technology for the signaling system from one country and civi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from another."Last year, China’s high-speed rail project made progress in its "going-out" policy.In November, when he met with the prime ministers of Hungary and Serbia, Premier Li Keqiang said China is willing to continue helping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lagship Budapest to Belgrade railway.The line will have a total length of 350 km, and trains will reach a maximum speed of 200 km per hour."China learned about high-speed railway technology from foreign countries, but now it has mastered and developed ’home-made’ core technology. The country’s high-speed rail technology is advanced, and the diverse environment covered and massive operational experience have proved that," said Yu Zhanfu, principal of the Beijing office of Roland Berger Strategy Consultants.Yang, from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said the going-out plan for China’s high-speed railways will follow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and the 21st 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Wang Huiyao, president of the Center for China and Globalization (CCG), a think tank in Beijing, said: "Like the US-made Boeing 77 and France’s Airbus, China’s high-speed railway could be an important project to help the country export its technology in the future."(By Luo Wangshu)From China Daily,2017-1-6
2017年1月9日 -
黄亚生:特朗普的经济民粹主义是人类经济思维大倒退
黄亚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副院长、政治经济和国际管理教授、CCG学术专家委员会专家。 我们小的时候在读《共产党宣言》的时候,开篇第一句话就是一个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旧的欧洲一切势力都为驱逐这个幽灵结成了神圣的同盟。如果我们把马克思、恩格斯翻译成今天的话,一个民粹主义的幽灵在美国和欧洲徘徊,美国和欧洲一切知识精英的势力都在为驱逐这个幽灵而结成神圣的同盟。 2016年将是未来历史记录的宏观历史的转折点,比如英国的脱欧和意大利最近的公投,但对经济民粹主义最大的冲击是2016年特朗普被美国的选举制度选为美国第55任总统,我们如何解释和面对特朗普的民粹主义浪潮? 特朗普的经济民粹主义 首先应该给他做一个定义,至少对于特朗普所代表的民粹主义来说,它的经济的内涵和传统意义理解的经济民粹主义有相同的方面,也有不同的方面,经济学里最相关的讨论叫做民粹宏观经济学,主要是针对1970年代和1980年代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模式,拉丁美洲的民粹宏观经济学倡导政府要加大开支,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财富再分配和进口替代政策。 在制度上,这些国家要实现所谓制高点经济战略,对国家的命脉部门实施国有化,限制外资和本国私营企业的发展,这些政策最关键的部分是要进行大规模的收入和财富的再分配,是为了迎合下行的社会和无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的需求。 特朗普的经济政策有相当强的民粹性质,比如,他强调比较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是加大基本建设的投资规模,他要逆转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对进口提高关税。他有可能会加强对美国命脉部门的外资管理,他会更强调美国制造,限制美国企业资本的自由流动,他会比它的民主党和共和党前任更积极地干预经济。他最近在印地安纳州留住了一家生产空调的美国工厂。 但是,特朗普也和传统的经济民粹主义有一定的区别,他的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对公司的减税刺激投资,而不是通过政府增加开支。他的经济政策里没有财富和收入再分配的内容,如果有,那也会是财富和收入逆向的分配,他的减税会大幅度向高收入人群倾向,中产阶级的税负也可能会增加,而不是减少,他虽然会增加政府对市场的干涉,但一般来讲可以排除特朗普实行经济公有制的可能性。 经济民粹主义是失败的 总体而言,经济民粹主义是失败的,从历史证据上也可以看出这一点,研究1970年代和1980年代拉丁美洲两位最著名的经济学家,对民粹宏观经济学是持完全否定的态度。 他们做了一项研究表明,拉丁美洲经济政策的审核,造成了这些国家货币的升值,通货膨胀,宏观危机和经济长期的停滞,民粹经济学的业绩是非常糟糕的,社会业绩也没有提升,贫富差距在民粹经济政策期间没有下降,反而上升。 特朗普的经济民粹主义,在我看来,也不会成功。虽然美国需要大量的基本建设投资,但是美国可能已经错过了投资的最好时机,美国最佳的投资时机是在2008年发生金融危机之后,那时总需求不足、失业率高达8%、9%,最需要的是凯恩斯性质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刺激,但是因为共和党的阻力,无法实施。 美国经济已经复苏,大规模的财政动作可能会引起通货膨胀的预期,美国需要投资,但不应该采取特朗普这种破坏财政平衡的方式,希拉里提出的5000亿美元的投资计划,而特朗普提出的是10000亿投资计划,希拉里提出的是适当提税,特朗普提出要美国制造业就业回流,在我看来,这完全是天方夜谭。 近几年,美国制造业本身发展的速度还是比较可观的,有一个最好的例子,就是特斯拉在加州生产电动汽车的工厂,但制造业的回流不等于制造业就业的回流,美国制造业的就业不仅仅受全球化的影响,更大的影响是技术的发展,比如人工智能,美国的劳动参与率在下降,主要是因为美国的蓝领工人的技能和知识结构不能符合新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经济的发展。 特朗普要逆转全球化根本不会解决美国制造业就业的问题,只会增加成本,只会增加生活成本,而增加生活成本和增加赤字都会导致通货膨胀的预期,通货膨胀的预期又会导致中长期利率的提高,这恰恰是经济民粹主义的最大问题,短期的增长是建立在牺牲长期发展经济的基础上的。 经济民粹主义是倒退 特朗普经济民粹主义的危害将是全球范围的,特朗普整个政治和经济的纲领就是排外,他要全盘的否认全球化,要抛开多方框架而采取单方面的措施解决贸易整顿,特朗普的经济民粹主义代表的是人类经济思维的一个大倒退。 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否认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以来的经济思想的最基本的共识,就是经济和国家的发展可以是一个正和博弈的过程,如果一方的利益增加至少要超过另一方利益受损的程度,因此整个社会利益是在增加。 特朗普现在的经济思想是一种非常危险的零和博弈的方式,国际贸易更像战争,是一个你死我活的过程,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面会有损失,整个社会没有发展,国与国之间的损失相加总和永远是零。如果他的措施真正实施,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会进入紧张的状况,贸易战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特朗普民粹主义带来第二个全球范围的风险,是美国退出国际事物和国际经济法律、政治、军事框架的建设,特朗普的思维是一种简单的美国第一的思维方式,他把美国的目光转向国内,特朗普是一个高度分级式的政治家,他的执政将会把美国带入一个种族分裂、阶层分裂和党派分裂的高度不稳定时期,他也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美国国内的事务。 上世纪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没有起到霸权的作用,结果是灾难性的,发生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一直起世界霸权的作用,经济有所发展,贸易有所发展。 所以,我们今后四年将面临这么一种非常不确定的局势,刚才我讲了这么多,特朗普是不可预测的,也有可能他完全不会实行这些措施,我们中国怎么面对这么一个领导人,这对我们所有人来讲是一个最大的挑战。 中美关系不明朗 中美关系,最诚实的回答是不知道。但是从特朗普当选以后,看他任命的这些部长、局长等等。有一种说法,特朗普嘴上硬,实际上他内心的价值还是比较温和的,他是一个商人,他比较习惯的做法是先提高条件,从高的条件往下走。 但是,你看他任命的这些人,负责国内政策的,负责美国环境保护政策的,都是死硬的美国右派,意识形态极其僵硬的这些人,很难从他任命的这些人里得出一个结论,说他在治理国家和制定经济政策的时候,是一种比较有伸缩性的态度,我是看不出来的。 最近,他跟蔡英文的电话上的交谈,本来大家认为特朗普不知道,姓蔡的一个人给他打电话,他就接了,而且他跟各个国家领导人谈话都是非正式的。但是,后来揭示出,他已经做了两个星期的准备,这是共和党党内一个大佬刻意安排的,是他做出的在特朗普的标准上来看,是一个深思熟虑的举动,绝对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错误,他就破坏了中美在过去40年建立的非常有可行性的互相理解的框架,从美国的角度来解释这个框架,美国希望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的现状能够继续保持下去。 特朗普也不希望台湾过度地寻求独立,也不希望大陆过早地实现统一,对两边都是非常非常战略暧昧的态度,在军事上帮助台湾建立它的防守能力,但在政治上,跟台湾是要保持距离的,因为他担心的是什么?在军事上帮助台湾,在政治上跟他缩短距离,就会鼓励台湾寻求独立。 对于中国大陆,他也给这么一个信号,我们不鼓励台湾独立,但也希望中国大陆理解,我们跟台湾是有一种关系的,如果中国过早实行统一的话,可能美国也会做出举动。 这是40年两党执行的非常好的,特朗普把这个关键的事情给破坏了,而且他破坏了以后,他的几个助手出面讲话澄清的时候,都是不屑一顾的。所以,我是非常非常担心中美关系的,对于中国来讲,台湾问题是不可谈判的,这也是过去50年中方在这方面对美国历来表达的一个立场,他把这个底线突破了,他能够突破这个底线,就可以想象他会突破很多其他方面的限制。 当然很多事情要往最好的方向去想,也许他在试探中方的立场是什么,他最近又任命了一个州长(当驻华大使),据说这个州长跟中国政府的关系还是不错的,但要仔细看这个州长的背景,跟特朗普任命的这些人是一脉相承的,特朗普竞选的时候,有很少共和党的人物支持他,但这个人是第一个支持他的,在我看来更可能的解释,就是他在奖励第一期对他支持的这些人。 到现在为止,后一个解释更能够解释这个任命,而不是说他对与蔡英文通电话有所反思,我觉得这个人是没有能力进行反思的。文章选自澎湃新闻网,2016年12月16日
2017年1月6日 -
赵斌:企业应通过共享协同来推进全球布局
赵斌,美国高通公司法律及政府事务全球高级副总裁,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常务理事。 中新网1月5日电 在全球化高速前行的快车上,企业作为生力军在战略布局的过程中遇到不少“水土不服”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直以来行业和企业纷纷着力于区域协同发展问题的探索与研究。近日,在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举办的“第三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上,美国高通公司(以下简称高通)法律及政府事务全球高级副总裁、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常务理事赵斌认为,企业在全球化的过程当中,应该从当地的政治、文化和经济环境出发,通过共享协同来推进企业全球化发展,实现合作共赢、多赢、共融的境界,并肩作战才能应对共同挑战。 提起高通大家并不陌生,然而关于高通的具体业务可能多数人的认识还仅局限于芯片供应这块。事实上,高通在推进世界各地通信技术协同发展方面也功不可没。赵斌介绍,高通是高科技的公司,是专注于创新的企业,并且非常专注于研究高通所在的市场。这其中,首先,高通要确保未来的发展计划是与所在国国家主要发展方向是保持一致的。比如说高通公司在贵州投资成立的新的合资企业的主要任务就是在中国进行研发服务器的芯片,而且它有很重要的使命就是把这些重要的技术分享给中国,让中国的同行能够在尽快的时间内,具备自己研发的实力。 其次,高通加大力度与合作伙伴配合,高通公司和其他的高科技公司一起极力地配合中国的同行、伙伴一起来开拓新一代的无线通信技术领域里的标准。此前在3G、4G的时候,有多个国际标准,所以造成了一些浪费和分歧。不过赵斌表示,现在高通与合作伙伴有一个共同目标,尽最大的所能去协同发展和推进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让全世界标准统一起来。 这其中,赵斌还特别指出在统一标准这个过程中,确实有争议、有讨论,但是最多的还是合作,因为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这个过程不需要一味地针锋相对,大家的目标是要有一个让全世界都能够共享的高速率、高效率的新一代的无线通信技术。 另外,赵斌还介绍,高通有一个比较独特的商业模式,就是知识产权许可体制,这个许可体制在很大程度上协助了很多中国同行走向世界,这也是高通在不断摸索过程中,与中国合作伙伴共同协商以后形成的良好的和谐经营之道。 在中国企业走向全球的同时,外国的企业也是在同样经历着全球化的进程。对此赵斌表示,高通更愿意大家一起更好地合作,达到合作共赢、多赢、共融的境界。商业竞争本身是很激烈的,但国际化是大家共同的挑战,需要大家更加紧密地合作,找出共同的解决之道,让中国的企业能够更顺利地走向世界。文章选自中国新闻网 ,2017年1月5日
2017年1月6日 -
【东方卫视】我国外贸企业回稳向好
2016年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国际贸易环境错综复杂,中国外贸的进出口也经历了年初的严峻考验,降幅持续收展,四季度已经呈现出回稳向好的态势。11月份的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8.9%——其中出口增长5.9%,创今年单月增幅新高;进口增长13%,创3年来最大单月增幅。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继续都保持着较快的增长态势,成为了我国新的外贸增长点。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在接受东方卫视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有一批企业先走出去是一件好事,对中国企业也会起到推动作用,反过来促进他们在国内的发展。同时走出去也会带动一些企业升级换代,不断走向新的市场,这些市场的回报对中国来说也是可观的。文章选自东方卫视、腾讯视频,2016年12月15日
2017年1月6日 -
【Xinhua】China’s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promotes connectivity, development along ancient route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L) and his Uzbek counterpart Islam Karimov hail the inauguration of the Qamchiq Tunnel in Uzbekistan, June 22, 2016. [Photo: Xinhua/Li Tao]BEIJING -- More than three years ago,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proposed to build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and the 21st-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Looking back at 2016,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has gained fruitful early achievements, promoting connectivity and opening up possibilities and potentials for development along the ancient trade route.SILK ROAD ECONOMIC BELT STRINGS ROADS TOGETHEROne day in golden October in Kashgar of China’s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a fleet of 50 trucks of a joint trade convoy carrying large containers started to roll along the China-Pakistan Economic Corridor (CPEC).After passing the Pamirs, crossing the Har goolun Range, and threading Pakistan’s western region, the fleet finally arrived at its destination -- the Gwadar Port of Pakistan, concluding its 3,115-km journey in a month.The containers carried by the fleet were shipped to the United Arab Emirates and other countries, marking the Gwadar port’s first export of containers to overseas destinations, and showing that the port has restored the designed handling capacity.Pakistani Prime Minister Nawaz Sharif said that CPEC is destined to transform the entire country and open up a world of possibilities for not just Pakistan but also Central Asian states.In February 2016, China Railway Tunnel Group completed building the Qamchiq Tunnel in Uzbekistan, the longest tunnel in Central Asia. It is part of the 169-km Angren-Pap railway line, a major state project. After completion of the rail line, Uzbekistan’s domestic transport will no longer have to go through foreign territories."If we say 2013 is the year of proposal, 2014 is the year of guideline, 2015 is the year of top-level design, then 2016 is the year of implementing landmark projects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said Zhao Lei, a professor at China’s Central Party School. "Many European countries have high approval rates on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Perhaps the busy-running China-Europe trains give the best illustration to people’s acceptance. Since the Belt and Road proposal, trains running between Europe and China have been burgeoning. By June 2016, trains had been running nearly 2,000 times between China and Europe, with a total of import and export value of $17 billion.Many other projects are also under way. The China-Belarus industrial park is in development, the Hungary-Serbia railroad is to be constructed by the Chinese side soon,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an countries has been further expanded.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with a nature of inclusiveness and openness, has become a vital link connecting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China’s transformation.21ST 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 CONNECTS ROADS AND PORTSIn October 2016, the contract for the second phase of the China-Laos railway project was signed in Lao capital of Vientiane.Kicked off in late 2015,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ject is expected to be completed in five years. Upon completion of the railway, a trip from Vientiane to the Chinese border will take only four hours, turning Laos from a landlocked country into a land-linked nation.On Jan. 21, 2016, at the ground-breaking ceremony of the Jakarta-Bandung high-speed railway, Indonesian President Joko Widodo launched the country’s first ever high-speed railway project in Walini, West Java Province.With a maximum design speed of 350 km per hour, the travel time between Jakarta and Bandung will be cut from over three hours to less than one hour once the project is finished.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provides opportunities not only for a new round of China’s opening-up, but also for the growth of world economy.On Aug. 10, 2016, Chinese shipping giant COSCO acquired 67 percent stake of Piraeus Port Authority through the Athens Stock Exchange, officially becoming the controlling shareholder of the Greek port.Piraeus is expected to operate as a hub in Europe for the 21st 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 and to connect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with the China-Europe Land-Sea Express Line.According to Chinese ambassador to Greece Zou Xiaoli, Piraeus was not merely an economic project, but also a bridge to connect the peoples of Greece and China.In Africa, the Chinese-built Ethiopia-Djibouti railway has officially opened service, marking a milestone in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Ethiopia and Djibouti.In Cambodia, the Sihanoukville Special Economic Zone has attracted hundreds of enterprises, providing a model of China-Cambodia cooperation under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In Myanmar, a consortium of six foreign companies led by China’s CITIC has won two bids to build an industrial park and a deep-sea port in the Kyaukpyu Special Economic Zone in Rakhine State, which will improve the country’s infrastructure, local people’s employment and livelihood.In Sri Lanka, the green light has been given to the delayed Colombo Port City. Through the Maritime Silk Road, China will support the country in becoming a shipping, logistics and even financial hub in the Indian Ocean.A CHINESE MATTER, ALSO A WORLD MATTERIt has been nearly two years since the Chinese-owned company Southeast Asia Telecommunications entered the Cambodian market. With an investment of 150 million U.S. dollars, a fiber network extending 10,000 km, and over 1,000 base stations, the company has improved the efficiency of communications in Cambodia, and was spoken highly of by Cambodian Prime Minister Hun Sen.Apart from opening up a new market in Cambodia with the dedication to high-speed Internet and high-quality phone calls, the company is also shouldering social responsibility by launching the Youth Sci-Tech Education Base and the Cloud Data Center."Previously, people saw most ’Belt and Road’ programs in areas such as energy and infrastructure. In 2016,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ose countries along the routes have been expanded to education, culture, medical care and telecommunications," said Zhao of the Central Party SchoolIf the "hard connection" of the Belt and Road draws countries geographically closer, then the "soft connection" brings people together.Till now, over 100 countries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have expressed willingness to actively support and join the initiative, 40 of which have signed cooperation deals with China.In 2017, a Belt and Road summit will be held to further map out the blueprint of the initiative, explore business opportunities and deepen alignment of development strategi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relevant parties.On June 22, 2016, during a speech at the Legislative Chamber of the Uzbek Supreme Assembly in Tashkent, Xi called for building a green, healthy, intelligent and peaceful Silk Road, laying out the future of the initiative.According to Huang Rihan, Executive Director of the Belt and Road Institute at the Center for China and Globalization (CCG) think tank, a green Silk Road urg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intensive cultivation for sustained development.A healthy Silk Road means closer cooperation in medical care and health among related countries. An intelligent Silk Road calls for people cultivation and exchanges. A peaceful Silk Road aims at implementing a common, comprehensive, cooperative and sustainable security concept in Asia, then promoting world peace and stability, Huang added.While addressing the Uzbek Parliament, Xi invited other countries to attend the 2017 Belt and Road summit. The summit will not only look back at the fruitful harvest made so far under the initiative, but also set up a new starting point for the future, observers said."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will not be a flash in the pan, nor will it be formalism," said Zhao, "China will go deep with the initiative and turn it into real benefits.""The agreement reached in November by the UN General Assembly to further promote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worldwide shows that its construction involves not just China, but also countries along the routes and the world at large," said Wang Yiwei, a senior fellow at Center for China and Globalization (CCG).From Xinhua ,2017-1-2
2017年1月6日 -
丁学良:恐怖主义的“准、狠”战略:瞄准德国!
丁学良,香港科技大学教授,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学术专家委员会专家。2016年已经过去,但2016年年底发生在柏林“大裤裆”圣诞市场的恐怖袭击,依然是全球谈论的一个主要话题。此话题并不仅仅聚焦在这次恐袭本身,尽管它造成的伤亡也挺大。好在凶手被很快击毙,没有让他在西方最大的节庆期间连续作恶,算是不幸中之万幸了。柏林市中心库达姆大街附近的圣诞集市发生货车碾压人群事件事发现场一、柏林恐袭的政治蔓延效果更可怕世人继续谈论这次恐袭,主要聚焦在它可能引发的政治连锁效应上。我们浏览一下这次恐袭前欧洲多国的政治舆情调查表,便可以领略其深层脉络。根据英国脱欧之后与此互动密切的五个主要国家的民意调查,以民粹主义政党的势力而言,奥地利最旺,FPO(自由党)在2016年12月4日的总统大选中,得票率达到49%。荷兰其次,在2017年即将举行的大选中,PVV(为了自由党)得票率可能高达30%。然后是法国,2017年总统大选中,The National Front(国民阵线)可能赢得29%的选票,位居第一或第二大党。再其次是意大利,Five Star Movement(五星运动)得票率在2018年或提前举行的大选中,可能达到27%。只有在德国,民粹主义势力显得薄弱,2017年的大选中,Alternative for Germany (德国选项党)得票率估计是12% (“The Euro’s Latest, Greatest Threat: Populism”,Wall Street Journal, 1 December 2016,A2)。换言之,这次德国恐袭之前,大多数欧洲主要国家都面临着民粹主义政党抢占本国政坛显要位置,乃至有机会组阁的前景。唯有经济实力最大的德国,依然是欧洲最坚挺的国际自由主义堡垒。这不仅体现在德国对经济贸易问题的自由开放政策取向——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推进外资流动、积极参与多边合作等等,也体现在德国对最敏感的社会文化政策的取向——奉行文化/种族多元主义、容许居住在德国的穆斯林社群依法自主管理事务、常年接纳大批中东和北非的合程序移民、率先对战火下的中东难民敞开大门、同时要求其它欧盟国家也做出类似的人道安排、持续推动伊斯兰和基督教等西方教派的和平对话等等。仅仅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德国就接纳了一百多万的中东难民,外加数量可观的各类移民,他们绝大多数是穆斯林信众。二、德国故事和美国故事的深层逻辑恰恰是德国这些宽容开放的政策和人道主义安排,使受极端主义意识形态鼓动的好战伊斯兰分子下定决心要对德国发动恐袭——如果德国能够这么做,并且影响更多的西方社会群体,极端主义穆斯林好战组织就很难让普通穆斯林民众相信,欧洲各国一直是在密谋发动“新世纪十字军东征”,旨在彻底摧毁伊斯兰教派。这些极端主义好战组织正是靠着这样的宣传,招纳“圣战勇士”,吸纳“圣战财源”。越是不同的教派和民族相互敌视和仇恨,就越是为极端主义好战组织准备沃土。以恐怖袭击造成西方社会的惧怕和民意分裂,分裂又为西方社会的民粹主义造就大好机会,继而民粹主义政党获得本国更多的选票,左右政局。这套战略战术是好几波极端主义穆斯林好战组织的实践手册。眼下的“伊斯兰国”(它宣称对这次柏林恐袭负责,恐袭分子阿姆里Anis Amri宣誓效忠该组织的视频已经公布)只不过是最新的奉行者。在笔者为教学而收集的资料中,此类做法反复出现,仅举几例。2008年10月16日,英国 《金融时报》发表了约瑟夫• 奈(哈佛大学教授,曾任美国助理国防部长)的一篇评论,题为《要提防10月份本 •拉登可能的突然动作》。文章提醒美国人,现在看起来美国大选中共和党保守派的麦凯恩越来越不利,民主党的奥巴马势头大增。在这个关键时候,要特别提防“基地组织”的突然动作,因为此前已有先例。上一届美国大选期间的2004年10月29日,总统职务竞争最关键的时刻——四天以后就要开始投票,本·拉登的激进伊斯兰组织通过《半岛电视台》发出了一盘录像带,警告美国人:随时会来报复你们。在多家电视台播出后,小布什迅速超过了对手民主党的John Kerry凯利(他就是后来的奥巴马政府的国务卿)。联邦调查局副局长事后讲,本 • 拉登为小布什顺利连任总统,帮了一个忙。约瑟夫·奈本 • 拉登非常不希望小布什下台、民主党的凯利当选总统。因为后者一上台,会采取非常不同于小布什当局的外交政策。“基地组织”看得很清楚,小布什政府的政策有利于他们赢得穆斯林极端分子的拥护,在穆斯林世界得到更多的同情和资助,有利于招纳新的圣战战士。而凯利若是当选,会大大缓和美国政府的对外政策,那样一来,穆斯林世界对美国的敌对态度将会显著下降。奈教授的文章说,现在(2008年10月下旬)看来又到了这样的时刻。奥巴马若是当选,将会是第一个非洲裔的美国总统。黑人是弱势群体,曾经被当作奴隶,这样的人当选为总统,不仅会在美国历史上翻开新的一页,而且对全世界都有进步含义。奥巴马若上台,会改善美国在穆斯林世界的形象,使得它在穆斯林社会招惹的敌意降低,因为奥巴马要采取很多偏向和解的政策。所以,奈教授警告说,在美国选举前的这几天,绝不能大意,本• 拉登会非常着急的,他们如果再来一次突袭恐怖主义动作,又会使美国人在安全问题上猛增忧虑,从而会使主张强硬外交政策的麦凯恩得分,使奥巴马丢分。几乎是一样的“此一极端主义与彼一极端主义相反相成”的政治辩证法,在2016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中也有展现。这一年恰好是“9.11恐袭”十五周年,9月初美国发生了几乎同时的几个恐袭嫌疑事件,德国驻美国的资深记者评论说:在离大选不到两个月之际,新近的袭击事件很可能让特朗普受益。“若在平时,美国警方和联邦调查局携手合作的成绩定会得到一片叫好声,因为在新泽西和纽约的炸弹袭击发生不到24小时内,犯罪嫌疑人就被锁定并抓获。但公众舆论却不为这样的成绩所动,其原因只有一个:特朗普。这位总统候选人对美国人就本土再次发生极端伊斯兰主义袭击的担心,又一次给出了简单的答案:用种族归类代替政治正确……希拉里繁复的分析没有人喜欢听。许多人不想知道远在天边的叙利亚或伊拉克战争和极端穆斯林在美国本土制造的袭击有啥关系。他们缺乏安全感,心存恐惧,想要解决办法,而且是立竿见影的解决办法”(InesPohl:“恐袭将助特朗普一臂之力”,DW 2016年9月20日)。特朗普的当选,大大得益于不同类型的威胁——有些是真实的,有些是想象的——对美国选民情绪的激化。三、美国的特朗普加上德国的民粹派美国大选的以上案例,使我们能看到其中深层的共性:一个社会里极端对立的情绪,是造成对抗、并由对抗升级到动荡、直至造成严重冲突的要素。无论是极右还是极左,两极是相通的。宗教极端派、政治极端派最希望的,是其对手方也成为极端派。如果对方不是极端派而是温和派,这反倒对自己大为不利。只有敌对方走向更加极端,才有利于自己一方的极端主义变得更加理直气壮。穆斯林里的宗教极端主义,比什么都更有力地刺激了西方社会里的政治极端主义从边缘走上前台,民粹主义眼下是其主干。当地时间2016年12月20日,德国柏林,德国总理默克尔前往发生恐袭的圣诞市场,献花悼念遇难者。这次柏林恐袭一发生,国际观察界异口同声担忧,它将对德国大选造成严重冲击。英国偏左的《卫报》12月21日评论指出:必须看到,伊斯兰恐怖极端分子和在西方方兴未艾的民粹主义右翼构成联盟关系,“他们相互补充、互为犄角”。荷兰《新鹿特丹商报》(NRC Handelsblad)同日的评论聚焦于默克尔总理,指出:她将被指责,要对德国失去了对难民危机的控制负责。她将很难消解民众的疑虑,“她的政府早已强化了难民政策,今年以来进入德国的避难申请人数锐减,她在相关问题上仍处于守势”。而这一情况正发生在对她和她的党生命攸关之时——2017年将举行大选。假若默克尔的执政联盟被选下了台,西方主要国家里,基本上就是民粹主义连成一片了。特朗普当政的美国,加上民粹派左右大局的德国,再加上多家欧洲政府里的民粹派得势,西方发达国家的2017年,会是一幅非常不吉祥的图景。文章选自腾讯思享会,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不代表机构立场
2017年1月5日 -
茅忠群:无为无不为,缔造了中国厨电业的奇迹
茅忠群大学毕业时,本可以当个安逸的富二代,当时他父亲已经是世界点火枪大王。但倔强的他却选择再创业,从零开始,一举创出方太这个家喻户晓的厨电品牌。如今,方太抽油烟机不但卖得比洋品牌贵,销量还遥遥领先,在4000元以上的高端市场,方太占有率高达45%,堪称中国厨电行业的一个奇迹。骨子里很倔1994年,茅理翔的点火枪已经做到全球出口第一,但他却高兴不起来,由于技术含量低,竞争激烈,点火枪的价格已经从1美元降至0.3美元,基本上赚不到钱。他把希望寄托在即将硕士毕业的儿子茅忠群身上。但小茅从小就是个有主见的孩子。高中时,他获得全国物理竞赛二等奖,本来可以保送浙大,却放弃名额,坚持高考,最后如愿考入上海交大,学习电力技术。茅忠群对父亲的生意兴趣不大。那年寒假,他在家含糊其辞就是不表态。父亲急了,宣布召开家庭会议!于是,年夜饭的餐桌上,充满了火药味。“我不想守业,我要创业。”茅忠群亮明了自己的态度。父亲没辙,只好答应。+接下来,茅忠群花了大半年时间做调研,最后选定抽油烟机,并跟父亲约法三章:第一,另起炉灶,老员工不要,亲戚不能进;第二,从乡镇搬到城里去;第三,方向性的决策,他说了算。开明的父亲再次妥协,但两人很快又在品牌名上僵持不下。父亲希望沿用“飞翔”,茅忠群坚决不同意,理由是这个名字太普通,满大街都是。父子俩为此争吵不休。一天晚饭,吵至激烈时,茅忠群饭也不吃,赌气走掉。他已经想好一个名字——方太,灵感来自一本叫《方太世界》的杂志,其创办人是香港亚视烹饪主持人方任丽莎。“当时我觉得就是它了。方便太平,多好的寓意,听着还洋气,一定能叫响!”茅忠群的想法得到母亲的支持,母子联手,最终以2︰1说服了父亲。当时,市场上基本是薄型机,虽然销路不错,但缺陷也很多。茅忠群决定做高端,拿出和别人不一样的产品,以先行者姿态抢占先机。他将目光投向了国外很流行、国内还没有的深型机。为了做出满意的机型,方太调研了500多用户,总结出他们对抽油烟机的六大不满,包括外观难看、吸力小、噪音大等。同时,方太还开业界之先河,找到浙大的学生,为抽油烟机的外观做工业设计。很快,一款样子新颖、功能强大的抽油烟机诞生。其新产品比同类产品贵20%,可依旧挡不住消费者的热情,当年就卖出3万台。1997年,茅忠群再接再厉,请来方任丽莎做代言,随着一句“炒菜有方太,除油烟更要有方太”的广告词,方太抽油烟机一年狂销40万台,销售额破亿元。从那一年起,在竞争激烈的厨电市场,方太几乎年年赚钱,其业务范围不断延伸至灶具、消毒柜、水槽洗碗机等厨房电器,到2015年销售额已达65亿元,连续多年位居同行第一。对于当初的坚持,茅忠群说:“我骨子里很倔强,我有自己对事物的判断,并且坚信这是对的。”不打价格战方太做抽油烟机时,市场上已经有250多家厂商,他们大多挤在中低端打价格战。这种格局和其他家电行业一样,但有一点不同,抽油烟机没有洋品牌,因为国外产品搞不定中国厨房的油烟熏天。这意味着,高端市场几乎是空白。茅忠群敏锐地抓住了机会,他立志要打造中国家电行业第一个国产高端品牌。因此,从一开始方太人就确立了专业化、高端化、精品化的路线。最初几年,方太走得顺风顺水,销售额节节攀升。但情况在1999年发生了变化。当时,厨电行业爆发了价格大战,新老企业流血混战,不断压低价格,方太的高价策略受到严重冲击,产品销售连续5个月没有增长。各地销售经理心急如焚,不断催促茅忠群降价。在遭到拒绝后,他们把电话打到他父亲那里:“董事长啊,你要管管啦,总裁他不听我们的!”“那是我创业以来,压力最大的一段日子。办公桌上的电话每天响个不停,好像全世界都站在了我的对立面。”他后来坦言。+面对下属的“逼宫”,茅忠群考虑再三,决定不妥协!理由是:高端的路刚走通,如果自降身价去厮杀,之前的努力将变得毫无意义。为了安抚人心,他加紧研制新产品。在一次出国考察中,茅忠群被欧式机优雅的外观深深吸引,决定给它装上一颗“中国芯”。不久,一款“欧式外观中国芯”的抽油烟机应运而生,引领了当时的潮流。新机型的价格不降反升,比之前的机型贵10%,即便如此,销售依旧火爆。茅忠群用独到的眼光和执著的坚持,捍卫了方太在高端市场上的地位。从此,不打价格战便成为方太的一个基本原则。耐得住寂寞做高端最重要的是耐得住寂寞,确定好一个方向,就踏踏实实去做。“你必须像少林学功夫一样,没有十年就不要下山,不要心浮气燥。”茅忠群说。这些年做下来,方太面临很多诱惑,也曾走过很多弯路。上世纪90年代,饮水机刚出现时,售价比冰箱还高,茅忠群带人闯了进去。但很快价格就从几千跌至几百,方太铩羽而归。后来,他们又涉足电磁炉、热水器领域。虽然小有斩获,茅忠群还是觉得不对劲,最终果断撤出。2006年以后,方太开始做减法,砍掉饮水机、电磁炉等项目,专注于做厨电专家。“要把产品做成精品的话,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儿都不为过。”茅忠群说。有一段时间,政府希望方太站出来,整合当地的家电品牌。面对6000家配件厂和2000家整机厂,父亲茅理翔动心了,但茅忠群坚决反对。不仅如此,他还拒绝了上亿元的海外代工订单。对此,茅忠群的回答是:“如果我们做自主品牌又做代工,有些矛盾,我们只能专心做一个。”+茅忠群对资本也保持着足够警惕,在他看来,一旦融资,投资方就会指手画脚,迫使你为了短期利益而牺牲品牌定位,这是他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的。到现在,还有投资公司三天两头给他打电话,茅忠群始终不松口。“我这个人就是喜欢沉下心来,然后专注于做一件事情,不受其他因素的干扰。”为了专注于高端,茅忠群甚至拒绝快速成长,他把每年的增长目标定在20%。尽管看上去不快,但每一步都走得很踏实,到最后销售额还是行业最大。“做高端品牌,既要抵住短期的诱惑,又要长期的坚持。”茅忠群说。把产品做到极致高端不是吹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在茅忠群看来,制造企业的根本只有一个,那就是产品。只有做出让消费者安心满意的好产品,品牌才能持续做强。为此,方太自成立伊始,就将精益求精当做不懈的追求。对方太人而言,产品就是人品,不但要做好,还要做到极致。一款抽油烟机可以拆分成无数个细节,每一个细节,方太人都会用心去推敲。抽油烟机上的缝隙并不影响机器的性能,但方太会竭尽全力将其变小,因为这体现了精湛的工艺;为了给用户带来完美体验,质检员会用丝袜检测产品表面是否光滑,一旦丝袜有破损,说明产品有毛刺,要立刻停掉。茅忠群特别推崇工匠精神,在他看来,企业不在大小,而在是否卓越,能不能让用户安心。在日本和德国,有很多隐形冠军,虽然规模不大,但做得非常卓越。+这种工匠情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方太对产品的态度。为了研制风魔方抽油烟机,方太做了不下千次实验,炒掉1000公斤辣椒,实验室地板上的油渍能把鞋子粘掉;在开发云魔方抽油烟机时,研发团队将挂钩的螺丝隐藏起来,并为弹簧卡扣设计出“咔嚓”声,以便放回油杯时有一种真实的感觉。这两款抽油烟机因为吸力强,四面八方不跑烟,很快成为方太的拳头产品。水槽洗碗机是方太的一款创新产品。之前,欧式洗碗机在中国推行十多年,家庭保有量不到1%,主要原因是中国厨房面积太小。针对这一特点,方太用三年时间,走访了25个城市、1000多个家庭,最终开发出集水槽、洗碗、果蔬净化三大功能于一体的水槽洗碗机,一举斩获德国红点设计奖。茅忠群不但抓细节,对研发更是不惜血本,有求必应。成立至今,方太每年将销售额的5%投入研发,建成业内首个国家级技术中心、全球规模最大的厨电实验室。据华商韬略(微信号:hstl8888)了解,截至目前,方太拥有800多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80项,比行业第二名到第十名的总和还要多。强大的研发投入为方太注入延绵不绝的动力,从深型机到嵌入式厨电,从风云魔方组合到水槽洗碗机,方太不断引领行业的潮流。如今,方太抽油烟机不但卖得比洋品牌贵,销量还遥遥领先。最新的数据显示,在4000元以上的高端市场,方太占有率高达45%。全员身股制要造出好产品,光有技术和细节还不够,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方太是家族企业,没有上市,无法进行股权激励。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才能让员工有归属感,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来干呢?茅忠群从《乔家大院》中找到了灵感。在那部电视剧里,乔致庸给员工发身股的做法深深吸引了他,在他看来,晋商的成功,身股制功不可没。2010年5月,茅忠群模仿乔致庸的做法,在方太内部推行身股制:凡是在集团工作满两年的员工,都可以根据岗位和绩效,拿到一定数量的身股,参与年终分红。对于这项规定,刚开始争议不少。有人认为,身股制只要覆盖高管团队即可。茅忠群坚决反对,因为这跟他在公司内部推行的儒家文化背道而驰。“儒家讲把员工都当成家人。不同职位的员工贡献肯定不一样,数量上可以区分,但是不能说一部分人有一部分人没有。”茅忠群说。最终,方太实行的是全员身股制。+为了避免吃大锅饭,茅忠群还对身股制做了调整,增加中高层的持股比例,其目的是将他们从职业经理人变成事业经理人,与公司同呼吸共命运。这项开创性的制度为方太注入了强劲的动力。以前没有身股制时,工人们抱着打工的心态混日子;如今有了身股制,他们开始关注质量和成本,次品率和浪费大幅减少。孙恩华以前在一家台资企业上班,那里制度森严,为了防止员工偷物料,仓库里到处是监控。但在方太,他惊奇地发现,这里不但监控少,物料也几乎从不丢失。后来他才明白,因为身股制,方太人都有一种股东思维,身上责任感很强。别说自己浪费,就算看到别人浪费,也会主动站出来制止。有时候,库管员配料配多了,生产线的员工会责问:为什么配这么多?浪费了怎么办?有这样的员工,造出好产品也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制度再先进,也有漏洞和许多少壮派一样,茅忠群一度对西方管理很痴迷。1999年,方太从世界500强引进大批高管,并根据他们的经验制定了20条企业规章制度。次年,茅忠群又到中欧读EMBA,学习西方的管理模式。然而,学得越多,茅忠群就越感到力不从心。因为他发现,在制度和流程面前,“外国人看到的是规矩,中国人看到的却是漏洞,并想着如何去规避。”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呢?茅忠群很头疼,也很困惑。后来,日本式管理启发了他。通过考察,茅忠群发现,日本人将西方管理与本土文化相结合,产生了精益生产、5S管理等一大批影响世界的方法。日本文化的背后,是以道德教化为基础的儒家思想。西方管理强调制度和流程,但制度再先进,也有漏洞。因此,光抓制度还不够,还必须从信仰和价值观上入手。茅忠群以闯红灯为例来说明这一问题:人们开车看到红灯时,因为担心受罚,才停下来。一旦路口没有摄像头,还是会闯红灯,因为内心没有羞耻感。“与其用法制管理人,不如让人在内心建立道德标杆,用道德和礼法来约束自己。”抱着这样的想法,茅忠群先后到北大、清华去学国学。经过八年的思考和实践,茅忠群最终形成了“中学明道、西学优术、中西合璧、以道御术”的八字管理方针。在这个方针的指引下,方太于2008年建起了孔子堂,请国学老师来给员工讲课。不仅如此,公司还规定,早上8:15~8:30为固定的读经时间,公司上至高管下至车间工人,都要大声朗读《论语》《弟子规》等儒家经典。+茅忠群相信,这种做法虽然刻板,但时间长了,就会对人们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并非一厢情愿。之前方太按照严重程度,将员工所犯错误分为A、B、C三类,诸如迟到或早退的C类错误都要扣钱。如今C类罚款一律取消,代之以主管谈话。结果,违纪行为在一年内减少了近一半。事实上,通过推行儒家管理,方太的监督成本大大降低,送礼、吃回扣等腐败行为也少了很多,公司派出去的第三方审计师都调侃,自己就快要失业了。做一家伟大企业在宁波商界,茅忠群以不爱交际出名。他不烟、不酒,甚至没打过高尔夫,平生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当别的企业家在酒局上觥筹交错时,他却宅在家里看论语,听越剧,研究稻盛和夫。这种沉静的性格使得他身上更多了几分书卷气。对于时下流行的狼性文化,茅忠群并不认可,在他看来,狼的形象太凶残,不友善,他希望方太在金钱和利益之外,更多地体现人性的光辉。长期学国学,让茅忠群心如止水。在方太,他以温文尔雅著称,很少对员工发火,更没有骂过人。他喜欢授权,对下属很信任,连几万吨钢板都不会亲自批。不仅如此,茅忠群还有很强的底线思维,做事很克制。在他的办公室里,挂着老子的名言——无为而无不为。对此,茅忠群解释说,无为就是不妄为,尊重客观规律,不办违法的事。方太每年交的税比利润还多,有人笑他傻,说避税有很多方法,茅忠群却认为,税交的越多,说明对社会的贡献越大。只要心中有信仰,就不会为此纠结。+就是这样一个内敛得有些沉闷的领导,内心却有着笃定而远大的抱负。从方太创立第一天起,茅忠群就立志打造中国高端家电第一品牌,2001年他又提出要做一家受人尊敬的世界一流企业。但这两个目标并不能让他感到满足。长久以来,他的内心一直有个困惑:为什么很多受人称道的企业,却推出让人沉迷的游戏、充满负能量的影视作品、危害健康的食品?企业的使命到底是什么?后来,通过学习儒家文化,茅忠群逐渐意识到:企业不能仅以盈利为目标,还要向社会传递一种正能量,“通过自己的垂范导人向善,唤醒人们沉睡的良知。”在这样的感悟下,茅忠群于2015年提出:方太要成为一家伟大的企业。什么样的企业才称得上伟大的企业呢?茅忠群提出了四个标准:顾客得安心、员工得幸福、社会得正气、经营可持续。简单来说,“优秀的企业满足人的欲望,伟大的企业导人向善。”对于方太的未来,茅忠群并不关心规模,他说:我们不做500强,要做500年。文章选自华商韬略,2017年1月4日
2017年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