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2)》

    全球化使世界日益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局,各国在全球化市场既合作又竞争中,催生了一个全球范围的巨大人才市场。今天的世界,人才在全球培养,在全球工作,也被全球争夺。

    全球化的人才流动,同时也带动了日益显著的大规模国际移民现象,如投资移民、技术移民、海外留学、劳务输出、出国旅游以及非常规移民等,移民不仅给移入国带来了人才和资金流,也促进了移入国的就业和消费,激发了移入国的经济多元化和文化多元化。

    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和经济国际化程度的加深,中国正在融入到世界国际移民进程中。过去30多年来,特别是近10年来,移入和移出中国的国际移民迅猛增长。但同时,大量的移民也产生出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持续深入地思考和研究。

    2012年11月,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和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联合推出的“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2)》,分析了影响中国国际移民的重大事件和热点问题,预测了我国国际移民发展的大趋势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中国进入国际人才流动时代

    全球经济一体化促进了全球化的人才流动,同时带动了日益显著的大规模国际移民现象,中国现在也开始成为移民大国。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人才流失现状,如何改变人才输出国的地位?近日,我国第一部年度国际移民报告–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国际移民报告》对我国海外移民和外国来华移民情况进行全面分析。

    本蓝皮书对我国国际移民的移出数据分析指出:2010年,我国海外华人华侨数量超过4500万。2011年,中国对世界几个主要的移民国家永久性移民数量超过15万人,其中在美国获得永久居留权的人数达87017人,在中国国际移民总数中排名第一;其次是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2011年,我国对各国的投资移民总数超过1万人;其中,向澳大利亚投资移民人数最多,其次是加拿大和美国。2011年,中国向澳大利亚投资移民的人数达到4791人,占总人数的61.5%,是澳大利亚投资移民的第一来源国。2011年共有2969名中国公民申请了投资移民的EB-5签证,其中有934人获批准。在EB-5签证总申请人数中,中国人占75%。在技术移民方面,对世界主要几个移民国家的永久性技术移民超过4万人。

    国际外来人口的国内移入方面:截至2010年底,在我国境内有短期和长期居留外籍人员已达1020145人;截至2011年底,持有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的外国人已有4752人。同时,2012年发展中国家的侨汇高达4060亿美元,比去年增长了6.5%,占全球侨汇的94%,2012年全球的侨汇达到了5340亿美元。可见,侨汇成为移民输出国经济建设的重要经济来源。

    由此,移民问题之所以引发广泛关注,源于它折射出社会方方面面的现状,与政治改革、产业结构升级、环境污染、教育问题等密切相连。

    国际移民发展六大趋势

    趋势一,国际移民的总体规模将更加庞大,形势更为复杂。根据IOM预测,到2050年世界范围内的国际移民总数将达4.05亿;

    趋势二,国际劳动力的供需矛盾将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巨大挑战。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过剩,发达国家劳动力短缺:到2050年,发达国家的劳动力人口保持6亿人规模,而发展中国家在2020年就会达到24亿人,2040年会达到36亿人,人才移民的比重会越来大;

    趋势三,移民与当地居民的融合将不断深化,各国都重视移民的融入问题;

    趋势四,环境移民也将成为重要移民群体之一。2010年全球共有超过4200万人因为自然灾害被迫移民;

    趋势五,现代化的国际移民管理将是未来发展方向,非政府组织将在移民管理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趋势六,非常规移民问题将变得复杂。目前,非常规移民占总移民比例为10%-15%,非常规移民损坏了接受国居民的合法权益,需要各国加强协调合作。

    蓝皮书认为,发展中国家由于其相对落后的经济和科技实力,处于人才输出国的地位,每年面临大量的人才流失。由于发展中国家缺乏完善的移民制度,不仅不能有效地吸引国际人才,而且在吸引本国人才回流方面也面临着诸多制度上的障碍。我国近期出台了一系列千人计划来吸引海归人才回国创业,在人才回流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而在吸引国际人才方面,还需要不断完善人才绿卡和移民入籍等移民制度,通过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打造一个面向世界的“中国梦”,让来自全球的人才从内心认可中国,理性地认识中国,推动全球人才来中国流动,成就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现实。

    投资移民、技术移民的负效应和正能量

    我国海外投资移民以高净值人群为主,投资多集中在房地产、外币存款和股票等领域,他们主要目的是为了寻求更优秀的教育资源、更安全的投资环境和更高的生活品质,投资移民已经成为我国海外移民的重要组成部分。蓝皮书分析,2011年,我国对各国的投资移民总数超过1万人。

    海外投资移民的发展带来我国的资产和人才的双重流失,不利于我国对不良资产的监管,影响了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未来几年我国海外投资移民群体还将逐步扩大。

    蓝皮书分析,但由于投资移民目的国设定的投资移民门槛越来越高,投资移民的投资标准也将相应提高;在目的国分布上,我国海外投资移民的主要目的国主要集中在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传统移民国家。由于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吸引他国的投资移民,我国海外投资移民在“大集中”的同时,将呈现“广分布”的特点。

    海外投资移民的大规模迁出,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的负面效应开始显现,也要求我国加强对海外投资移民的监督和管理。2012年《出境入境管理法》的颁布和即将实施将有利于我国完善海外投资移民的管理和服务。

    如果说投资移民造成了中国的资产流失,那么技术移民则导致中国的科学技术人才的流失。从国际人才竞争趋势来看,知识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对国际移民产生了深远影响。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各发达国家为争夺国际人才,纷纷制定技术移民政策,吸引高端人才,增强国家竞争力。我国技术移民的大量外流和该国际环境不无关系。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各国都收紧了永久居留技术移民政策,但对于临时居留的技术移民则采取了比较宽松的政策。

    在未来几年内,由于传统移民国家的技术移民政策收紧,我国海外技术移民的申请难度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短时间内可能不会有所改变。尽管如此,由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我国优秀人才大量移民海外的现象不会消失,技术移民的申请数量会继续保持较高水平。

    一般认为,合理比例的技术移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诸多方面是移入国与移出国之间沟通与交流的纽带,对于移入国与移出国来说,积极影响都是主流。

    但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日益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中国也应注重人才的软实力作用,制定积极的海外人才引进政策,吸引工作能力强、科研水平高、掌握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海外人才回流将是我国技术移民政策发展的必然趋势。

    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国际移民报告》总结分析,大量技术移民推动了中国与外国的科技合作与交流;大量的侨汇不仅改善了技术移民家庭的经济状况,从宏观上来讲,还有助于消除国内贫困,拓展收入来源,增加投资与消费,促进经济增长;中国海外技术移民有很多在国外的重要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任职,他们通过回国交流讲学、参加学术研讨、推动人才培养等各种方式,将所掌握的新知识、新信息、新技术介绍到国内,这增强了中国科技竞争实力;海归对推动中国的教育、学术和科技进步,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很多重大项目和高科技领域的重大突破中,留学回国人员功不可没。

    移民潮的背后,是经济全球化下的人才流动与人才争夺

    我国移民热、移民潮的原因是什么?《中国国际移民报告》分析,个人收入差距是引起国际移民的首要原因。按照经济学的观点,经济因素是其他各种社会因素的基础。通过跨国迁徙改善个人的收入状况,实现个人理想,是普通民众踏上跨国迁徙的基本原因。另外,互联网、电子邮件、卫星电视、手机和廉价的国际电话等现代通讯手段,使全球的互联互通性进一步增强,“缩短”了世界各地的距离,使人们产生了国际迁徙的渴望和冲动。

    在世界人口格局中,此消彼长的人口增长态势,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自的劳动力供需不平衡矛盾加剧,形成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劳动力供需的互补即国际移民的强烈需求。

    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过剩和发达国家的劳动力短缺一方面使发展中国家人才大量外流,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发展差距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发达国家低端劳动力的大量需求得不到满足,只好通过非常规移民来“补足”。

    对于我国近期出现的移民热潮,子女教育因素是对外移民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人们出国越来越便利;经济的发展,使人们越来越富裕,部分人有足够的经济条件出国;教育程度的提高,使越来越多的人能够熟练使用英语。这些都在客观上为移民创造了条件,移民潮的背后,是人才在全世界范围的流动以及世界各国的人才争夺战。

    目前很多国家实施新的国际移民政策来应对经济危机,加大人才吸引的力度。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人才培养的数量不断增多,许多国家开始将人才移民和投资移民的来源地转移到中国来。随时中国中产阶级的不断扩大和国际经济接轨的不断深入,中国的国际流动人口也开始出现大幅度的增长。中国正在从货物流动大国,到资本流动大国,再向人才流动大国迈进。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和最大的外汇储备国,正在成为全球最大的人才流动国。中国现在急需要做的就是改变中国国际人才流动只出不进的局面。要改变人才移民只出不进的局面,中国需要出台投资移民法和技术移民法,同时还需要尽快建立中国的移民局。

    中国未来将成为国际移民大国

    随着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区域化发展日趋明显,国际移民的总体规模将更加庞大,国际移民的形势将变得更为复杂。伴随而来的是非常规移民数量会持续上升;短期移民和循环移民的数量会出现大量增长。国际移民形势将变得更加复杂,管理更加困难,保护国际移民人权特别是非常规移民人权的问题将更为困难和迫切。

    这种情况的出现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过剩和发达国家的劳动力短缺一方面使发展中国家人才大量外流,与发达国家的发展差距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使发达国家低端劳动力的大量需求得不到满足,只好通过非常规移民来“补足”。解决劳动力供需矛盾需要各国完善国内法律制度,认真贯彻双边和多边劳动力流动协议,加强国际移民返回和再融合制度建设,形成劳动力自由流动机制,通过政策杠杆来引导国际移民有序流动等。

    在我国的国际移民大潮中,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更多的国家对中国开放,还有每年中国40万的留学生出国和几千万的国人出国旅游,我国对外留学人数的不断增加和对外旅游的群体不断扩大,加上教育、投资、环境和政策等因素,我国对外移民的人数将持续保持增长。此外,我国外国人居留制度的完善、移民法律体系的完善,包括外国人来华的移民群体将越来越大。因此,未来中国国际移民的发展大趋势将有可能是国际移民的移入和移出双向共同发展,形成大进大出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