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人才专业委员会首次举办中国首届区域人才竞争力研讨会

    由中国国际人才专业委员会、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中国首届人才竞争力研讨会于近期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举行。本次研讨会国内首次举办中国区域人才竞争力研讨会,由北京市朝阳区海外学人中心、中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专家指导委员会协办。

    随着中国各地的经济和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及面临的日益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中国区域人才发展不平衡和缺乏竞争力已经成为各地政府、科技教育以及企事业单位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形成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近年来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人才工作取得很大成绩,但我国区域人才工作发展的不平衡仍然是中国人才竞争力的短板,无法支撑中国在未来实现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的转型。为了更好地提升中国区域人才竞争力水平,这是首次专门在国内举办了有关中国区域人才竞争力的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由最新成立的中国国际人才专业委员会承办。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才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吴江,中央党校战略研究室主任段培君,江苏省委组织部副部长赵永贤,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振,北京市朝阳区委组织部部长张革,山东省委组织部人才处处长张志波,广东东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欧阳贵有等嘉宾就如何提升中国区域人才竞争力优势,结合本地区的实践进行了充分的研讨。

    来自中国人才研究会和北京、江苏、广东、浙江、山东、湖北、广西、云南等省市人才主管部门领导,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行政学院、上海社会科学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化工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有关科研院所、高校人才学领域专家,以及人力资源领域社会团体、国内的科技园区、企业和跨国公司的代表、千人计划代表等15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并结合行业和区域人才工作实际发言交流,并围绕“区域人才竞争力提升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和“高端人才引进过程中的战略与策略”等话题展开了热烈地讨论。

    很多专家和地方人才工作负责人在研讨会上认为,建立一套中国区域人才竞争力评价机制和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工作体制十分迫切,当今世界的竞争,关键在人才。这就需要我们人才部门的领导,专家和学者以及大量的企事业单位形成合力,重视人才红利的释放,加快提升中国区域人才竞争力的水平。

    研讨会上,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柳学智、广州大学城管委会主任林伟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全球化》总编辑牛铁航、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董事长葛明、合益集团(Hay Group)东北亚区总裁陈玮、合益集团(Hay Group)东北亚区总裁李思彦、山东省发改委蓝色经济规划处副处长徐军、江苏省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处长过利平、国务院侨办侨务干部学校副校长赵健、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副秘书长李罗莎、智联招聘首席执行官郭盛、北京师范大学“985”工程特聘教授郭玉贵、宁波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人才所所长赵全军、昆明市委组织部人才办副主任李晋后、湖北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桂昭明等嘉宾们在讨论中表示,人才优先发展是当今全球经济发展态势下的必然选择,经济全球化态势促使各国竞相优先发展人才,发达国家通过各种人才计划或战略,在世界范围内吸引优秀人才;人才优先发展也是我国发达地区率先发展的成功实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些地区的社会经济得到了率先发展,究其根源,是这些地区抢占了人才发展的先机,认识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优先发展人才,从而实现地区内人才–经济同向互驱的科学发展局面。

    参会代表还认为,良好的制度环境是吸引人才、激励人才的基础。我国要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就要努力实现政府人才管理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转变,人才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捷高效转变;要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就要建立健全人才权益保护和人才培养、吸引、使用等各个环节的法律法规,推进人才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形成有利于人才发展的法制环境。

    这次会议取得了很好的研讨效果,既有研究,又有数据,加上在人才主管部门的领导和研究领域的专家,以及来自人才工作第一线的高管等,大家觉得这个形式非常好,很务实,具有建言献策功能,可以发挥智库提升我国和地方人才工作决策作用,值得继续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