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人口现状 2012》

    全球在未来的人口增长主要集中在欠发达地区,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的人口增长将成为全球人口增长的第一大来源。与之相反,在本世纪发达国家的人口将会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数量上,即使一些国家的人口出现小幅增长,这部分增长也主要是来自移民。欧洲将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经历长期人口减少的地区,这主要归因于东欧和俄罗斯的低人口出生率,根据预测,欧洲的人口将会由2012年的7.4亿降低到2050年的7.32亿。

    美国人口研究所报告显示,世界人口在2011年突破70亿,在2012年世界人口已接近71亿。世界人口的增长主要来自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的人口增长占其中的95%。上述发展中国家快速的人口增长主要是得益于较高的人口出生率和比例较大的青年人口。

    60岁以上的人口不断增加。根据联合国人口司的报告,2012年全球超过60岁的老年人有8.1亿人,据预测到2050年,全球超过60岁的老年人将会达到20亿人,届时人类历史上将首次出现老年人超过儿童(0-14岁)的现象。亚洲拥有世界上55%的老年人,欧洲拥有世界上21%的老年人。当前,老年人口(60岁以上)占世界人口的九分之一,而到2050年这一比例将上升为五分之一。

    当前,发达国家的法定退休年龄为65岁,而发展中国家的退休年龄为55-60岁之间。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险体系的不成熟、人均寿命的偏低和较高的老年抚养比等因素共同造成了发展中国家法定退休年龄偏低的现象。

    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的报告显示,全球正在进入老龄化,包括美国、日本、西欧在内的经济发达体(TRAD),作为世界财富的创造者和拥有者,不断下降的人口出生率和不断增长的人均寿命正在推动这些国家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从而使劳动人口处于停滞或者下降状态,而退休人口则才呈现爆炸性的增长。政府、商业领袖和投资者都在努力探讨老龄化对全球的货物、资本和人才的影响。

    1998年,年龄超过65岁的欧洲人的比例为21%,,到2025年这一比例将会增长到33%,到2050年为47%。

    出生性别比失衡问题仍然存在。2000-2012年间,全球在减小性别不平等指数方面取得了全面进步。人类发展指数高的组别国家比其他组别的国家进步更大,并且在教育成就和劳动力市场参与率方面表现出更大的男女平等。但即使在该组,一些国家仍在国家议会席位方面存在巨大的性别差异。例如,虽然意大利设法将女性席位增加了50%,但在所有席位中女性仍只占到五分之一左右(20.7%)。在爱尔兰,女性在国家议会中的席位比例仍不到20%,而在卢旺达,女性在国家议会中的席位却超过男性(52%对48%)。

    尽管在2000到2012年间,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许多国家的性别不平等指数均有所改善,但其总体表现仍不如其他地区的国家,其主要原因在于这些国家的孕产妇死亡率和未成年人生育率均较高,且在教育成就方面差距较大。

    在一些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现象正不断恶化。0至4岁儿童的自然性别比为1.05(或105男孩对100名女孩)。但在2012年统计的175个国家中,该比率的平均值却为1.07,而且还有13个国家的性别比介于1.08和1.18之间。男婴出生率高于女婴的现象主要原因是社会文化中对女性的歧视、宗法观念和婚嫁习俗。

    提高全球儿童的教育质量。1990-2010年间,全球在减少教育程度(包括入学率和预期受教育年限)不平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尤其是欧洲和中亚地区(教育不平等造成的下降值减小了近68%)、东亚和太平洋地区(34%)以及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3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初等教育平均入学率均达到近100%。顺利完成学业的儿童人数也越来越多。

    在一些贫困地区,劳动人口比例的增加可能使其从“人口红利”中受益,但这必须得到强有力的政策执行保障。例如,女童教育便是可能影响人口红利的一个重要因素。受过良好教育的妇女的孩子往往数量更少、并且她们的孩子会更健康和有文化;在许多国家,受过良好教育的妇女的工资比未受教育的普通工人的工资还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