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赤子心 专访我爱卡创始人涂志云

 

说到涂志云,他的身上会有很多标签,像曾为世界三大洲的5家信用局开发了作为行业标准的个人信用管理评分,为美国信用局开发了被认为是美国个人信用风险评级的行业标准—FICO信用局评分,是我国个人信用管理领域唯一入选中央“千人计划”的国家特聘专家等等。其实涂志云还有另外一个身份——追梦人。

上世纪九十年代,涂志云带着一颗赤子之心跨过太平洋到美国专攻商科的著名学府伯克利求学。求学期间,涂志云找到了梦想的归宿,他希望在科技金融领域闯出一番天地。十年异国求学工作,涂志云始终没有放弃对梦想的追求。这份坚持,这份努力终让他圆梦。吃了十年牛奶面包的涂志云并没有忘记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回国之后,中国信用市场的现状令他深感自己的责任之重,他立誓要让中国人更有信用。涂志云的中国梦正一步一步的得以实现,他于2005年创立了中国首家信用卡门户网站“我爱卡”, 为二十余家金融机构提供信用卡和个人信贷营销服务,并在2013年创立中国个人信用风险管理平台——“信用宝”。涂志云的中国梦在路上,还在继续。

美国梦——做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专家

1991年,涂志云进入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开始了留学生涯。伯克利自由开放的校园环境深深地吸引着涂志云,让他感觉到作为个体是有价值的。涂志云最初的学术基础是在这所世界名校打下的,在校期间,他系统的学习了人口学、社会学、管理科学。热情好学的伯克利学子、学富五车的教授、馆藏丰富的图书馆让涂志云感到像是在沙漠中遇到了一泓甘泉。涂志云如饥似渴的学习着,除了本专业的课程,他还经常增加自己的任务量——到处“蹭课”。涂志云孜孜以求,从没有改变过自己前进的方向,像大海中的浮木、沙漠中的行脚僧。在追求卓越的学术环境和让个人实现价值的校园环境中,涂志云度过了两年半的留学生涯,并获得了管理学硕士学位。

连接加利福尼亚州和旧金山的是拥有国际橘色的金门大桥,阳光下金门大桥特别的显眼和漂亮。涂志云驾驶自己的小车从旧金山返回加利福尼亚州,在这个咽喉要道停了下来。咸湿的海风轻抚着他的脸,他望向西方,那是祖国母亲的方向。回想起刚才参加FICO消费信贷风险管理咨询公司的第二次面试,冥冥中,他感觉他将会和这家公司结缘。他的感觉是对的,很快他就接到了该公司的入职电话。因为拥有管理学和统计学的背景,涂志云进入公司的核心小组。在这里,一个令他颇有成就感的工作是,他开发了FICO信用局评分系统,这个系统后来作为美国消费信贷管理的行业标准,被北美绝大多数金融机构采用。

“当时推出评级评分,美国也不是完全接受的。包括政府有些人也不是很接受,是什么公司有这个权利给一个美国人打分,这个分数居然能决定我们能不能申请到贷款,能不能找到好的工作。”涂志云回忆说,“当时美联储有一个分行行长申请信用卡被拒绝了,银行的理由是他的FICO评分太低。这位行长反问FICO是谁,有什么权利给我评分。他后来给我们发了律师函,并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大概意思是讲美国是一个民主国家,不允许一个评分来控制美国公民。我们小组成员连夜查资料,后来发现这个分行行长有二十多张信用卡,并有大量的逾期。FICO是一个很客观、很量化的评价指标,规矩面前人人平等。后来经过连续推广,大家都接受了。FICO对美国落后地区,对美国种族歧视地区的信用发展,普惠信用、普惠金融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帮助银行降低了风险,帮助老百姓获得普惠金融的好处。”

学习永无止境,涂志云勇攀学术的高峰,1997年,他想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他当时的学术诉求是想读数据挖掘方面的市场营销。有一天正在上班,斯坦福一个很有名的教授给涂志云打电话。“你得准备一天的时间,很多人想和你聊聊。”见面之后,相谈甚欢。涂志云在FICO工作了四年,在此期间完成了美国三大信用局和南非信用局四个项目,因为是对全局的分析,对美国整个的情况非常了解,这一经历给涂志云加分不少。涂志云在面试的第二天便接到了斯坦福的录取通知书。

斯坦福学生近乎疯狂的创业想法和行动让涂志云有点不太适应。就在他去斯坦福的第一年,有两个读MBA的女学生退学创业去了。“MBA两年就念完了,没有必要念完一年就退学”。两位女生退学之后在一起创办了“wedding.com”,并且取得了成功。这种有想法就赶快行动的模式给了涂志云很大的震撼。随着学习的深入,这种震撼还在持续。斯坦福学生永远是在和时间赛跑,吃饭的时候在研究东西,走路的时候在探讨问题,就连洗澡的时候都在想问题,经常和教授讨论天书般的课题。他们把实验室、图书馆当成了家,通宵达旦的学习是常有的事。他们的学习效率非常高,在斯坦福没有人浪费时间。斯坦福的学子人人准备了一套计划书,不是找到了投资,就是在找投资的路上。经常处于这种竞争和创业的环境中,使得涂志云也积极地投身到创业的大潮中。

1998和1999年,正是美国网络革命最火热的时候,涂志云也借助互联网的浪潮获得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桶金。“做了金融这么多年,我个人还是比较稳健一点的,斯坦福毕业之后我没有立刻回国。”涂志云向本刊记者表示。他先到美国的网络营销公司Digital Impact做兼职,后来又改为全职,成为该公司的营销科学家。在这家公司,涂志云和他的小伙伴们把最新的基于金融的数据挖掘的技术用在了营销里面,找到一对一的营销方式,这种营销方式迅速的帮公司打开了市场。2000年公司上市,涂志云也在公司上市之后获得了大量的财富。此时的涂志云有技术也有了资金,他希望能够成功复制美国的信贷模式,将同样的技术带到中国。2001年,涂志云跨过了太平洋,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等待着他的是一件有意思的事,但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对中国梦的探寻

涂志云回到祖国的第一站便是中国的金融中心——上海。他回国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做“互动通媒体”的CEO,将该公司投资在上海和北京的两家科技公司整合起来,注入新的资金。涂志云当时是想将这家整合后的公司打造成中国版的Digital Impact。“Digital Impact模式在中国行不通,我们前期做的几款产品都没有成功,我离开中国十年,当时我觉得最大的困难在于对中国国情把握不准。”涂志云回忆说。

涂志云归国后的第一炮没有打响,但这并没有影响他对创业的激情,没有影响到他对中国梦的追寻。2003年涂志云担任美国环联信用局Trans Union Advantage公司决策产品部大中华区的首席顾问,全面负责该公司在中国大陆和香港的信用局评分,决策产品以及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工作。涂志云在环联工作期间负责三个项目,分别是开发了香港第二代信用局评分, 上海资信公司的征信试点工作,帮助招商银行建立大陆地区首个房贷和车贷数据评分模式。这三个项目对涂志云了解中国国情和中国信用市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环联当时收购了香港信用局大量的股份,香港信用局当时想上一套FICO系统。由于涂志云有在FICO的工作经历,理所当然的,涂志云开始了北京上海两边跑的生活。“因为香港的市场比较小,用户比较接近,所以好建模,并且模型的准确率也很高,我就把香港信用局的系统做成了一个小FICO。”当时香港的银行不会用这套系统,涂志云当时上班就北京上海两边跑,一个月有一周的时间是在香港度过的。在香港,他一天要跑五六家银行,告诉接受培训的部门怎么做评分,怎么做风险管理。“当时香港的银行分三类,一类是国际大行,如花旗、运通,他们能够得到美国总部的支持,所以理解的好一点;还有一类是区域性的,如东亚、中银,他们也在努力学习;其它的银行其实风险管理做得并不很好。”涂志云总结。

中国在2000年初就渴望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征信机构,上海也勇敢的接下了这个任务。于是,上海资信公司就成为了中国最早设立的信用管理的试点机构。上海资信公司当时用的是环联的系统,涂志云作为环联的首席顾问也负责相关的培训和支持,但是发展很有限。

涂志云比较中意的是他给招商银行做的房贷车贷风险预测系统,该系统是中国第一个完全基于银行数据的风险管理模型。“当时确实可以看到招行的决心很大,第一次动用招行5年的历史数据,做了个人信用评分系统。我们希望贷款不需要人来审,减少人的干预,用数据来说话,让系统来做决策,当时我们就承接这个项目,做下来效果非常的好。”涂志云说。

做完这三个项目之后,涂志云发现中国的银行的营销非常落后,并且局限性很大。“中国的银行的思路是一个坐商的思路,等着客户来服务。美国的银行找客户基本上是不见人的,因为他们有信用体系,他们采用的是数据库营销的办法直接把信用卡发到你家里去,全自动化,中间的环节全部去掉,整个的精确度极高。”通过分析,涂志云看到了为银行做营销服务的机会,“从2005年开始,我的精力都转到了为银行做营销服务,做银行服务外包提供商。我们是最早一批做信用卡服务外包的机构,也是第一个信用卡第三方在线申请平台。”

一个以“让中国人更有信用”为使命的信用卡第三方申请平台——我爱卡网站就此诞生。

中国梦——让中国人更有信用

如何能让中国人更有信用?这是涂志云经常思考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前提条件是要明白什么是信用。涂志云认为信用是数字,是可以量化的数字,像精准的信用评分、贷款额度、信用额度。“让大家都借钱并按时还款就是更有信用”涂志云表示,“美国的人均借款大概在7000美金,如果我们人均能借7000美金就是很有信用的国家了。信用社会的效率很高,人和人,人和企业的效率都高了,我们如果能够建立一套合适中国国情的风险管理体系,使得中国人的评分能够保持良好的信用评分,良好的信用记录,比较满意的信用额度,那么中国人将会变得更有信用。”

让梦发生之前,涂志云对中西方的信用市场和中国国情做了具体的分析。涂志云表示:“中国的信用卡市场简单地说还是嫌贫爱富,西方是反过来的,喜欢借钱的人是真正能带来利润的人,现在中国基本上是一个风险最小化的思路。中国工行银行有七千万张信用卡,没见它的信用卡业务宣布过盈利,花旗银行信用卡利润占到整个利润的三分之一,它也只有五千万张信用卡,中西方银行盈利能力差距很大。中国是以风险最小化为主,西方是以利润最大化为主。

由于中国的银行现在还是坐商的思路,所以中国的银行需要服务外包机构,消费者需要更加便捷的渠道。如果客户在网上就能申请信用卡,这对于银行和客户都是极大利好的。信用卡在美国是很普遍的,美国有三亿人口,大概有15亿张信用卡,平均每个美国人持五张信用卡。中国有六亿网民,如果人手五张的话,应该可以发到三十亿张信用卡。”

面对如此巨大的蛋糕,涂志云怀着从未有过的激动和兴奋,他对中国信用卡市场充满了遐想,于是甩开膀子开干。

看好信用卡市场的涂志云在2005年建立了“我爱卡”网站,专攻信用卡市场的网上营销。当时我爱卡只有一家客户,就是中信银行(那时叫中信实业银行),当时中信银行的信用卡中心刚刚开始筹建,员工不到一百个人,发卡量几乎可以忽略,今天中信银行的员工大概超过五千人了,发卡量达到两千万。“我爱卡是第一家进入信用卡服务外包行业的公司,也是随着中国信用卡的发展,一步步发展起来的。”涂志云说。

经过八年的发展,我爱卡已经成长为行业的中坚力量,在第三方个人金融信贷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是行业的风向标和引领者。我爱卡已经与国内外几百家银行和金融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包括广发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渣打银行、花旗银行、通用汽车金融等。目前,我爱卡的流量在中国是遥遥领先的,2013年我爱卡网站的访问量达到1亿人次左右,在我爱卡的论坛上也有大量关于银行产品和相关服务的讨论。

2011年,我爱卡开始涉足个人贷款领域。2013年为了把我爱卡和互联网金融结合起来,我们推出了我们自己的贷款产品——“信用宝”,用来补充产品不足的市场。“我们推出信用宝产品是因为我们发现大量的用户需求依然得不到满足。比如说银行现在信用卡的批准率只有50%,贷款的批准率应该更低,大概在30%到40%之间,其实有很多的用户被拒绝掉。我们认为现在的金融机构信审的标准和规范是比较粗放的,他们错杀了很多好人,我们发现这里面有机会。银行过去平均每年发卡六千万张,按照批准率50%来计算,那就意味着要至少拒绝六千万个人的信贷申请,这里面有大量的潜在优质用户。我们怎样把这些人给挑出来呢,那就需要很多先进的方法。”谈及建立信用宝的初衷时,涂志云说。

涂志云想通过信用宝逐渐开发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相当于中国版本的FICO,给被银行错杀的好人们和没有信用卡及没有贷过款的人提供服务。“中国总的来说需求巨大,有五亿的网民没有信用卡,没有贷过款。而能够服务他们的机构非常有限,银行不想做这么小的单子,银行的体系还没有能力处理一百万以下的贷款。目前我们服务的用户还只是个人和微型企业,信贷金额在五万块钱左右。从我们的角度来看就是信用卡金卡,如何评价能不能给一个人五万块钱的金卡,这个我们很在行。互联网金融是非常好的O2O应用,而信用宝相当于O2O的互联网金融模式,我们希望在风险管理领域进行创新,通过互联网金融来服务那些得不到满足的个人和微型企业的信用贷款需求。”涂志云说。

对中国梦的展望——让梦想照进现实

今年夏天,余额宝的火热逼得银行发生了改变,互联网金融的威力可见一斑。互联网金融改变了许许多多人的思维,包括涂志云。他经常反思,为什么中国有互联网金融这个说法,而美国没有。其实美国的互联网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和金融结合在一起,并进行了颠覆,美国互联网金融是一个二三十年的进化过程,而中国的金融领域是被长期管制、压抑的,一旦与互联网结合,就是一个爆炸式的、创新式的行为。中国要想赶上美国的进度,未来十年就要走完美国过去三十年所走过的路。做为中国互联网个人金融服务的代表,我爱卡和信用宝的责任巨大。

谈及我爱卡和信用宝的发展战略时,涂志云表示:“我认为现在中国互联网金融市场最缺两种能力。第一、缺乏市场掌控和营销的能力,我们希望“我爱卡”来完成;第二、在整个互联网金融的产业链里面,风险管理是非常薄弱的一环,我们希望“信用宝”在这个领域里面能够有所建树。这和我过去职业发展很有关联,FICO做的是风险管理,FICO的思路继承到“信用宝”身上,Digital Impact做的是大数据营销,Digital Impact的思路继承到“我爱卡”身上。我们希望一横一纵进行创业尝试,市场上还没有公司这么做,美国也没有。

“我爱卡”是一个开放性的平台,它是为消费者选择信用卡、贷款、理财产品的金融超市,帮助消费者进行选择。我爱卡一年的访问量有一亿人次,我爱卡会挑选2%给银行,还有部分没有填表的、不符合银行条件的,这个数字非常的庞大。我们想借助互联网金融的办法,借助民间金融的办法另辟一个渠道,使他们得到满足。而“信用宝”是专门为消费者定制的微金融的产品,对现有的信贷市场做一个有效的补充。

从留学时的顺风顺水到回国创业时的磕磕绊绊,再到双十二过八岁生日的我爱卡和刚刚出生的信用宝,这一路走来涂志云感慨良多。“我对人生充满感激,每个人确实是有使命感的,在你生命中所发生的一切,最后都会关联在一起。我一直坚持在个人信用风险管理这个领域的发展,我开发过三大洲、五大信用局这种国家级别的信用管理体系,也是中国唯一入选‘中央千人计划’的信用管理领域的专家。我觉得没有比把自己的所学所得通过‘我爱卡’和‘信用宝’两个品牌用出来更有意义的人生了。我此时就像回到金门大桥,在东西方的交界处,回想这二十年:十年美国,十年中国;十年互联网,十年金融。我们现在以及将来都将只做一件事情,就是‘让中国人更有信用!’我觉得没有比现在更加兴奋,更加充满激情的时候了。”

文章选自我爱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