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国与全球化展望

    作为以研究 ”中国与全球化” 为已任的智库,在2015来临之际,对新的一年中国与全球化的进程进行展望,以作新年祝愿。

    站在2015年的岁首回望中国近代史,我们看到中国是在向国际化一步步走来的。

二百年前,1815年,清政府定禁鸦片令;嘉庆皇帝整饬洋行。“禁民人私为夷人服役,洋行不得搭盖夷式房屋,铺户不得用夷字店号,”以闭关抵御来自世界的威胁;一百年前的1915年,中国已经开始走出去,派人参加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了。中国作为国际博览会的初次参展者,第一次在世界舞台上公开露面,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

2015年,中国在国际化的进程上必然会有载入史册的变化。国际媒体曾评价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中国正式走向世界的社交舞会 (Coming Out Party),7年后的2015年中国就是全球化的主场了。在国家层面上,中国的崛起,在国际社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已无悬念。刚刚过去的2014年,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显示,中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按照购买力平价衡量)。虽然从整体实力上中国与美国还有相当差距,但是即使作为亚军在全球化的赛场上中国也是当之无愧的主角了。从APEC会议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在国际会议中已在谋求做议程制定者而不仅仅是参与者了。

从经济和社会层面观察到的国际化可能更有意义。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对于全球化的研究视点是“企业国际化”和“人才国际化”。企业和人才在全世界的自由流动所带来的巨大能量和机会,不仅仅为中国带来新的增长,也会为世界带来新的动力。

在过去的几个月内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相继发布《中国企业国际化报告2014》蓝皮书、《中国留学报告报告2014》蓝皮书和《海外华人华侨专业人士报告2014》蓝皮书,对中国企业国际化、人才国际化的路线图进行了清晰的梳理,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基于对2014年企业国际化、人才国际化的解读,我们在此对2015进行如下预测:

  一、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步伐更快,“一带一路”带来新的机会,将会发生更多、更有影响力的兼并收购事件。2014年是中国企业国际化分水岭的一年。中国企业对海外投资将首次超过外商对中国的投资。2014年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对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政策先后进行了三次调整,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政策进一步宽松,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将障碍更小,效率更高。

    二、民营企业将是对外投资的主力军。尤其是在美国市场,民营企业的投资金额占中国对美投资总额的76% ,民营企业在美投资项目总数已占中国企业对美投资项目总数的90%。2015年这一趋势将更加明显,中国民营企业在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将更为凸显。作为以市场为导向的民营企业,面对国内产能的饱和以及房地产下行带来的压力,海外市场成为他们的重要选择。

    三、走出去的企业仍将面临着风险和挑战。国际市场并不是一片蓝海,其与国内市场一样充满竞争、风险与挑战;同时,国内企业由于国际市场运营经验不足,对市场和非市场风险认识和防范不足,将导致危机事件、整合不利以及投资失败的事件的发生。因此,走出去的企业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走出去的挑战。

    四、美国对中国商务人士实行十年签证政策,对学生实行五年签证政策,将会对中国企业和中国人在中美之间的流动产生重要影响。中国家庭在美置业将迅速增长,投资移民将持续增长。美国经济的复苏,房地产的繁荣,更多中国房地产企业在美国赢得经验,站稳脚跟,使能中国家庭在美置业更加便利。

  五、美国、加拿大对中国的十年签证政策将催生中国人海外求医潮。由于签证的便利使说走就走的旅行成为可能,美国等地的优质医疗资源将吸引更多有需求的中国患者赴海外求医,相关服务将迅速发展起来。

    六、 世界上对中国护照免签的国家继续增加,中国护照进一步升值。 海外旅行成为中国中产生活新常态。

  七、中国赴海外留学人数持续增长,留学趋向低龄化,留学目的国更加多元化;

由于中国经济增长迅速,发展机会越来越有吸引力,留学回国人员也将持续增长,2015年回国人数将接近甚至超过当年出国人数。

八、全球人才竞争更加激烈,中国将欢迎更多国外专家和人才来华留学和就业。由于相关政策的调整,到中国的外国留学生人数增加,北京等大城市外国专业人士占总人口比例有所增加,人口国际化程度有望提高。

  九、由于回国签证的更加便利,海外6000万华人华侨(其中包括400万华人华侨专业人才)回国更加方便。将进一步促进国内科技交流、创业、投资、教育等相关领域的迅速发展。

十、为培养全球化发展的人才需要,国内国际学校将得到迅速发展。与大批学生出国留学相对应,形成一股在国内接受国际化教育的浪潮。这股趋势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的教育改革,推动基础教育与国际化教育接轨。

企业国际化、人才国际化和家庭的国际化流动,将使中国进一步融入国际社会;也使世界经济更多的得益于来自中国的增长动力。中国将成为全球化的主场,2015年之后的全球化将会是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全球化。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副主任孙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