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G蓝皮书获得全国“优秀皮书报告奖”一等奖

2015年8月12日

  2015年8月7-8日,第六届“优秀皮书奖”颁奖仪式在湖北省恩施市举行。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CCG执行秘书长苗绿博士主编的蓝皮书《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4》中收录的《国际人才在中国流动的壁垒与突破》获得全国第六届“优秀皮书报告奖”一等奖。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培林、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等出席颁奖仪式,CCG研究员鲍越博士代表CCG主任王辉耀出席颁奖仪式并接受荣誉证书。

  据悉,获得此次全国优秀皮书报告奖的单位共39家,获得一等奖的单位仅有6家,CCG是所有获奖单位中唯一一家非官方智库。此次获奖印证了CCG打造中国特色新型社会智库的努力,在国际人才研究领域的优势及专业度。此外,由王辉耀主编、CCG组织编写的《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4》与《中国企业国际化报告2014》蓝皮书均名列2014年版皮书综合评价前100位书目。

 

以下为获奖文章节选–


《国际人才在中国流动的壁垒与突破》节选

  在全球化成为大势所趋,知识经济对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人才流动已经不再只是人口在地理位置上的重新分布,更重要的是人力资本这一重要的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重新整合。考虑到高技术人才带来的经济价值,全球化的进程、高科技革命、国际产业分工协作和转移等对知识经济第一资源的人才的需求,各国逐渐将关注的焦点转向人才流动。如何发展、吸引和留住人才成为各国提升国家竞争实力的关键。发达国家为了吸引国际人才流向本国,通常采取降低移民门槛、缩短签证审批时间、免签等形式,促进人才向本国流动。客观上,这些措施也为本国国民出境提供了便利,有利于本国人才的跨境交流。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在不断的提高。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富裕起来的国民有了出去走一走,看一看的能力和想法,同时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使许多外国人才想要到中国发展。但是中国相对比较保守的人才流动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两者的实现。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实现国民的愿望,同时引进外来人才服务于中国经济,实现互利双赢,顺应人才跨国流动需求打破人才流动壁垒是十分必要的。凡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尝试减少人才流动壁垒。

1. 扩大互勉协议的范围 ,提高出入境便利程度

护照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出入本国国境和到国外旅行或居留时, 由本国发给的一种证明该国公民国籍和身份的合法证件,是一国颁发给公民的国际身份证件。这一国际身份证是否能得到他国认可,反映出护照颁发国的外交关系。我国护照在国际社会上获得的免签待遇少,是我国对他国综合影响力较弱的体现。在中国对世界影响力逐渐增强的现在,与他国签订互免协议,提高签证便利度,既可以促进我国与他国人员往来、促进两国经贸文化交往,满足国民出行的需求,也可以体现出我国国际地位的上升。因此,我国在不断提高整体国家赋富裕程度的同时,努力减少贫富差距,降低贫困阶层人口以非法途径滞留海外可能性,这样才能与更多的国家签订互免协议。签订互免协议后还要将协议落到实处,而不能有名无实。与此同时,国家还需要加大打击非法移民的力度,因为国际社会对该国国民素质的评价也会影响到他国对我国护照的放行的难易程度,而非法移民过多造成会影响国际社会对我国国民素质的评价。

 2. 加大就业证的发放力度

中国应加大放宽签证力度,继续提升人才工作签证层次,而且在流程上需要适当的灵活处理,为有能力但还没有在中国找到聘用单位的人才提供更多的机会,给他们一定的机会和时间,让他们可以进入中国找工作。同时对于永久居留的规定作出适当的调整,使其更注重能力和经验而不是职称和年限,以降低工作签证转永久居留的门槛,让有一定资质的人才从持有工作签证转化为持有移民签证。这有利于将人才留在中国,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此外,还可以赋予中国海外使领馆接收中国绿卡办理的功能,促进更多外籍人才来中国发展。

  3. 建立外籍人才社会保险机制

根据调查显示,我国社会保障仍在中低水平运行,“一岗两制”等问题仍然突出,这些问题在外籍人才身上亦有各式各样的表现。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不能很好的保障海外归国人才以及外籍人才的合法权益,一直是我国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尤其是“海归回国退休养老和医疗问题”,至今仍困扰着很多计划回国和已经回国的海外杰出人才。为保障我国外籍的社会保障权益,吸引更多外籍人才来华服务,建议我国尽快建立外籍人才社会保险机制。如:建立外籍海归在中国的“同工同酬”福利制度;建设外籍海归人才社会保险补交机制;实行民企和国企海归留学人员工龄应衔接,计算方法一致;增加外籍海归补办各种缺失文件的渠道等。

  4. 尽快改革限制留学生毕业在华工作的政策

吸引留学生措施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已有经验,针对相关问题完善来华留学生奖学金制度,增大留学中国的奖学金规模。同时取消禁止留学生校外住宿定,限制留学生兼职、打工的规定,以适应新形势下的留学生实习、打工、等相关需求。要想长期留在外国留学生人才,需要尽快取消限制留学生毕业在华工作的政策,给予留学生几个月到一年寻找工作的时间,如果找到工作,准许其长期居留积极引导来华留学生为中国服务。

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客观上促进了人才的流动,也需要人才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这可以促进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实现共同发展。但是,因为各国之间利益、价值观等的差异,人才流动壁垒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国现在需要的是在自身利益和价值观允许的范围内打破人才流动壁垒,促进人才流动,吸引更多高技术高层次人才到中国来发展,并促进中国自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