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论坛二:当今中国就业市场下的海归技能优势

2015年8月20日

  由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主办,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承办的第十届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于8月16日在北京万达索菲特酒店隆重召开。大会论坛二锁定“当今中国就业市场下的海归技能优势”主线,现场各个行业的大咖们分享了他们对于创新创业的看法,一起来抢鲜看吧~。

汤敏,友成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CCG副主任

社会公益将成为未来投资的热点

 

  友成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CCG副主任汤敏指出,社会企业有着巨大发展空间,其获得投资甚至比现在的创业的钱还多。

汤敏分析了社会企业的巨大空间问题。“第一,这个学期我们做一千个大学创业课,给一千个大学开创创业课。第二,做两万个贫困村电商的培训。第三,给贫困的乡村学校老师给他们常见全新的培训模式,现在正在三个省进行试点。这三个这样大的事情我们只有15个员工,我们可能要加到20个员工。中国社会发展领域是一个非常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二,钱的问题,我的个人判断,未来很可能在公益领域,社会投资领域里头,钱甚至比现在的创业的钱还多,很多的大佬现在准备把他所有的财产,很小一部分给他爱人和孩子,其他要捐出来,可能几百亿、上千亿万。”

“绝大多数企业都没有一个专门为社会企业注册。什么是社会企业?核心是不是为了赚大钱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两种注册,第一种注册是叫民办非企业。注册并不难,非企业,就是股东不准分红。另外就注册一个工商企业,工商企业就做社会事情的就行了,该交税交税,民办非企业也交一部分的钱,全世界范围类只有韩国、英国仅有的几个才有社会企业注册,原因是什么叫社会企业的定义就很不清楚。它如果放得太送,很容易挂羊头卖狗肉。” 关于社会企业注册问题,汤敏这样说。

汤敏称,社会企业是以社会目的最大化做的企业。大量社会问题都可以用政府和慈善,完全没有回报的方式来做。什么是企业的方式?费用的控制,要收费,可能盈利,但是所有的盈利是继续在企业股东,而不是股东分去了,或者是股东只分一部分。所以企业社会责任和社会企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最后,就如何完善中国的校长培训问题上,汤敏谈到,“校长培训我们摸索一个互联网+,中国任何贫困地区都有大量的需求。如果我们用传统的一个班一个班地去讲,是根本解决不了中国的问题。所以我们现在用互联网+,具体的方式已经摸索三四年了,这种互联网+不是说把一个像课传下来,等于把这个课全程传下去,具体我们可以再讨论。有兴趣的,这个也可以做成一个社会企业。”

丁列明,浙江贝达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抱团创业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浙江贝达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列明指出 ,抱团创业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大家一起创业平台资源更丰富,成功几率更高。

医药与信息是海外人才两个重要的领域。生命企业和医药创新国内与国外相比较具有很大差距。医药领域的创新环境并不完善,要克服很多困难。特别是在行政审批、市场程序上,导致成果应用十分缓慢。

关于客户满意与市场认可方面,丁列明表示首先需要法律的完善。结合医药领域的经验,与进口药相比较是一种方式,但是开拓国内市场也需要时间,起步阶段总是很困难,市场需要时间培养。

在谈到创业这一话题时,丁列明表示抱团创业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因为大家一起创业平台资源更丰富,成功几率更高。而关于客户与市场的关系,丁列明说,要让专家以及病人认可,这个过程十分艰难,要结合中国的实际环境,还需要自己琢磨。

毛大庆,优客工场创始人

海归应将原创精神和前瞻视野带回国内

 

  优客工场创始人、CCG咨询委员会常务理事毛大庆指出 ,在创新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海归,应该将原创的精神和对未来前瞻模式的领悟引到国内的企业里来。

此前,作为一个创业者,毛大庆曾在美国走访八天。对于此行,他感触颇深,“美国每时每刻都在创造着新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滋生着新概念、新领域、新方式。”

毛大庆称,最近哈佛大学对智慧做了新的定义:你是不是能够前瞻掌握世界万物?优步和苹果在美国诞生不是偶然,因为他们在创业的过程中都在前瞻制造消费和发现未来模式。而中国则是复制、学习他们。“作为在创新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海归,应该将原创的精神和对未来前瞻模式的领悟引到国内的企业里面来。”

山寨模式是新三板的痛

关于新三板的问题,毛大庆说,中国新三板的问题在于,中国是否有值得资本市场追逐的项目?是否有有质量的创业创新?

毛大庆说,美国纳斯达克非常看重创新模式。因为创新类的公司,具有前瞻性和颠覆型,代表人类社会未来生活方式。在互联网时代,颠覆不是一个时髦的东西,而是一个扎扎实实生意模式再造的问题。“今天中国创业创新的质量是落后的,我们是没有发现好的模式,甚至我们还是在追随、在山寨,这是新三板最大的痛。”

海归可以投入创业培训教育

关于海归创业,毛大庆表示,现在围绕创业有关的教育培训在美国发展非常好,这也是创业。这些教育者需要对社会规律、现代科技、未来互联网+等具有前瞻性。作为在海外成长发展的海归,他们掌握的技能领先国内,可以投身创业培训教育。他说,优客工场在准备自己的商学院,专注于对创业团队进行培训,下半年也将推出中国海归创业驿站的项目。

关于创业恐惧的原因,毛大庆认为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社会。今天中国从宣传舆论上过度把创业时髦化、热门化甚至妖魔化,这都是对创业极大的损害。应该让创业平和一点,对创业者包容一点。二是创业者自身的问题。创业者把自己时髦话、英雄化。毛大庆说,全世界创业的成功率是5%,你很有可能是95%。把创业当做生活方式,当做人生追求,创业才会更有希望。

海外人员办绿卡不再是难事

对于海归都关心的中国绿卡问题,毛大庆称,20多年前,为了技术创新,北京就开始发绿卡了,当时绿卡限制在高科技行业。近些年国家花了大量精力,海外人员回中国办绿卡不再是难事。

“北京、上海这几个大城市已经在加速帮海归办绿卡。欧美同学会也在进一步推广。”毛大庆称,“只要(就职的)企业有先进性,为海归办绿卡国家都是支持的。”

易珉,香港铁路中国事务首席执行官

创业只是开端 守业彰显核心价值

 

  香港铁路中国事务首席执行官、CCG咨询委员会常务理事易珉在论坛发言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核心主题不在于形式,而在于改变和刺激,特别是改良我们民族精神。

易珉认为,人生是探索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之旅,海归的优势在于,他们是探索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的旅途上最优秀的群体。

易珉认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核心主题不在于形式,而在于改变和刺激,特别是改良我们民族精神。如果一个人拥有创业者的精神、创业家的态度,即便是在既有岗位上工作,也会受到企业的欢迎。

易珉特别强调创业之后的守业问题。他指出,当今世界的企业创立三年之内便有三分之一消亡了,真正在世界上存在五十年以上公司很少。“创业只是一个开端,守业才是真正的价值”,易珉认为,如何守业将决定一家企业未来能走多远。

过去25年间,易珉曾在世界500强前五名的公司做过四次中国总裁和副总裁,总结多年工作经验,他得出三点体悟:第一,要用最少的语言传递最多的信息;第二,最有影响力的人往往是声音最小的人;第三,想要成功,一定要遵守规则。“人类是弱者,只有规则才能帮助我们规避错误。”

尹学军,隔而固(青岛)振动控制有限公司总经理

市场和客户需求就是研发方向

 

  隔而固(青岛)振动控制有限公司总经理尹学军指出 ,只要把握创新规律,创新并不难。

尹学军在现场以自己的企业举例子,他说,“我们两个企业200多人现在总共专利170多项,获得授权12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60多项,人均申请8个专利。我们靠什么?一个是自主创新体系,一个是自主创新流程。自主创新体系方面,一般的企业由研发部来负责,但是在我们公司研发部只是牵头单位、执行单位,其他单位像生产部、安装部以及产业工人都可以成为我们研发团队的一员。我们目前15个项目推进,每一个组长都互相组团、团员是交叉的,这样我们一年才能增加30多个专利。

“另外根据轻重缓急选题,市场上需要就是你的课题,客户需要就是你的研发方向。这些课题到手以后,你要排序、筛选、分轻重缓急立项和公关。急的和重要的肯定是优先的,重要可以长期大家不一定马上动手。另外在流程上,我们分专利阶段,化解山寨的东西就是靠专利保护。一个好的想法要在实验之前进行专利,我们有一个独立的专利部门。申请专利以后再设置,设置以后还要实验工程。庭审鉴定之后再推广。

我创建公司之后就逐步开始创建第二个公司。这是一种非常安全的模式,就是大家可以参考。现在大多数人人都在创新,都在打工,少数人在创业,创业有风险,但是创业是自由的。第一个公司,照准市场自由创造这是一种境界,非常开心。我们第二个公司做了什么?把灭火粉打到480米的地方,正在产业化,会挽救许多人的生命。这就是我们社会企业的一个责任。

张毅,北京金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要学会用法律保护创新模式

 

  北京金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毅分析了海归的三个特点:

第一、低龄化。很多人从初中、高中的时候已经出去。这种情况使他们对海外生活习惯文化传统各方面的了解非常地多。在文化上,和西方沟通能力更加强。

第二、留学时间相对来说比较短。这种的海归有一个优势,在中国接地气的时间相对比较长,在海外又迅速吸收西方技术、知识。对于他们来讲有中国加海归的优势。

第三、海外留学女性比例不少,很多都是优秀的女性。

在谈到用法律来保护创新模式时,张毅表示,由于专利不保护模式,所以可以通过商业秘密保护模式,商业秘密是有侵权的责任的。同时张毅提出两点建议:

第一、被动保护。与员工、高管签协议。离职后,一段时间内不能从事相关行业或者相竞争的行业。还要签不许挖人协议,可以在商业模式上面取得一些法院救济措施。

第二、主动保护。企业可以将员工在利益上绑在一起,例如员工股权激励计划,这样就不会把商业模式偷走。

周成刚,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总裁

海归“为了创业而创业”是一种误导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总裁、CCG咨询委员会常务理事周成刚表示,尽管国内创业环境越来越有吸引力,但是海归“不要为了创业而创业”,应该做自己擅长和有热情的事,通过自我成长来推动社会进步。

谈到海归创业是不是一条最好的出路,周成刚表示,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创业。“为了创业而创业,为了当CEO而当CEO,这其实是一种误导。”

周成刚对创业的看法是:“我们不需要妖魔化,不需要英雄化,也不需要时尚化。”周成刚说,“无论一个人是否在创业创新,当你在平凡岗位上不断作出贡献,帮助这个社会进步并且自我成长的时候,这个社会才会改变。”

至于如何选择,周成刚建议,“做你擅长的和有热情的,机会相对来说更多。”另外,海归回来创业最好将中国文化和世界理念相结合,把中国政策和世界潮流相结合,“成为复合型跨界人才,成功的概率可能更高。”

(本文根据作者在CCG承办的第十届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上的发言整理,未经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