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全球化】钱建农: 品牌需要培育、沉淀、升华

  复星集团副总裁兼复星旅游及商业集团总裁、中国动力基金联席总裁钱建农日前出席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他在全体大会5“建设中国企业的全球制造品牌和服务品牌”上表示,品牌需要沉下心来培育,需要沉淀;中国企业品牌的国际化有巨大的潜力,对并购的国外品牌需要保持和升华。

  以下是他的发言实录:

 

品牌需要沉下心来培育

  刚才听迟院长讲的时候,我就在想任何产品是可以被替代、可以被模仿的,但是品牌是不可以模仿、也不可以被替代的。你做水的品牌,比如说为什么全球依云水可以卖得这么好的价钱,同样瓶装水没有依云水的品牌。我想品牌的魅力,大家从这里完全可以理解,任何产品,你都是可以被替代,而品牌是没有办法被替代。任何一个企业一定要对品牌视作生命一样关注,去培育,而我现在碰到很多情况是中国很多企业都在说我们要做品牌,要培育自己的品牌,但是实际上更多的是在模仿,而不是在培育。

  我们投了很多品牌。上周一个朋友发给我一个微信,说我们Folli Follie品牌的铜章做得非常漂亮,发给我看。我从来没有做过铜章,一个中国企业模仿了Folli Follie铜章品牌在做。一个企业如果只想模仿别人的品牌,且不说法律上最后会限制你,你也做不成这个品牌,即使让你能做这个品牌,最终消费者知道了,还是觉得你这是一个假货,你是没有办法成长的。第一点品牌是不能被替代的,产品可以替代,品牌不能替代,所以大家如果要做品牌,还是沉下心来做品牌。

品牌需要沉淀

  第二品牌是需要沉淀的,而且是有历史的。每个品牌去看,我们说好像讲故事,听了很多品牌都是在讲故事,品牌确实有它的历史、有它的沉淀。我去欧洲跟这些品牌企业谈,他的运作方式、他的经营理念、他的营销方式确实跟我们有些企业有很大差异。比如我收了西班牙一个品牌,这个品牌在西班牙做火腿,这个家庭一共做了七代人,250年的历史,它沉淀出这么一个火腿的品牌。这个火腿现在全球包括中国消费者非常欢迎,中国的售价也不低,一条腿可以卖到一千多美金。但是他七代人,这个家庭关注的就是我如何做好这个产品,如何做好这个品牌,而没有说我一定马上追求规模或者什么。品牌一定需要沉淀,你去看一下欧洲的品牌,比如说手表。我跟中国的很多手表经销商谈的时候,他会跟我说,跑到瑞士去订一个手表,定100块,说只有60块给你,来不及生产,是用手工做的。跑到日本去,日本手表厂会带你参观最现代化的流水线,他会给经销商说,你要多少我都可以生产,这么好的流水线在那里。我就说经营品牌跟你做产品是不一样的,有些中国企业我跟他们谈,有些人想到这个生意放在这里,你为什么不做呢?你要做品牌,还是学它如何经营品牌。

品牌有血统

  第三品牌是有血统。这是孙主任刚才问我们,我们收购品牌,收购地中海俱乐部之后,很多记者来采访我,或者法国人关心问,你收购,变成中国股东控股了,你会不会改变这个品牌或者怎么样。我一直跟他们强调,我们不会改变品牌。我们为什么买这个品牌?就是因为它在全球做得好,而且消费者喜欢这个品牌,喜欢这种模式,我为什么要改变它呢?我如果改变它,我干嘛去买它呢?这就是品牌是有血统的。前段时间欧洲有一个记者采访我,他给加了一个标题,就说复星不会改变地中海俱乐部的法国血统。也就是所有的品牌,即使去收购了它,这个血统不应该变,股东结构、所有者可以变,但是你还是保持原有的血统,否则的话你去收它的意义也是没有。

中国企业品牌的国际化有巨大的潜力

  中国企业无论自己培育品牌还是收购品牌,有很多原则你需要把控好的,否则的话这个品牌到你手上也变成死掉的品牌,或者你新创的品牌也不会成为全球著名的品牌。从目前中国企业发展来看,很多企业很短的时间已经培育了很多全球性的品牌,我觉得这个形势是非常喜人的。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实际上中国会出现一大批全球受欢迎的品牌。尤其是我跟有些朋友经常聊,我说美国经济成长的时候,他出现了很多美国的品牌,我们现在都说像肯德基、麦当劳风行全球。那么中国经济慢慢成长之后,你到底有些什么样的产品,什么样的企业,能够走入世界,这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而且我相信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里面,一定也会有这种企业,因为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喜欢中国文化,他喜欢消费中国的产品,慢慢也会熟知中国产品,所以中国企业品牌的国际化就有非常巨大的潜力。

通过试验和积累逐步建立自己的品牌

  我理解你的问题,既有像联想和中兴这样的大品牌,但是还有一些只是给别人代工,赚取微弱的利润,大概理解到。我尝试回答。比如你读书,你憧憬获得诺贝尔奖,你憧憬科学家,你觉得自己年轻,但是最终你还是需要有试验园,需要有助手。一件事情需要有不同的角色,如果没有这些角色,民企也成的,为什么讲要有产业链,要有生态圈,这是必须要存在的东西。第二每个国家作为代工也好,做其他也好,它是一个过程,企业也是一样,从它的加工到品牌之间,是有一个路的,有些可能成功了,有些可能失败了,但是它必须有这么一个过程。比如中国,以前大家都会问,中国为什么没有品牌,都是给别人代工,人家苹果卖几千块,我们加工一个挣几十块。但是如果没有这么积累的过程,怎么可能达到它的高端的水平。所以中国正是因为过去改革开放之后的代工、财富接轨,才可以现在谈得上,我也有资格来做自己的品牌了。所以我想从这两个方面回答你的问题。

并购的国外品牌需要保持和升华

  我刚才讲品牌是有血统,品牌一些主要元素,我们肯定不会去改变,它是来自法国的品牌,原来消费者喜欢的模式,包括品牌和历史,和消费者对他的认同等等。但是来到中国之后,我们能加入的元素,更多的也是因为消费者结构的变化,他们会随着消费者结构的变化,会更多的加入一些能够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一些元素。我们会让这个品牌更加地国际化,他不光只是服务法国的客户,只是服务欧洲的客户,而是现在要服务中国的客户,亚洲的客户,印度的客户,很多的客户。我们会把更国际化的元素加进去,这个并不会改变它原有的法国血统,而是让这个品牌随着我们客户结构和客户层次的变化,它会更加升华。

  整个地中海俱乐部发展历程中,它的品牌也是从中端到高端,为什么说这是有一个历史呢?品牌的成长从一开始品牌的概念到现在的品牌,它也是有演变的过程。未来随着复星的收购之后,整个品牌,服务的消费者,服务的国别,也会发生变化,它肯定会发生变化,所以更多的元素,我们还是会不断地加进去,唯一不变的是它仍然是法国的血统。如果服务客户,从哪方面满足客户需求,这些方式不会变,但是客户需要的东西,比如中国人更喜欢吃中国厨师炒的菜,我们可能会加几个中国厨师进去,这些东西会发生变化。

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围绕“中国企业全球化:新的历史 新的舞台”这一主题,举行了六场全体大会和十场平行论坛。“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是国内专注中国企业国际化具有代表性的国际会议论坛,以广阔的国际视野、宏观的政策解读、高度的战略思维为广大与会嘉宾带来思想盛宴。论坛所搭建的高端交流平台,对于已经“走出去”和有意开拓国际商业版图的广大中国企业发挥着重要作用。论坛自去年举办第一届以来受到国内、国际的广泛好评。未来中国与全球化智库还将每年举办此论坛,为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提供现实意义的指导。

  (本文根据嘉宾在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上的发言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