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激发海归创新 | 圆桌论坛五

2016年8月9日

  2016年7月31日,由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主办,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承办的欧美同学会北京论坛暨2016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在北京举行,该活动已经连续举办第十一届,被称为“中国海归一年一度的盛会”。东莞人才发展研究院院长陈亮,青岛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局长纪敏,北京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处长、市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刘敏华,北京朝阳海外学人中心主任肖振祥参加了圆桌论坛五“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激发海归创新”的讨论,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院院长、教授高奇琦主持对话。

高奇琦 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院院长、教授

 

  3天前我们和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一起联合发布了《世界创新发展报告》,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报告的初衷和基本的考虑。

  我们报告叫系统创新的公共政策支持,我看议程的时候,发现我们国家把人才和人力放在一起了,比如说人才发展处,同时又是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和人力的区别是什么?我觉得是创新。所以我们提出来系统创新,为什么讲系统创新呢?现在基本上讲创新都是讲的科技创新,比如说央视在播的《创新之路》是科技部在推的,大家感觉是科技创新,但是实际上创新应该是包含方方面面的,包含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很多方面的创新内容。

  在这个报告里我们比较了11个重要的国家,欧洲的,美国的,新加坡,以色列的案例,计划、协调性机构、激励政策、教育环境、法治环境,从五个方面来综合的谈创新。并且我们在报告的中间部分对创新做了比较,就是各个国家他们在各个领域的优势和不足,我们都做了比较。我们在最后的部分实际上提出来五点对中国的建议。

  第一个建议是这里面非常重要的,提出我们应该实施创新中国的大战略。很多国家,比如说瑞典、韩国,整体规划上对创新有一个战略的投射,战略的规划。

  第二个重大建议是成立专门的创新协调机构,我们提出来中央应该成立创新领导小组,由国家主席或者总理来担任,这也不是我们拍脑袋的一个建议,在很多国家报告里都有写,包括日本、韩国,他们都是最高级别政府的首脑来担任的,这样整体系统的来推动创新就会有推手,包括我们在各个相关部设立创新相关的司,包括创新协调的机构。政府跟民间的关系到底是怎么样的关系?政府有重要的规划,但是怎么把政府规划和民间需求结合起来?怎么又民间配合政府完成一些工作?我们在这里进行讨论。

  第三是创新的激励政策,有很多创新力非常强的国家,比如说瑞典、美国、韩国,他们GDP中创新方面的占比在都比较高,如果总盘子没有钱就更没有份额了。包括其中一些激励人才政策,王辉耀主任也专门提出来了。这次会议主题是吸引海归人才回国,这里不仅仅是海归人才,其实是全球人才的问题。不仅是我们国家到海外留学的人才回来,还有华人创新创业的情况。创业的问题,是创新学一级学科的概念,相关文章大家可以查。

  第四通过创新学的发展,建立创新人才储备,将中国的人口红利转化为人才红利。同时,建立国际创新联盟,培养专业技术创新人才。

  第五是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对创新来说至关重要。没有足够的知识产权保护,原生性的创新就很难推动。

刘敏华 北京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处长

 

  目前北京市为了营造良好的海外人才回国发展所做的工作可以概括为三方面:第一个方面,努力为海外人才来京发展创造便利条件,特别在出入境方面我们提供大力的支持,为人才出入境提供便利的环境。第二个方面是改进工作环境,配各种各样的资源,特别是政策资源,为这个团队的建设、顶尖人才团队引进和高精尖人才中心的创设创造条件。第三个特别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生活环境,我们在海外人才归来后,在吃、穿、住、行各个方面都尽量匹配各种各样的政策和资源,保证这些海外人才回来以后能够心无旁鹜的做工作。

  这三点都跟人才创新紧密相关,方便出入境为回国创新创业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能让他始终保持和海外创作的关系创造条件,生活环境也跟创新紧密相关,只有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他才能一往无前,充分爆发激情活力

纪敏 青岛市委组织部副部长

  青岛在人才引进方面,尤其是引进海归人才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大体是三方面的政策:第一是政策体系,围绕着海归归来之后在创新方面、创业方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创业方面扶持。第二是海归创新平台的建设。第三是服务保障的体系,青岛专门建立了高层次人才的服务办法,给每个人发个绿卡,这个绿卡后面有27个政府部门直接提供就医,上学,出入境等服务。

  经过这些年的努力,青岛的创业创新环境有了一个新的改善,海外人才,包括国内的一些高层次人才能够到青岛去创业创新,这一点改变非常明显。

  下一步工作有几个方面要深化、优化,一个是政策环境方面,政策对于海归很有吸引力。第二点就是城市综合素质的提升,海归人才对城市的总体环境,总体素质非常看重。我们跟海外的城市发展环境比确实差距很大。第三方面各级党委政府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对海归人才,对未来城市发展的支撑作用的认识。

陈亮 东莞人才发展研究院院长

 

  怎么样更好和市场接轨?怎么样更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这其实就有一个核心的问题。作为政府部门,在我们国家这个体制之下,它能够发挥得最好的作用就是在改善人才发展环境。一个是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另外是良好的社会环境,其余的要交给市场。体制环境首先从人才领导体制机制,再有人才管理体制机制。良好的社会环境需要营造一种爱才、敬才的良好社会氛围,把人才公共服务配套这一块做好。在这种情况下,人才的创造力自然会得到迸发。

  现在河北、湖北、北京市、山东省、四川省相继出台了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应该说海归创新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良机,政府部门要建立人才管理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还要理顺人才体制机制障碍的清单,各个突破,为人才的创新营造真正的良好环境。

肖振祥 北京朝阳海外学人中心主任

  政府的钱都是纳税人的钱,一定要把每一分钱用到正确的地方,发挥最大的价值。政府资金既是雪中送炭又是锦上添花,纳税人每一分钱都要花到该花的地方去。

  北京市人才有国际化、市场化、一体化、社会化的特点,在这“四化”方面,朝阳区在欢迎或者为海外高精尖人在创新创业服务的时候,我们在坚决的执行,并且每一年走的还比较扎实。例如朝阳区把机制建立好,这样效率比较高。在朝阳区做海外学人中心,一方面要把北京市对人才的各种政策落地,同时跟朝阳区自身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要结合好,这是朝阳海外学人中心很重要的一个特色。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需要尊重人才成长发展的规律、企业用人主体作用的发挥,同时也离不开从人才发展规律入手的政策。在制定政策的时候一定要接人气,要从大家的实际需求出发,从人才发展规律入手,一定要把政策跟大家结合起来。不能我们政策高高在上,大家的需求你永远做不到,这时候政策作用就发挥不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