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盛:人文游走,磨练中国慧眼

“在旅行中、工作中,我认识世界、了解世界,但我越了解外面的东西,越觉得家里的东西值得珍惜。走得越远,越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郭盛

理事简介

郭盛,CCG常务理事,智联招聘CEO。

 

郭盛的笑很是好看,儒雅而清淡,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他是个有趣的CEO,职场上的他运筹帷幄、统领有方,驰骋于精英圈层,职场外的他却觉得市井小民的生活才有意思,平淡不掺虚假,接地气,来得实在。再高的职位、再大的光环,也打扰不了他内心的这个小世界,这里面的他不世俗、不谄媚、不急不躁,稳稳地踱着步子,用眼观察,用脑思考,洞悉着身边的一切。

  走得越远,越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

智联招聘,对于这四个字,想必我们并不陌生。成立于1997年的它目前是国内最大的职业发展平台,也是招聘领域的领导者。2014年6月12日,对于郭盛和智联招聘的全体员工而言,是个特殊的日子,那一天,智联招聘的旗子迎着华尔街的第一缕晨曦,终于飘扬在纽交所上空。尽管已过去两年多了,但每当郭盛描述起当时的情境时,兴奋之情总是溢于言表。

“那天早晨,我去华尔街敲钟,看到美国国旗、中国国旗和印有智联招聘的旗子迎着风在上空飘扬,那一刻,我由衷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

员工们纷纷用相机记录下了属于那一刻的珍贵记忆,照片中的郭盛攥紧双拳,双臂高高举起,脸上的笑容灿烂如花。

对于华尔街,郭盛其实一点儿都不陌生。早在23年前,他就在那里做投行。当时的华尔街,还很少能看到中国人的身影,而23年后,当郭盛重游故地,他惊讶地发现,眼前的情境已是大不相同了,这个变化无常、喧嚣无宁的博弈场中不仅穿越着金发碧眼的外国人,也活跃着许多中国人的身影。

“当年,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弱,华尔街是本土人的天下。但时代不同了,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拿到了华尔街公司的重头衔,我为此而高兴。”

对于中国的崛起,郭盛早有预见。1994年,郭盛帮一家唱片公司做亚洲市场调查,在那期间,他去过很多地方,见了许多人,在与他们的交谈过程中,郭盛强烈地感觉到,中国的影响力正在日益壮大,他相信,虽然欧美音乐仍占据着当时市场的主导地位,但华语音乐、华人明星必将会在未来的舞台上崛起。而如今华语音乐的兴起也恰恰印证了郭盛当初的那份相信。

麦肯锡咨询(北京)公司全球董事合伙人、普思科技公司首席执行官、美国贝尔斯登投资银行(纽约总部)收购与兼并部投资银行经理……郭盛在国外咨询、投资领域叱咤多年,也可谓经验颇丰,但他执意要回到中国去。

“美国是个大熔炉,汇聚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种族。但实际上,各种族间是结团、结块的,大家只向自己种族的人群靠拢,从本质上没法实现真正的融合。”

虽然在麦肯锡公司做的得心应手,一家上市公司也向郭盛伸出了橄榄枝,但他深知,美国“结团”式的社会现状早晚会成为自己未来事业上升的瓶颈。他相信中国会在未来崛起,就像当初他相信华语音乐必将在乐坛占据一席之地那般。

“在旅行中、工作中,我认识世界、了解世界,但我越了解外面的东西,越觉得家里的东西值得珍惜。走得越远,越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

最终,郭盛选择回国,带着那份百战不殆的自信,接手智联招聘。

旅行中感悟“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虽然已经回到中国,但每每讲起最初的出国经历,郭盛心中仍五味陈杂,却也依旧有滋有味。大学时代的他,凭借着优异的成绩,成为上海交通大学公派到日本进行短期交流的唯一一名学生。京都的红叶,大阪的古朴,东京的繁华,高昂的物价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郭盛喜欢行走四方,借助当初在唱片公司的工作机会,郭盛去到过很多地方,但没有一个地方能够给他带去如四大文明古国—埃及般的震撼。举世闻名的金字塔、法老陵墓、狮身人面像、木乃伊所散发出的久远而不可抗拒的魅力自不必说,光是埃及陶瓷的历史变迁就足以令当时的郭盛感叹不已。作为“陶瓷之路”上的重要国家,埃及陶瓷变迁的过程记录着埃及文化、艺术与商业的起伏,那是比中华文明更悠远的记忆。“那一刻,我才真正感受到埃及的伟大。”埃及之旅让郭盛更加明确,人不过一粒尘埃,再微小不过了,

“我深感世界之伟大,个人之渺小。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不要因为自己有了些成绩,就忘乎所以,我们必须时刻保持一颗谦卑的心,不可狂妄自大,因为,那也许只是坐井观天。”

在行走中思考“差异”

郭盛的旅行方式向来与众不同,看到美景,立刻按下相机快门一阵猛拍向来不是他的风格。受好奇心驱使,郭盛习惯一边行走,一边寻找,找到差异,思考差异。

纽约中央公园,有着纽约后花园的美誉。每每在其中散步,透过公园大量的绿地植被与周边的商业场所,郭盛总在想,这里可谓寸土寸金,却依旧保留完好,可为什么北京市区中一些的公园,却被日益增加的住宅楼侵蚀去了其原有的面积与容貌呢?在英属殖民地国家,每隔几公里,郭盛总能看到车窗外掠过的一片片街心公园,它们是供市民休闲、健身的场地,看到这些,他又在想,为什么会有这些公园呢?如此人性化的设计,我们是不是可以借鉴过来呢?

他的问题还有好多,比如,新加坡路旁小店的卫生环境为什么能够保持得如此整洁,令人舒服惬意?澳大利亚的技术工人为什么能够赚取如此丰厚的收入?在亚洲市场做得风生水起的星巴克,在澳洲的经营为什么如此履步维艰,敌不过本土咖啡品牌呢?“你会发现,自己看到的越多,不知道的,也就越多。受好奇心的驱使,我渴望了解,我渴望了解这个世界的多样性,它们多有意思啊。”

去的地方多了,他发现国与国之间其实是有共性的,不同国家的百姓也是有共性的。许多国家都流传着自远古以来的故事,对神灵的崇敬。而人性的善恶也能够或多或少地折射出一个地方的文化。“也许你很难通过个体了解全貌,但至少可以从全貌中了解个体。”

观察人、了解人,对于“最喜欢哪个地方的百姓”这个问题,郭盛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但他从不羡慕那些所谓高端人士的圈层,在郭盛眼中,高端人士的聚会也只是些穿着华丽的人群,相互寒暄的一种方式而已,还不如和老百姓聊天来的实在。把生活看得简单、透彻、接地气,这是郭盛的习惯,也是他的态度。

不做旅行者,只做融入者

“接地气”的郭盛养成了无论去到哪里都不见外的习惯。行李箱中的那套运动服与那双跑步鞋被他走到哪儿、拎到哪儿。“我不做旅行者,只做融入者。虽然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这很难实现,但我至少可以把平时的生活复制在那里,假装把自己当成本地人。”

郭盛在北京很少有休息的时候,偶尔得闲,他就跑去影院看电影。他说,在电影中,他可以了解别人的生活。除此以外,他常会到环抱故宫的筒子河散散步,这是他在北京最喜欢去的地方,他说,那里有着属于老北京的气质。筒子河环绕下的红色宫墙虽已掩不住岁月的沧桑,但在夜幕降临十分,却能将天空映衬得格外亮堂,抬头仰望,墙上的那一片天都被映得红彤彤的。夏夜的筒子河,温热中透着几丝清凉,蟋蟀在草间鸣唱,人不多,偶尔有垂钓者在河边搭着竿子钓鱼,三三两两。漫步其中,郭盛常静静感受着其中惬意与渗透而出的京城文化。

虽然如今的郭盛已是少有机会外出旅行,但他心中依旧怀有对于旅行的憧憬。他说,自己最向往的去处是非洲与南美洲,虽然这两个地方他曾经都去过,但还没来得及花上更长的时间细细品味。他向往南美洲的热情奔放,渴望了解非洲那片广袤土地上的人与故事。

“一周的时间够不够?”“怎么够啊”郭盛笑着说。他说,自己心中有着理想行程的计划表,“前三天,我要找个舒服的地方,把脑子里所有的琐事清空为零,后两天,我会去试着融入当地人的生活、思考他们的生活方式。最后的几天,我会去跑步、去阅读。”只不过,这些对于如今忙碌的郭盛来说,实在是种奢望。唯一能够实现的,只剩阅读。他说,自己需要从阅读中不断学习,不仅源于爱好,也源于目前的身份与责任。他总讲一句话:“企业的第一目标是生存,而生存的前提是要不断学习,不然,就连生存的资格都没有了。我的责任在智联招聘,对此,我不敢丝毫怠慢。”(本文部分内容选自《环球时报·环球旅游微刊》)

人物简介


 

  郭盛,CCG常务理事,智联招聘CEO。郭盛于1999年取得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并获得了Kellogg 荣誉毕业生称号。加入智联招聘之前,曾担任A股上市公司——中外运空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CEO。他还曾在麦肯锡公司有7年工作经验,是麦肯锡最早在中国直接聘用的分析师之一,并最终担任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在此期间,数次经手操作了高科技企业在Nasdaq的成功上市。曾任:麦肯锡咨询公司,全球董事合伙人;普思科技公司(Prosys Solutions),首席执行官;中外运空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美国贝尔斯登投资银行(纽约总部)收购与兼并部,投资银行经理。

文章选自《中国与全球化智库》2016年9月刊总62期,作者为CCG编辑部,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