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宝碳CEO朱伟卿:全国碳市场启动,将为新能源产业带来巨大发展空间

 

朱伟卿,全球化智库(CCG)理事,上海宝碳创始人及董事长。

近日,国家发改委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全国碳市场的启动。这是我国碳市场经历了四年的碳交易试点运行之后,全国碳市场的正式启动。上海宝碳董事长兼CEO朱伟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将为新能源产业和碳资产管理产业带来巨大发展空间。

朱伟卿表示,早在公司创办之初,她就密切关注国际上碳市场的变化。不管是越来越多的项目注册清洁发展机制(CDM),还是2009年,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上,中国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朱伟卿都坚信节能减排、绿色能源是国家未来重点发展的一个行业,碳市场的建立也是迟早的。“碳资产管理在我国是一个新兴行业,行业本身处于成长期,碳资产管理不仅能提高控排企业的管理效率,而且还能减少控排企业运营成本并增加盈利,帮助控排企业实现低碳化,能够以较小的成本获得更大的收益。”

朱伟卿指出,上海宝碳在这方面具有一定的先行经验。宝碳的重点服务对象为被强制性减排的排放实体和一些为了实现碳中和,履行自身社会责任的企业。对他们的服务上海宝碳主要围绕两点进行:一是为控排企业实施碳资产管理,以降低控排企业的履约成本;二是在进行碳资产管理的同时帮助企业制定短期、中期、长期的减排目标和经营目标,在减碳的同时实现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从2010年注册成立迄今,上海宝碳已经服务了上千家客户,包括华润电力、申能集团等。

在朱伟卿看来,碳市场的建立是用经济手段促进温室气体减排。碳市场提供减排激励,将促进企业把碳排放成本纳入经营决策,降低运营成本,促进排放权益的优化配置,实现高效益减排;促进低碳技术与清洁能源投资,利用抵消机制、碳收益为减排项目提供支持;碳排放权益具有资产属性,便于引入金融工具,提升市场效率。

朱伟卿强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启动,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大举措,明确了将碳市场作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政策工具的工作定位,适度从紧的配额总量将有效激发企业减排潜力,合理的管理运营好自己的碳排放及碳资产,将更有利于企业本身以更小的成本获得更大的利益,有利于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有利于推动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升级。

随着今年全国碳市场的启动,未来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朱伟卿就此进一步表示,由于中国碳交易市场的规模和体量,欧洲和美国等高度关注中国碳市场。依照国家发改委的初步估算,目前如果只纳入电力行业,启动阶段配额规模将达到30亿吨CO2排放,市值近1000亿元(在起步阶段,会跟目前试点阶段30元/吨左右的价格有一定关联性和联动性,具有参考价值),仅市场规模就相当于欧洲碳市场的1.5倍。

朱伟卿认为,全球低碳转型跟新一轮的结构调整与经济竞争息息相关。碳市场调整是经济增长的动力,“十三五”国家温室气体控制方案中明确“将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作为促进减排的重要抓手”。就企业来说,不参与碳市场中,将丧失竞争力甚至淘汰出局。对整个碳产业链上的所有企业而言,朱伟卿希望能够团结一致,一起培育整个市场,为社会的节能减排做出自己的贡献。

资料显示,2011年,全球碳交易市场规模达1760亿美元,对应的碳交易量为102.8亿吨CO2当量。尽管近年全球交易规模大幅回落,但仍有500亿美元左右的规模,截至2017年上半年,全球范围内碳交易和碳税体系总市值为520亿美元。据联合国和世界银行预测,碳市场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

文章选自宝碳TC,2017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