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杰:对外开放“走出去”人才是第一位的

2017年11月30日

 

孙杰,CCG特邀高级研究员,原中国证监会基金部主任

2017年11月17-18日,由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第四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在海南三亚举行。CCG特邀高级研究员、原中国证监会基金部主任、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会长孙杰出席论坛并发表演讲。他表示,对外开放“走出去”人才是第一位的,没有人才,我们过去多少失败的案例不多说。

以下为部分演讲实录:

 

  谈金融方面的问题,我不得不提昨天下午收市以后发布的一项重要文件,一行三会外汇局征求金融界的意见,规范资产管理、产品和机构。

  这个文件讨论很长时间了,终于公之于众,征求意见,如果它的颁布实施将对资产管理构成一个重大事件的转折点,具有里程碑意义。这个文件里着重针对过去的资产管理乱象,解决刚性兑付,层层嵌套,规避监管、监管套利等等出现的问题,是非常及时,也是符合中央前段时间的金融工作会议和十九大防范金融风险、发展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和为“走出去”服务的。这里头大量吸收了基金法的原则,基金法本身经受了十五二十年的考验,在公募基金行业得到了充分成功的实践。

  从基金实践这么多年的经验来看,基本上是一个“好孩子”,有些层出不穷的问题大多数在一些其他的机构里出现,我有些时候开玩笑说他们是bad boys,他们做的最大的坏事就是破坏了市场机理,发理财产品是要让投资者承担风险、承担收益,你保收益客观上是金融行业的一个不允许的规矩,被许多行业给破坏了,而且积重难返,造成了正规的机构难以发展,阻碍了当时国家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发展资本市场,阻碍了这个进程。经过多年的酝酿出台了这个办法,这个办法恰好在我们金融行业进一步对外开放之际发出的,这有内在联系也有外在联系。内在联系就是当年龙部长带着我们去谈WTO,当时只准33%、49%之类的,我们保护了本国行业16年。同时业界老说我们要先对内开放才能对外开放,过去两年大量的个人发起的公募基金,个人组建机构发起的公募基金已经出现了很多例,其他的金融机构也大量地有公的、民营企业介入或者控股,这已经承兑了当年政府对市场的承诺,也就是先对内开放、对外开放。十六年后对外开放、放开金融管制应该是水到渠成。

  同时我们要想想,美国对我们有很多的约束,刚刚大家都讲过,我们不能说我们只占好处,全球化和对外开放是对等的,所以我们也应该放开。

  更重要的是放开了以后,我们能更加培养自己的能力,吸收国外好的做法和职业操守、先进理念。我还有自己的一个看法,把我们过去对于行业监管从部门的窗口式的习惯移到了我们的法治平台,因为政府对于行业监管经常开会打招呼这事儿就办了,外资51%甚至三五年以后全资独资,他们不会各个都去找政府套近乎、拉关系,他们更多的是诉诸法律,倒逼监管部门把监管平台着着实实地移到法治平台,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符合十九大的精神。至于防范风险、“走出去”,时间有限我只讲四个词:

  第一,人才,对外开放“走出去”人才是第一位的,没有人才,我们过去多少失败的案例不多说。

  第二,合规、法制。我们有很多法律失败的教训。

  第三,风险防范。有些外资机构到中国来建了企业,说我们搞子公司弄个什么理财产品、通道业务,外资公司说不干,中国企业说来干吧,我们说规避一下吧,他们说这个有风险不干。引外资企业进来其实是有好处的,倒逼我们好多企业防范风险。过去出了好多事,公募基金行业出的事相对来说少,原因是45%的合资企业尽管没有控股,进来“婆婆”老在那儿唠叨也使很多问题化解在发生之前。

  第四,公司治理,国内国外公司公司治理要牢牢抓住,尽量避免股东越位、所有者缺位、内部人控制,很多东西迎刃而解,我们现在对公司治理的重视不够。改革过程中公司治理是非常重要的,是几百年来公司实践过程总结的经验,我们要认真对待,谢谢!

文章选自新浪网,2017年11月18日

 

关键词 专家观点 孙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