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专家论人才创新 ——中国人才50人论坛文集

没有哪个时期像今天这样,人才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如此重要。一方面,中国深度参与国际竞争,能否在国际竞争中站住脚,形成自己的优势,占领自己的市场,靠的是技术、是创新、是人才,国际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另一方面,自劳动力供给达到刘易斯拐点、结束了无限供给之后,中国的经济增长依赖廉价劳动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阶段已经成为历史。一个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时代已经来临,人才红利要取代人口红利,支撑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的发展。这对于中国的人才发展和人才资源开发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人才工作发表重要论述,要求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李克强总理也反复强调,丰富的人力人才资源是我们最大的发展优势,把这个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就能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打造发展“双引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并对未来五年期间人才工作进行了部署,涉及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推动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性调整、实施更开放的人才资源开发和引进政策、改革完善人才管理体制机制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最核心、最重要、最根本的就是“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此外,建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新理念都与人才工作密切相关,均需要人才工作作为支撑。人才优先发展和人才体制机制的改革,已经成为国家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和实现十三五规划各项任务的重要保证。

如果说过去要将人口大国变成人才大国,还是一种期望、一种号召的话,那么现在把人口大国变成人才资源强国,已经是一种现实而紧迫的要求,一个别无选择的发展路径。特别是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社会经济转型步伐加快背景下,人才工作已经成为影响全局举足轻重的工作。在当前的形势下,无论怎么强调人才开发,怎么强调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性,都不为过。2016年3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人才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对人才管理体制改革、人才的培养、人才的评价、人才的流动、人才的激励、人才的引进和作用、人才的保障等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当前的任务就是要落实好意见提出要求,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各项改革,形成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开创各具特色、各展其能、各显其长的人才发展生动局面。

中国人才50人论坛是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发起的中国高层次人才论坛,是国内讨论人才问题和人才方针政策的重要平台。论坛发挥了人才专家智力密集的优势,为推动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资源开发和引进政策,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人才制度优势,以及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带一路”相应的人才政策等出谋划策,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观点,为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我本人参加了2016年1月在北京举办的第一届中国人才50人论坛和2016年12月在成都举办的第二届中国人才50人论坛,聆听了国内外知名专家观点及对我国人才发展提出的各种意见建议,很受启发,很有教益,同时也感觉,对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存在的一些问题认识以及下一步改革措施确实值得深入研究,把论坛继续办下去,并充分发挥好论坛的作用很有必要。

时光荏苒,距离第一届人才50人论坛举办已经一年有余。为了更好地让人才专家的智慧服务于我国的人才工作建设,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及时整理了专家发言,并根据社会热点、难点,向国内外专家约稿形成了本书。希望以本书的出版为契机,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共同致力于人才理论的研究,加强跨界交流,为提升我国人才理论研究水平,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建设人才强国服务。

中国人才研究会会长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副部长 何宪

2017年3月

序言

“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需人才。没有人才,一切都无从谈起。“要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广开进贤之路,把各方面知识分子凝聚起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2017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政协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再次向世界传达了中国最高领导人的人才观。

人才——已成为新时期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头等大事,成为影响社会主义建设全局事业的工作,人才事业建设的重要性,已经深入到我国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建设的各个领域。因此,推动我国人才事业的进步与发展,不仅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各政府部门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各个领域关心与支持国家建设的各个社会团体、组织甚至个人的职责与义务。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是中组部授权的中国人才理论研究基地,自2008年以来,一直致力于我国人才事业的发展建设,先后出版了《中国留学发展报告》、《中国移民发展报告》等多部人才研究著作。同时积极向国家建言献策,其中一直呼吁提倡的“人才签证”、调整“人才绿卡”门槛和标准以及外籍留学来华就业等相关人才政策,已经在中央和各个地方落地实施。作为中国民间智库,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不仅积极从事人才理论的研究和推动工作,同时更注重人才交流平台的建设,以期待让来自国内外更多的人才领域的研究专家、政策的制定者、用人主体以及人才本身之间拥有更多的交流机会。

2016年1月,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中国与全球化智库成功举办了“中国人才50人圆桌论坛”,为国内的从事人才工作和关心人才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搭建了平台,在学术研究、企业人才与公共政策之间架起沟通桥梁。同年12月,我们又在成都举办了第二届“中国人才50人圆桌论坛”。在两次论坛中,我们聚集国内资深专家学者共同分享智慧,就我国目前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如何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会后,在征得各位专家同意基础上,我们决定推出《著名专家论人才创新——中国人才50人圆桌论坛论文集》,通过将国内具有影响力的人才专家的研究成果系统介绍给政府决策部门、人才研究者、用人单位、社会大众等利益相关方,在更大范围内为我国人才研究和政府决策部门提供重要的参考。

本书分为上篇和下篇两大部分。其中,上篇的内容是根据各位人才专家在2016年举办的第一届和第二届“中国人才50人圆桌论坛”上的专题发言整理而成,从不同层面对国家最新的人才政策以及社会热点进行探讨,为人才体制机制创新以及人才强国等战略提供智力支持。下篇的内容主要是根据人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热点,向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约稿而形成的名为“人才专家共话人才创新”的论文集,内容涉及人才理论创新、人才政策分析、人才培养开发、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国际化以及人才思想建设、人才安全等,观点新颖、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在深化改革的大好时代,我国人才事业的发展面临新机遇。中国的人才事业的提升离不开各位杰出人才专家的贡献。本书的出版正是专家们集体智慧的结晶,在此向各位深表感谢。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未来的时代,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将会一如既往的践行“以世界之智慧、谏言之中国”的理念,履行社会智库对我国人才事业发展进步的责任担当。

相信经过大家共同的努力,我国人才事业会得到更好发展进步,为国家引才用才提供更好地支撑,为实现人才强国发挥积极的影响。

是为序。

国务院参事
CCG理事长兼主任 王辉耀博士
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
2017年3月24日

目录

上篇:百家争鸣,心系人才——中国人才50人圆桌论坛专家观点荟萃
一、第一届中国人才50人圆桌论坛
(一)中国人才研究会会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副部长何宪:切实把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落到实处
(二)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原副部长王晓初:人才研究领域需特别关注四个方面的问题 16
(三)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创立中国人才50人圆桌论坛的缘起 22
(四)中国人才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吴江:京津冀协同发展可以作为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示范 22
(五)中组部人才局原副巡视员胡建华:“十三五”规划的两点体会 23
(六)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振:全球科创中心战略愿景下如何建设上海人才生态系统 24
(七)国家行政学院国家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薄贵利:现代化建设需要全面发挥各级各类人才的作用 25
(八)全国工商联研究室主任林泽炎:人才培养的机制问题 26
(九)中国石油大学原党委书记郑其绪:强化“十三五”国家人才战略可以从六方面着手 27
(十)中国人才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王通讯:用大数据解决人才发现问题 28
(十一)上海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名誉所长沈荣华:人才工作创新发展需要突破三块“短板” 29
(十二)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原院长曾湘泉:推进人才战略规划评价机制 30
(十三)武汉工程大学原副校长桂昭明:人才创新驱动发展需要破除四个脱节,实现四个对接 32
(十四)中国政法大学原副校长马抗美:推动人才法制建设发展 33
(十五)北京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处长刘敏华:人才发展过程要处理好五个问题 34
(十六)中国海洋大学干部与人才研究基地主任薛永武:制定合理的人才战略,解决干部体制问题 35
(十七)西华大学党委书记边慧敏:高校人才引进和发展的经验介绍 36
(十八)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引才要重视需求匹配,重视人才价值,建立合理的制度框架 36
(十九)上海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名誉所长沈荣华:提升人才国际竞争力,推进中国国际人才中心建设 37
(二十)中国社会科学院人事教育局局长张冠梓:从三个方面理解如何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比较优势 39
(二十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原院长杨河清:人才优势的建立需要重视人才的引进、使用和保护 40
(二十二)北京师范大学人才办主任杨红英:高校人才体制机制改革面临的两大问题 41
(二十三)法政集团董事长王广发:成功的创业者需具备战略思维,不断创新、转型 41
(二十四)中国国际技术智力合作公司原总经理王旭东:创业、创新环境下如何用好人才 42
(二十五)挪威国家石油公司中国区总裁陈新华:人才战略首先要提高全民的素质 43
(二十六)广东省东莞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陈顺娇:二线城市吸引人才的经验分享 43
(二十七)北京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处长刘敏华:中华民族的复兴需要人才的支持 45
(二十八)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人才研究所所长占德干:人才优先发展战略需要转化为全社会的意识 45
(二十九)青岛市外国专家局局长于炳波:青岛推进人才国际化的创新经验 46
(三十)中国继续教育协会副理事长贾忠杰:教育培训尚待完善 47
二、第二届中国人才50人圆桌论坛 48
(一)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原副部长王晓初:只有走中国自己的路,才能实现中国梦 49
(二)中国人才研究会会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副部长何宪:加强理论实践研究,推动四川人才发展 51
(三)武汉工程大学原副校长桂昭明:创新驱动发展需要人才聚集与融合 53
(四)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领导人才专业委员会会长、原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引进外国人才,扩大对外开放 54
(五)南洋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院院长刘宏:完善高校人才引进和评估机制,充分激励人才作用 56
(六)西南财经大学史代敏副校长史代敏:解决西部高校人才发展困境,促进西部高端人才发展 57
(七)上海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研究员,人力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汪怿: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的创新与发展 58
(八)河海大学文天人力资源研究院院长赵永乐:构建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 59
(九)西南财经大学党委书记赵德武:强化理念共识,创新人才引才机制 60
(十)中组部原副巡视员,中国国际人才专业委员会副会长胡建华:扫清人才治理障碍,树立长远人才意识 61
(十一)四川省广安市市委书记侯晓春:四川发展的人才需求和人才观念 62
(十二)四川经信委彩巾协调与融资担保处处长李强:人才和产业融合是重点 64
(十三)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战略研究室主任高书国:把握教育战略规划,布局西部教育格局 64
(十四)西南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大学国际化评价研究中心主任闫月勤:高等院校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有待提高 65
(十五)海云天投资控股集团董事长游忠惠:为国内引进高端人才,为国家教育信息化努力 66
(十六)四川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委常委副厅长张光伟:完善人才制度,加强人才工作 67
(十七)中国人才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韦智敏:感受、感恩、希望 68
(十八)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唐兴霖:做好人才引进工作,优化学科布局 69
(十九)四川天府新区管理委员会政策法规部部长黄玖辉:关于四川人才建设的几点建议 70
下篇:人才专家共话人才创新 71
(一)抓住美国移民收紧机遇,更加开放国际人才政策 73
(二)京津冀人才发展一体化的战略构想 88
(三)关于新世纪人才创新的创新 95
(四)推进人才与经济的“深度融合” 108
(五)推进人才国际化:人才优先发展的新课题 117
(六)论人才高地建设战略 132
(七)直击体制机制痛点 破解人才发展难点 143
(八)青岛吸引国际人才助推城市国际化发展的实践 152
(九)海外高校的人才战略及其启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个案分析 160
(十)权力、能力、魅力——论人才安全的实现 174
(十一)新时期人才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理论逻辑与路径选择 184
(十二)完善创新创业人才评价激励机制 195
(十三)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 201
(十四)推进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发展 210
(十五)双创环境下的人才建设问题 217
(十六)人才开发的哲学维度 221
(十七)我国人才制度体系与全球竞争力提升 232
(十八)西部高校高端人才发展困境及思考 240
(十九)人才工作创新发展需突破的“三块短板” 246
后记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