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科会”海外华侨华人创新发展论坛举办,聚焦华侨华人创新与“新华商”发展

2018年9月12日

海外华侨华人创新发展论坛

  2018年9月10日,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西南财经大学、全球化智库(CCG)主办、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承办的第十七届中国西部海外高新科技人才洽谈会(以下简称“海科会”)“海外华侨华人创新发展论坛”成功举办。省外事侨务办二级巡视员陈志孔致辞,CCG主任、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辉耀发表主旨演讲。四川省外事侨务办领导、省科技厅领导、“海科杯”参赛者、专家学者和华人华侨代表等近二十位嘉宾围绕华侨华人新时代的新作为、华侨华人与创新创业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

  “过去40年,海外华侨华人将世界带进中国,未来40年,他们将继续为中国走向世界贡献力量。”CCG主任、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辉耀在论坛主旨演讲中表示,数量高达6000万的海外华侨华人是中国的一个独特资源,对中国经济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海外华侨华人不仅为中国引进了资金,还带来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动经济增长与出口、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与增加就业等,是连接中国与世界最天然的“粘合剂”。王辉耀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侨资是中国引进外资的主体,侨港澳企业约占中国外资企业总数的70%,投资约占中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60%以上。”

  近年来,中国积极出台吸引国际人才的系列举措,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回流”呈明显态势。王辉耀对此表示,海外华侨华人是新时期中国“引智”的重要来源。近年来,广大华侨华人投资的方向从传统的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比如高科技行业中的互联网、风险投资、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很多新兴领域,都是新一代的侨商关注的重点领域,“新华商”是助力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

  关于四川的海外人才引智环境,王辉耀表示,四川的硬件设施不断完善,工业集群正在呈现,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都是海外华侨华人创新创业的良好载体,希望四川能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实现从招商引资向招才引智的真正转变。“四川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高地,特别是成都拥有两大国际机场等独特的硬件优势,越来越多地吸引着海外华侨华人来投资兴业。”

  本次海外华侨华人创新发展论坛是“海科会”的专项活动,设立了“华侨华人在新时代的新作为”和“华侨华人与创新创业”两场圆桌论坛,旨在深度探讨新时期海外华侨华人的人才优势,建言如何吸引海外英才创新创业、共享西部发展机遇。研讨嘉宾包括国家行政学院国家战略研究中心原主任、宁波大学战略科学研究院院长薄贵利,国务院侨办专家咨询委员、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国福,四川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文化交流顾问申再望,西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美国西方学院终身教授尹晓煌,上海市华侨历史学会会长、上海市侨联原副主席张癸,外联出国董事长何梅,四川省外事侨务办公室原副主任谭欣,麦可思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王伯庆,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振和中国华人华侨历史研究所副所长张秀明。CCG副主任兼秘书长苗绿,西南财经大学博士生导师、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助理、CCG执行秘书长李卫锋和CCG“一带一路”研究院副院长肖慧琳分别担任论坛主持。

  本届“海科会”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九三学社中央联合主办,以“创新引领·万侨汇智”为主题,吸引了包括5名诺贝尔奖获得者、18名海内外院士、148个海外创新团队在内的约800名中外嘉宾参会。全国政协副主席邵鸿,国务院侨办主任许又声,四川省省长尹力等领导出席了海科会开幕式。

【专家观点】

新时期海外华侨华人的创新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