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王辉耀:WTO的历史困局与变革之路

2018年10月17日

 

本文为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评论文章,文章刊发于2018年9月24日《 参考消息》

  世贸组织(WTO)作为现有国际经贸体系中的“元老”之一,自1995年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脱身而出到现在已有23年。被称为“经济联合国”的世贸组织涵盖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以及知识产权贸易。在过去20多年里, 对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主导推动力。但近十多年来,随着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分歧加大、多哈回合的谈判受阻,WTO发展进入一个停滞期。尤其是美国新政府上台后,面对WTO谈判僵局,美国采取了消极的态度,逐渐放弃多边谈判转而依靠双边谈判解决经贸问题。美国总统特朗普更是经常威胁要退出WTO。这一在二战后确立的以消除贸易障碍、倡导自由贸易为指导精神的全球贸易体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不仅如此,除了无法推进新的谈判进程,目前其现有的争端解决机制也面临严重挑战,中美贸易争端本可以在WTO的框架内通过谈判、申诉等方式解决。但近期愈演愈烈的中美经贸冲突清楚地说明了WTO这一重要功能也已经无法有效运转了。

  除了上述固定进程发展受阻之外,面对近年来新的世界经济形势,WTO也未能够有效跟进。它忽略了当今世界如火如荼发展的数字经济。由于仅仅关注货物贸易和关税等传统贸易问题,进而未能够将信息、数字化等代表的新兴议题纳入到贸易框架中。显然WTO在与时俱进上依然落后于全球经济发展的现实。

  尽管WTO目前遇到了一系列问题,但我们看到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没有想完全抛弃这一体系而重新另起炉灶。即使强硬如美国总统特朗普也是屡次威胁而未见其真正将“退群”付诸实施,这更多是特式“交易艺术”的体现。除了目前的WTO的原则和框架仍然被全球认同外,WTO本身在历史和当下的作用还没有任何机构能够替代。WTO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世界贸易的发展、全球多边贸易机制的正常运营仍需要它来继续发挥作用。

  那么未来WTO改革的出路在何方,我们试着从宏观的原则层面和微观的技术层面提一些看法和建议。

  首先,WTO要重申其基本规则与精神,既倡导市场开放和公平贸易来实现商品的自由流通。当前WTO面临最迫切的一个挑战是成员国大搞单边主义,不再遵守WTO基本规则。美国更是经常以“国家安全”为由大搞贸易威胁和关税战。严重损害了WTO的威信和凝聚力。

  其次,中国可以加快从政府采购协议(GPA)观察国转为成员国。进一步发挥作为贸易大国对世界经济的作用,更大程度地践行入世的承诺。在今年的博鳌论坛上中国领导人前所未有的给出了进一步扩大中国开放大门的具体政策细节,这表明了中国将以前所未有地力度来推动自由贸易这一世贸组织的精神。

  第三,在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层面上,当务之急是打破大法官遴选程序的僵局。由于美国一直阻挠新法官的任命,目前WTO的贸易争端裁决机制基本处于瘫痪状态。另外,一些裁决超出WTO现有规则的范围、陈述与裁决的篇幅过多、案件审理时间过长等问题也给解决贸易争端带来了很多问题。比如2002年,小布什政府对钢铁进口关税上调,欧盟、日本、韩国、俄罗斯联手申诉到WTO,美国最终败诉,且小布什也宣布取消钢铁税,但这场诉讼花费了2年多的时间,美国的涉案钢企则因此实现了扭亏为盈。

  第四,WTO的“完全协商一致”原则需要改进程序,可以用诸边协议来代替多边协议,以提高谈判效率和执行力度。当前由于各个成员国之间的诉求差距不断拉大,而且谈判也已经到了触及“核心和敏感利益”阶段。尤其是发达与发展中国家间就农业问题、服务贸易问题、知识产权技术转让等问题的矛盾日益尖锐化,原来需要成员国一致通过的方式很容易会导致一个僵局出现。

  为此,可以把一些区域性谈判的方式,包括TPP、RCEP等一些规则纳入其中,WTO未来应对“协商一致”的原则进行改革,可以用多种谈判方式进行,如双边、多边、诸边谈判的方式,以增强WTO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吸引力。

  第五,各国要尽量将美国限定在WTO的框架之内。WTO的体系对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各国都是有益的。如果美国单独退出这个体系,放弃多边贸易谈判的转而寻求双边谈判,那么短时间内美国将失去与世界上100多个贸易成员国给予的最惠国待遇。目前与美国有双边自由贸易协议(FTA)的只有14个国家,而且这些国家还不包括一些美国大的贸易伙伴比如欧盟、日本和中国。因此美国也不会轻易退出。

  此外,WTO改革需要有明确的改革时间表与团队,并需要有相关的配套测试和标准来检验。为更好地推动WTO的改革进程,WTO各成员采取更加开放性和鼓励性的态度对待改革。

  同时由于成员国数量众多并时常很难达成共识,应由代表发达国家和代表发展中国家声音的关键成员率先在一些关键领域达成共识。在改革时,G20等机制可以成为初步讨论WTO改革的平台,目前,美国不满WTO,可以推动欧盟、日本先行谈判。

  最后,WTO改革应当对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的诉求与承受能力,努力寻求分歧双方的共赢点。WTO的改革中,技术转移将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在发达国家的科技已经发展得很成熟,也已实现了利益制度化,但发展中国家想要进入这一领域存在很多困难。而发展中国家对农业补贴、国家安全等问题也十分关注。双方需要有渐进变革的耐心以及共赢思维,避免极端化和零和博弈。

  一直以来,中国既是WTO的坚定维护者也是其受益者。加入世贸组织的17年来,中国积极践行自由贸易理念,全面履行加入承诺,大幅开放市场,实现中外间的互利共赢。未来,中国将继续履行一个成员国的责任, 坚定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全面参与世贸组织各项改革工作,在不断扩大本国开放基础上,推进WTO多边贸易体系更多地造福全人类,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选自《参考消息》,2018年9月24日

 

关键词 王辉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