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G联合主办2018年中关村论坛:吸引国际性人才,打造创新型城市
2018年11月7日2018年11月2-3日, 2018年度中关村论坛之创新人才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此次论坛由中关村发展集团、盛景嘉成主办,由全球化智库(CCG)、中关村企业家顾问委员会、中关村产业技术联盟联合会联合主办。以“全球化创新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来自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家、企业家和投资人等分享了全球科技创新的经验和智慧,探讨了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战略。
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所长斯特凡·黑尔(Stefan W.Hell),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小米科技公司董事长雷军,大英帝国司令勋章获得者、英国皇家工程学院院士、恩智浦半导体公司董事长、前英国电信首席执行官彼得·邦菲尔德爵士(Sir Peter Bonfield),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等来自各界的嘉宾出席了论坛。
11月2日,由 CCG联合主办的“全球化创新与人才战略”为主题的分论坛举行。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副部长王晓初首先致辞介绍了中关村的发展历程。他表示,人才因素是中关村30年来飞速发展的关键,目前中国的发展正在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而创新驱动实质上就是人才驱动。王晓初先生指出要改善中国人才队伍结构性短缺矛盾的关键就是要改革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他认为中关村的人才工作在过去30年都坚持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未来将会进一步扩大人才开放,充分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人才资源,完善更加开放、更加灵活的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机制。
研讨环节,上海纽约大学常务副校长、教授杰弗里·雷蒙(Jeffrey S. Lehman)认为建设中外合作的大学对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并在会上提出一些在培养创新和促进创造力发展方面的建议。
杜克昆山大学常务副校长、教授丹尼斯·西蒙(Denis Simon)则介绍了杜克昆山大学混合制的教育方式,旨在培养全方面发展型人才。
英国巴斯大学商学院终身副教授、跨学科合作主任秦斐则分享了他关于高科技人力资本发展的观察与思考,介绍了人才国际间流动产生的积极作用,以及人力资本的外溢性、人才的聚集和交互。
中国政法大学原副校长马抗美
国际猎头协会亚太区总经理Patrick Rooney
随后,几位嘉宾还就人才国际化和创新人才发展机制进行了深度研讨,中国政法大学原副校长马抗美和国际猎头协会亚太区总经理Patrick Rooney也参与了交流。研讨由CCG“一带一路”研究院副院长肖慧琳主持。
在两天的论坛会上,来自各界的参会嘉宾就不同的主题发表了演讲。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所长斯特凡·黑尔(Stefan W.Hell)博士就以《我的发现和创新之路》为题分享了他的科技研究创新历程。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小米科技公司董事长雷军则以企业家的角度分享了他关于“中关村企业的全球创新之路”的理解与智慧。国际科技园协会 (IASP)总干事路易斯·米格尔·桑斯·伊莱斯(Luis Miguel Sanz Irles)从国际组织的角度讲述了世界各地的科技园区国际化因素的重要性。北京海淀区委书记于军基于对中关村的寄予,以《“四次创业”:中关村科学城的新使命》为题做了演讲……
此外,参会嘉宾还就“中关村企业家畅想未来”、“新科技革命与创新城市的打造”、“科技创新生态的发展趋势”、 “人才国际化与创新人才发展机制”及“挑战与战略–产业创新技术转移与知识产权国际合作”等话题展开了交流, 为促进中关村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技中心和创新高地,为建设创新国家和科技强国做出更大的贡献建言。
2018中关村论坛闭幕论坛的主题是“中国科技园区三十年与面向未来的创新城市”,旨在回顾中国科技园区三十年发展,借鉴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经验,展望创新发展的未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闫傲霜、科技部党组成员夏鸣九,出席论坛并致辞。论坛由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张志宏主持。国际科技园协会总干事路易斯·米格尔·桑斯·伊莱斯(Luis Miguel Sanz Irles),大英帝国司令勋章获得者、英国前董事协会主席芭芭拉·贾琦(Barbara Judge),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参事王辉耀,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许强,中关村管委会主任翟立新,海淀区区长戴彬彬等分别做主旨演讲。在对话环节,中关村几代企业共聚一堂,共同畅想创新发展的未来;中外科技园区代表热议新科技革命与创新城市。
CCG理事长王辉耀博士在闭幕论坛上以“国际性人才与面向未来的创新城市”为主题发表了演讲。 他首先介绍了国际人才的全球图景与中国人才发展的演变。他表示,未来的城镇化、城市创新需要大量的国际人才,需要更多的国际人才来中国创新。国际移民局的成立向全世界发出中国欢迎国际人才的信号,目的是希望像其他国家一样要吸引全世界的人才到中国来。此外,王辉耀博士认为创造全球创新高地下一步就是要参与到国际人才的治理,打造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他建议为吸引更多国际人才,应进一步放宽中国永久居留的条件并改变绿卡政策。【详情……】
中关村论坛创办于2007年,是科技创新领域高层次国际性会议,论坛的永久主题是“创新与发展”。论坛目的是通过密切关注全球高科技产业发展领域、创新创业领域热点,引导国际高端要素,搭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为加快推进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提供支撑。
中关村论坛伴随着中关村的发展,也在不断成长,迄今举办了九届,2018年是第十届。本届论坛邀请了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以色列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企业家、投资人、科学家参与交流探讨,并于会上发布了《中关村指数》和《中关村发展集团创新生态集成服务转型发展战略》两项重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