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G发布《2018中国国际学校蓝皮书》| 中国国际学校如何走好“国际教育本土化”之路

1

从粗放发展到精耕细作:中国国际学校发展进入“新时代”

  中国国际学校的诞生与发展,既是时代的需求所致,又倚赖于教育工作者的辛勤耕耘,以及家长、学生的信任,是中国教育对外开放过程中值得珍视的重要成果。中国国际学校在“国际教育本土化”上成就表现在诸多方面,从此次调查来看,家长、教师和学生们认为国际学校培养了一大批能力出众、活跃在国内外舞台上的国际化人才,满足了一些家长在子女教育上个性化的需求;在引进国外教材的同时,积极接纳、开发符合中国国情的国家教材、校本教材,并不断探索中国学生能够接受的教学方式;聚集了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国际教育经验、敢于开拓的本土和国外教师,为他们提供了交流和实验的平台;还为国内教育同行提供了不少可借鉴的经验。

  一个新事物的诞生,总要经受无数次洗礼,更何况是在这样一个“全球化”思潮急剧动荡的时代。走在“国际教育本土化”前线的中国国际学校,难免会出现种种问题,呈现“粗放型发展”态势。从调查来看,《民促法实施条例草案》(送审稿)的出台和近期开展的中小学教材排查得到了多数家长的理解。研究团队相信接下来的改革,将是促进中国国际学校转向“精耕细作”模式的催化剂。对于中国国际学校来说,未来一段时间将是大浪淘沙、整体质量全面提升的时代。

2

改革原点:“国际性”与“本土性”素养兼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国际教育本土化”问题,从根本上说,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的答案,应成为一切改革的原点。从调查结果来看,子女“国际性”的养成仍是家长的主要期望和选择国际学校的首要动机。“国际性”不仅指具备多元文化体验、国际视野,也表现为具备竞争力、适应世界变化的能力。与此同时,约1/3的家长认为认同、传承与弘扬本民族文化的能力是其对子女的主要期望之一,另外,大部分家长都赞同“国际教育本土化”有利于多元文化下本民族振兴,实现“中国梦”。这说明,即使选择国际学校,家长对于其子女“本土性”的养成仍十分重视。这样一来,“国际教育本土化”的路子就具备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但是,若要做到两者兼顾,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自信。树立文化自信,了解本土文化、包容国外事物固然重要,但正如受访教师所述,最关键的当属“判断的能力”或“批判性思维”。因为,不管是在怎样的时代,不管身在何地,在文化不断交汇的未来,学生终有一天要自己做出判断。对于有出国读书打算的国际学校学生来说,在走出国门之前学会判断尤为重要。在问卷调查中,有约1/5的家长将“批判性思维”作为子女应养成的最重要的素养之一。访谈中也发现,国际学校教师在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选择中,也紧紧围绕“批判性思维”,试图把判断的能力交到学生手中。但是,如受访教师所建议的那样,应充分考虑学生个人发展情况,将批判性思维的锻炼作为高年级学段的重点教学任务。

3

加大力度开发“中外结合”的课程组合,构建更有针对性的课程评审方案

  针对《民促法实施条例草案》(送审稿)的发布和近期开展的中小学教材排查,本次调查显示,60%左右的家长表示理解,认为这些改革将有助于提升教材质量、让民办教育行业更加规范,让教学更符合教育理念。这说明,当前改革能够获得一大部分学生家长的支持。但必须指出的是,家长们对于改革的效果还存在很多担忧,如同样有超过60%的家长担心可能会影响子女被海外学校录取,降低国际学校的性价比,影响教材中的多元文化内容的吸引力等等。

  事实上,据被访教师反映,很多国际学校一直在做“中西结合”课程的尝试,特别是在义务教育阶段。调查中也显示,除去约18%的家长不清楚子女的课程类型外,有约15%的国际学校学生在修习国家课程。在国家强调教育主权的背景下,可以进一步加大“中西结合”课程组合模式的开发力度。要达到这一目的,一方面,一线教师与教育研究者应加强国家课程标准与国际课程标准的对标研究,开发符合学生需求和国家需求的衍生课程。另一方面,建议教育主管部门组织有关专家,为国家课程标准设立多样化的实施方案,特别是针对有国际教育需求的学生设立实施方案,以使课程评审更有针对性。

4

促进中外籍教师间的交流,出台中国国际学校教师资格认证机制

  本次调查显示,家长对于在中国国际学校执教的外籍教师普遍评价较高,认为他们能够带来更优质的国际教育,开拓学生国际视野,提高学生外语能力,提供更灵活多元的教学与管理方式,提高孩子的多元文化包容和适应力,但是也有超过60%的家长担心外籍教师比例过高会影响孩子的国家与民族认同感,超过70%的家长认为外籍管理者、教师和教工的流动性高,不利于学生学习的连贯性。由此可见,家长认为中籍教师与外籍教师对于国际学校“国际教育本土化”之路同样重要,纯外籍教师或高外籍教师的配比不一定符合家长期待。

  从被访中籍教师反映的情况来看,外籍教师在教学中虽然常用国外素材,但并非简单的灌输知识,而是特别重视对学生思维逻辑的训练,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阐释问题,这一点特别值得中籍教师学习。此外,一些外籍教师还利用自身多年积累的国际教育网络,为学校拓展国际教育资源。不过,中籍教师也提到,外籍教师教学方法虽然更加开放、活跃,但中国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效率和对于学生学习专注度、坚持的品格、战胜挫折能力和知识基础扎实度的培养上更胜一筹,这对于低幼学段的学生十分重要。因此,建议学校管理者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积极促进中外教师间相互学习、交流,打磨出一套更适合中国学生的国际教育教学方法。

  伴随着《民促法实施条例草案》的出台和相关教材审核的改革,这样一套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将成为上述改革能否真正落地的关键。当前,对于国际学校教师资格的认定通常以是否具备国外某项证书为准,为提高中国国际学校教师的整体水平,保证“国际教育本土化”道路的顺利进行,建议教育主管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出台中国国际学校教师资格认证标准,作为现行国际学校教师资质证明的补充。为保证国家标准的顺利推行,教育主管部门可与国际学校联合,对达到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双重资质的教师进行表彰、给予一定的职级评定或物质奖励。

5

设置试验区,逐步推进各项改革

  本调查显示,《民促法实施条例草案》(送审稿)的发布和近期开展的中小学教材排查引起了一些家长的担忧,例如,担心教师的教学能力无法在短时间适应教材改革,以及学生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教材改革。由于这些担忧,仅有约40%的家长表示将继续在本校完成学业,另外约60%的家长要么持观望态度,要么计划转校,这必将对国际学校招生带来巨大挑战。此外,研究团队在出入境管理相关研究中发现,外籍教师流动问题常常牵涉多个管理部门,因此,国际学校课程改革可能是一项牵一发动全身的过程。

  鉴于这些顾虑,建议循序渐进的推动国际学校课程改革。如可考虑将某个地区设为试验区,尝试进行各项改革,观测其成效与挑战,加强针对相关挑战的研究,及时总结经验,再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在推广过程中,各地区也应根据自身发展状况进行调整。

转载或引用请注明选自全球化智库(CCG)与南南国际教育智库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18中国国际学校蓝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