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永图:坚守,中国企业全球化的曲折前进之路

2018年12月10日

理事简介

龙永图,CCG联席主席,原外经贸部副部长,原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




  2017年全球经济进入平稳复苏轨道,然而受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等影响,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出现大幅下降,2017年全球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同比下降23%,总额跌至1.43万亿美元。作为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一员,2017年中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出现十年来的首次下滑,从2016年全球对外投资排名的第二位下滑至第三位,全年对外投资总额为1201亿美元。面对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总额的下降,以及近年来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不断增多,特别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以来,中美贸易关系日益紧张,以致2018年3月开始,中美双方均对对方产品采取了反倾销措施,对相关商品提高关税,中美“贸易战”之声甚嚣尘上,最终搞得中美两国企业和民众人心惶惶,更引发了股市下跌,市场惊慌。一时质疑之声四起,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选择是否正确?中国对外贸易之路将走向何方?中国是否应该继续支持经济全球化?中国企业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是否还要“走出去”?如何“走出去”?


  现实的不明朗总是会给人们前进的信心带来丝丝疑虑,但看问题不应仅看当前和表面,而应关注整体发展历程和深层逻辑。2018年正值中国改革开放40年,也是中国加入WTO的成人之际,还是中国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五年历程节点,这样关键的年份,借CCG《中国企业全球化报告(2018)》推出之际,回顾总结中国企业全球化的四十年,客观理性分析今天的挑战与机遇,展望中国企业全球化的未来之路,是非常必要的。


  一、回顾:中国企业全球化的过去40年


  中国企业全球化必然需要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环节。新中国成立后至1978年的三十年间,中国企业也曾在海外开展一些投资活动,虽然当时的海外分支机构规模小、发展慢,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微弱萌芽却也为中国企业在改革开放后至今的40年发展进程提供了经验和基础。回望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事实上也是中国企业的兴衰历史,中国企业从墨守成规、蜗居一方到勇敢的走出国门再到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者和践行者,回顾中国企业全球化的峥嵘四十年,有助于更好地指导我们应对今天的挑战。


  第一,中国企业全球化的初步发展期。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宣布中国实施改革开放,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各种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相继出台,国内企业到海外投资办厂得到了初步发展。1979年国务院颁布了15项经济改革措施,其中第13项提出:“允许出国办企业”,使得中国企业走出去得到官方认可。从此,以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中国五矿进出口总公司、上海机械进出口公司等为代表的外贸公司凭借着建国初期的经验,和敢闯敢拼的精神开启了中国企业的全球化之路。直至1992年,中国各类企业已经在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4117家合资、独资和合作生产企业,总投资额达32.04亿美元。


  第二,中国企业全球化的调整发展期。1993年开始,中国决定实行经济结构调整,紧缩银根,让过热的经济实现软着陆,因此中国企业全球化的进程进入了结构调整和清理整顿阶段,也导致从1993年至新世纪初期,中国企业全球化的发展速度放缓。有数据显示,这一阶段,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为12.78亿美元,批准设立海外企业1500家左右。直接投资的范围则扩大到开发国外资源和制造加工业,此外还包括进出口贸易、工程承包、咨询服务等第三产业。当时环境下,世界经济全球化几乎成为世界各发达国家的共识,世界经济水平远高于我国跨国公司的发展水平,但看到了差距就看到了努力的方向。在总结这一阶段经验后,中国政府提出了要发展比较优势产业,更要重视有实力的国有企业走出去,以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全力支持中国企业在海外发展。


  第三,中国企业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期。新世纪到来,中国企业全球化的发展进程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而逐步加快,不仅是外国商品和资本快速流入中国,中国企业全球化也呈现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入世加快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融合的进程,不仅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但入世以来中国企业海外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在机遇方面,中国入世是全世界的巨大利好,使得全球开始享受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工厂所生产出来的价廉物美的产品,相当于中国正进行着一个“世界级别的扶贫工程”,入世18年,使国人开阔了眼界,解放了中国对外贸易的生产力,真正实现了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促发展的愿景。在挑战方面,在WTO规则的约束下,大部分国家都在向贸易自由的方向努力,但由于现行规则的不完善,贸易保护主义经常无孔不入,因此采取以WTO不直接冲突的各种保护措施,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贸易保护主义的普遍形态。中国企业在入世后,早期由于廉价劳动力红利而受到发达国家反倾销、反补贴的贸易保护手段调查,现阶段,随着中国科技实力增强,逐渐走向产业链顶端,发达国家又开始以技术壁垒、知识产权保护和绿色壁垒为理由对中国进行调查。尽管入世十八年间,中国企业全球化进程屡受挫折,但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对外投资来源国和第二大外国直接投资目的国,成果显而易见。


  二、博弈:中国企业全球化的现实纷争


  2018年3月,美国开始向中国频频出击,多次向中国各类出口产品加征关税,中美贸易关系成为热点话题,“中美贸易战”一触即发,但对于当前中美之间的贸易分析不可过分渲染和夸大,以“贸易战”命名只会给双方企业和民众带来恐慌,并会引起股价大跌。


  2001年中国入世后,中美之间打过很多所谓的“反倾销战”、“反补贴战”,但世界经济依旧向前发展,世界贸易也没有因此而止步,当前的贸易纷争是一个市场行为,是扩大化的贸易摩擦。2009年,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以中国轮胎扰乱美国市场为由,向中国输美轮胎连续三年分别加征55%、45%和35%的从价特别关税;2010年10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应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申请,对中国政府所制定的一系列新能源政策和措施开展301调查,最终中美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下进行磋商解决;2012年,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否决了中国三一重工的关联公司在美风电投资项目;2012年,美国众议院以国家安全为由禁止中国两家通讯设备制造商华为和中兴进入美国;2018年起,美国商务先后对中国铝箔、钢铁和污水管道配件分别加征106.09%、25%和109.95%的反倾销税。的确,美国对中国采取的贸易保护政策对中国企业全球化进程带来重大损失,特别是在特朗普上台以后,美国“不按套路出牌”的风格更使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时心惊胆战,但必须清楚认识到,对奉行“美国优先”政策的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政府而言,削减贸易赤字就是他的优先项,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就是在“意料之中”。


  诚然,对待贸易纷争的心态要理性,解决问题的手段也要慎重。削减贸易逆差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必须以市场化的方式来解决,采取行政化的方法或者强硬的贸易政策措施将欲速则不达。从当前中国采取的反制手段来看,我们的反应是很有节制的,说明我们想为今后一系列的贸易谈判留下更大的空间,这是处理中美经贸关系这样重大的国际经贸问题时需要把握的重要原则,不要因为一次贸易纠纷就动摇了对整个形势的判断,中美当前的贸易摩擦看成是美国对中国的战略发生了重大变化,那会导致后续的一系列误判。从全球产业链的布局来看,美国的消费者和中国产业链上下游的伙伴会站在中国一方,因此双方的谈判和回旋余地依旧很大。


  三、展望:中国企业全球化的未来之路


  改革开放40年、入世18年,中国企业随着时代的风帆破浪前行,成果丰硕。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7.79万亿元人民币,相较去年增长14.2%,世界贸易大国的地位岿然不动。尽管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进程中不畏挑战和艰险,成功抓住机遇和自身优势,已经成为世界贸易大国,但面对中国企业全球化的未来之路,依旧要谦虚谨慎,时刻保持危机感与紧迫感,不可沾沾自喜。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建设倡议,为中国企业全球化搭建新平台,为世界经济全球化提供新机遇。中国企业要走好“一带一路”,做好对外投资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与各国、各地区企业的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合作;中国企业要在“一带一路”沿线上承接为当地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项目,做好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民心工程,赢得当地民心,才能扩大中国企业的国际美誉度和影响力。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应在“一带一路”发展中找到自身的存在意义和角色,特别是要提升民营企业的社会参与感与社会责任感,使民营企业在整个社会和国家当中能够赢得尊重。而国有企业也应勇于承担起政局相对动乱、发展相对薄弱国家的重大项目承接,用于面对投资发展风险,承担好“一带一路”项目中的开路先锋。


  “一带一路”建设已经成为正在进行中的现实,也是中国企业全球化未来发展的关键机遇与平台。因此,CCG在本报告中特别关注了中国企业全球化在“一带一路”上的表现。总体来看,中国企业全球化的进程是历史趋势,不可倒退,不仅在“一带一路”建设框架下努力向前发展,还要在过去的发展历程中汲取经验,而非妄自菲薄,打退堂鼓。我们一定要坚持走改革开放的道路不动摇,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遵守世贸协定,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发展大势,让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中获得利润,也让世界分享中国改革开放的红利。正是在对中国企业全球化满怀希望、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积极支持的观点指引下,全球化智库(CCG)对2017年中国企业全球化的诸项成果、面临难题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从而撰写成报告。希望这本《中国企业全球化报告(2018)》能够为在曲折道路上前行的中国企业提供光明的指引。一时的挫折和摩擦并不能影响全局发展的正确方向,只有道路正确才能行远。


  全球化智库(CCG)主席


  龙永图


  2018年9月



文章出处:全球化智库(CCG)与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联合编写的企业国际化蓝皮书——《中国企业全球化报告(2018)》序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