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报] 推动签证改革,可从五个方面入手

2019年1月17日


  新发布的
《出入境游赤字加大,签证改革大有可为》认为,签证政策的开放创新是促进国家深入参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应从理念转变、签证改革、协作运营、统筹协调、加强宣传五个方面推动中国签证政策的开放创新,加深中国国际化和改革开放。




  第一,从证件管理向人口管理转变。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飞速发展,生物识别技术、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信用体系建立的背景下,传统证件的优势正逐渐消失,普通签证不断被免签、落地签和电子签替代。未来的证件管理将强调理念的转变与创新。需从发展理念上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与思维定式,追赶并引领时代潮流。


  第二,创新签证体系,建立自助申请平台。依托技术革新,签证管理便捷化逐渐成为主流方向,尤其是短期签证方面。应尽快实行签证体系改革,提升签证开放程度。在创新签证体系方面,根据国家的发展需要,对签证类别进行创新,扩大相关政策适用范围与效用,包括免签、过境免签、落地签、家庭旅游签等。如设立海南免签入境政策,对海南省59国免签政策进行升级;设立大湾区人才自由通关政策;扩大免签国家范围;对于长期以来有效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国家,可通过评估机制,放开更多单方面免签通道,增加单方面免签国家数量;根据区域特点进一步扩大政策覆盖范围,形成如同京津冀和江浙沪区域的过境免签区域联动机制;增加落地签适用范围;倡导并推动类似“APEC商务旅行卡”功能的“丝路旅行卡”;增加家庭旅游签等细化的签证类型;补充短期工作签、工作打工签等签证类别,采取配额制管理。建议依托电子信息技术、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技术等,建立中国签证申请的网络自助平台。支持在线填写个人信息、在线收费等,实现签证申请便利化,降低海外人工成本,提升管理水平。推动签证电子化发展,实现现代化签证申请流程。


  第三,引进社会力量建立并完善信息管理平台。目前,中国签证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建议政府充分利用本土科技企业的研发能力,开发具有全球领先水平甚至具有引领性的信息管理平台。


  第四,国家移民管理局可以更多地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管理制度上,建议在中国驻外使领馆设立移民官,初步形成具有闭合效应的移民管理体系,逐步建立具有主动识别、自动审核、全面防范的移民管理系统,为日后打造便捷、安全、智能的移民管理体系夯实基础。模式创新上,建议对国际上已经开展签证便利化、电子化的国家进行调研,学习其先进的管理思路和运营方式,统筹国内资源,启动中国签证自助申请系统的开发,逐步实现签证电子化发展。签证体系上,建议国家移民管理局协调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并推进国家免签评估政策体系建设,通过评估机制和外交机制进一步扩大免签体系。


  第五,推动来华旅游宣传工作的广泛合作机制,探索中国旅游企业更加深入地参与来华旅游宣传的方式方法。政府层面,进一步加强中国签证政策的宣传工作,特别是对免签政策、过境免签政策、旅行团有条件免签政策等创新力度较大的政策进行广泛宣传。市场层面,更多依托旅游企业和旅游产品进行宣传。行业协会(联盟)也是旅游宣传的重要力量。此外,还可以邀请不同区域、不同领域的国际知名人士或关键意见领袖担任中国旅游宣传形象大使,通过其名人效应,吸引更多国际游客来华。



文章选自《国际商报》,2019年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