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国际人才竞争策略,加强高校国际学生吸引力—CCG举办国际化高等教育圆桌研讨会

2019年12月17日

  2019年12月11日,全球化智库(CCG)、世界教育创新峰会(World Innovation Summit for Education , WISE)、国际教育协会(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IE)在CCG北京总部联合举办国际化高等教育圆桌研讨会并发布《全球人才竞争:吸引国际学生的国家战略比较》报告,探索国际化教育的前景及国际人才竞争战略的发展方向。

  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国际人才流动轨迹亦随之改变。中国作为新兴的留学生接待国,正在面临着发展高等教育及国际人才竞争力的挑战与机遇。如何把握国际变局中的机遇,加强对国际学生的吸引力,提高国际化教育实力是当务之急。

 

  在国际化高等教育圆桌研讨会上,与会嘉宾通过分析报告中包括国际学生的流动趋势及各国国际人才竞争策略等内容,就中国在国际高等教育现状、优势与劣势等话题展开深入研讨,为中国高质量高等教育的发展建言献策。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CCG特邀高级研究员周满生主持了本次研讨会。

 

中国要从教育大国转变为教育强国

 

  北京留学服务行业协会会长桑澎认为,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关键是需要引入更多的国际学生。中国大部分高校缺乏短期的学分制国际交换项目,并且在英语课程的设置上略有不足,因此中国对欧美等国际学生的吸引力并不强。

 

  对此,中央金融机构高级研修院前院长,外联出国集团荣誉顾问王博之指出,中外沟通还不够充分是中国的国际人才吸引力不够强的重要原因,完善中国的国际化教育可以提供中国与国际沟通的桥梁,而相关政策及策略需要根据留学生来源国与国家需求等因素发展多层次的、具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

 

  北京华大中科信息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CCG理事邢乃贵表示,中国的国际化高等教育政策需与时俱进,需要从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出发,将教育大国转变为教育强国,从而提升中国的综合国力。

现阶段来华留学生的需求日趋多样化

 

  关于国际学生来华学习的诉求,IIE东亚主任Paul Turner认为,现阶段来华留学生的需求日趋多样化。如今在华的国际学生不仅希望能在中国学习中国的优势技术如人工智能,还希望获得进一步在华工作和生活的机会。

 

  为了进一步了解国际学生诉求,清华大学教育学院高等教育部主任Hamish Coates认为建立数据库收集学生信息及感受是很好的办法。并且,关注现阶段来华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体验,改变国际学生称谓等策略可以进一步了解并提升未来的来华留学生体验。

吸引国际学生的创新策略:

完善配套的硬件与软件设施,加强对外宣传力度

  针对国际学生在华教育及生活条件,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刘宝存表示,北京师范大学的国际学生项目严格把控入学标准,关注来华留学生的教育质量。国内高校也需要提供与教育水平配套的生活设施来提高其国际学生吸引力。

 

  北京工业大学国际化战略校长顾问、中南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特聘教授杨长聚对此表示认同并指出,吸引国际学生来华就读不仅需要制定有效的政策,还需要营造有利于国际学生在中国学习与生活的社会氛围,提升国际学生的在华体验。

 

  中国教育报国际教育和留学版资深编辑张东就中外沟通问题指出,加大对外宣传的力度,讲好中国教育故事,塑造中国教育品牌才能更有效率地引入国际学生。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来华留学生办公室主任肖蕾对“加大对外宣传力度”的建议表示认同。她认为,中国的相关部门及机构可以建设更加规范的国家级申请平台和信息平台,以降低国际学生申请的费用、时间成本及精力成本。

 

  蔓藤教育中国区总经理李依静从中国学生在外留学工作及国际学生在华生活两方面指出,提升外宣力度十分重要。同时,国际教育不能过于依赖硬件设施,建设城市软实力,包括发展生态环境、医疗、教育等方面是吸引国际人才的关键。

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既是吸引国际学生的策略,也是加强中国教育实力的必经之路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CCG特邀高级研究员周满生表示,西方国家实行国际人才战略有四个动机,包括文化交流、经济创收、人才储蓄及综合实力的提升。国际化高等教育质量的发展需要结合本国动机。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唐科莉借鉴澳大利亚国际学生项目的发展,提出了一些结合数据化时代的建议: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充分利用大数据,研究留学生毕业后的动态,可以为国家高等教育的决策制定提供参考。

 

  针对吸引更多的研究性国际人才,WISE研究和内容开发经理Ahmed Baghdady表示,中外高校可以合作开展更多的短期学分制交换项目,且开展更多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联合研究可以更有效率地推动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和人才策略的实施。

 

  同时,从支持多样化国际人才的角度出发,北京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民办教育分会副会长马学雷表示,当前的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以吸引高端人才为主,而忽略了应用型人才。中国的相关部门应给予应用型大学更多支持,例如投入更多资金提高教学水平,以吸引更多的国际学生来华就读应用型大学。

 

  CCG研究部人才国际化组总监李庆强调了智库在推动高等教育政策创新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他总结道,通过借鉴欧美国家的现状,中国未来的国际化教育可以从健全法律、完善政策、规范市场、提升社会融合度、开放教育及提升教育质量等方面发展。

 

  最后,在媒体提问环节,与会嘉宾就如何定义全球化人才、如何制定引才战略等问题与媒体朋友展开了交流与讨论。与会嘉宾认为,全球化人才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掌握国际语言、了解国际文化及有能力开展国际合作。未来中国在制定引才战略时,应该重点考虑如何吸引能为自己所用的人才,以达到效益最大化。

  参与本次会议的嘉宾还有,亨瑞集团副总裁程勇,中国教育报原编委刘好光,北京当代英才教育科技发展中心总裁、CCG特邀研究员王鸿达和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汉学研究工作处王昕生等。

  CCG作为中国领先的国际化智库,自成立以来,持续致力于人才政策研究和创新, 在人才国际化、国际人才流动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次由CCG、WISE和IIE联合主办国际化高等教育圆桌研讨会并发布《全球人才竞争:吸引国际学生的国家战略比较》报告,会议就全球学生流动问题、以及传统的和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留学目的地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展开讨论,旨在为国际人才流动、国际化教育发展提供前瞻性的思考与建议,总结全球引才政策经验,为中国扩大人才引进、加强教育国际化、创新人才发展模式,提供建设性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