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国际化蓝皮书–中国企业国际化报告(2014)

出版机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王辉耀

发布时间:2014年10月

点击封面查看大图


序一:打造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升级版”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走过了不平凡的36年光辉历程。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推动下,特别是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提高,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提速,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自中国加入WTO以来,对外投资的年平均增长率高达36.5%。2013年,中国对外投资已突破千亿大关,截至2014年7月31日,中国对外投资存量达到7130.3亿美元。从投资规模、范围以及投资方式来看,中国的对外投资都取得了显著进步。

    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走出去”战略,是中国从经济发展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推动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空间、提高国际竞争力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实施“走出去”战略既可开拓国际新市场,扩大出口,又可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知名度与影响力,进而促进中国企业更深层次地参与到国际化经济合作中。

如果说,过去我国企业的国际化主要是通过引进外国投资,在中国本土与国外企业合作竞争,从而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那么在今天,我国企业已开始通过“走出去”,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充分开发利用国际资源与国际市场,从而打造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升级版”。我们高兴地看到,通过实践磨练,部分中国企业已经能够以全球视野,整合全球资源,参与甚至主导一些领域的全球价值链,逐渐成长为有核心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培养和打造更多的来自中国的跨国公司,将大大扩大和深化中国参与全球化的程度,从而使中国经济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流。

总之,加快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加快中国企业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经济现阶段的发展所必须的。大力推动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进程已刻不容缓。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扩大企业及个人对外投资,确立企业及个人对外投资主体地位,允许发挥自身优势到境外开展投资合作,允许自担风险到各国各地区自由承揽工程和劳务合作项目,允许创新方式走出去开展绿地投资、并购投资、证券投资、联合投资等。”这为中国企业和个人对外投资指明了发展方向。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部委也适时出台了鼓励对外投资的相关政策。目前,中国开始进入对外投资发展的高速增长时期,对外投资将迎来新的发展机会。从国际上看,在全球经济缓慢复苏的大背景下,新的技术合作与产业转移正在酝酿升级,世界各国对于中国资本的流入寄予厚望。对于拥有近4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中国而言,无论是从经济发展规律还是从国内国际经济的客观需要出发分析,中国对外投资都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以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必将开启历史的新纪元。

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对外投资存量差距明显。作为拥有全球五分之一人口、GDP占全球10%以上、外商直接投资净流入占全球15%的经济大国,对外投资存量仅占全球对外投资存量的2.4%。众所周知,世界经济强国无一不是对外投资大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对外投资与中国在世界的经济地位极不相称。在这一形势下,我们应更多学习国际上的在对外投资方面的成功经验,开展多领域、多维度的国际合作,为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借鉴。更重要的是中国政府需加快对海外投资的立法,加快目前正在进行的多边投资协定的谈判,为企业“出海”做好政策保护与扶持。研究机构、智库需加深对企业对外投资问题的研究,为更多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智力支持。毋庸置疑,中国企业通过对外投资,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打造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升级版”,需要多方合作,携手共同努力,不余遗力推进。

研究企业对外投资的相关问题对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和中国与全球化智库聚集了国内外在跨国投资领域具有新颖理念、成熟思想与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知名人士和企业家,在大量样本案例的基础上,研究团队以解决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实际问题为目的,对中国企业以对外投资为主的国际化进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中国企业国际化报告》即是该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

这份报告共分总报告、专题、区域、行业、企业等几个部分,既有大量的一手调查资料,又有丰富翔实的数据支撑,全面系统反映了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现状,深入分析了中国企业国际化面临的诸多问题,评价并总结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成功经验,并就企业国际化的常见风险提供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无疑,本报告对企业了解当前复杂的国际经济贸易形势,认识对外投资过程中的各种风险,提出了明确的建议,为企业更好地在海外参与国际化竞争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该报告在大量案例研究的基础上,还构建了“中国企业国际化评价体系”,将海外人才、海外市场、社会责任以及产业链并购整合等作为指标纳入了评价体系。评价体系也借鉴采用了当前其他机构通常运用的资产、绩效等国际化程度指标。

中国企业国际化评价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较强的创新性,比较充分地反映了企业在对外投资中实现国际化的质量、效果以及国际化的深度与广度。根据中国企业国际化评价体系的评价指标,对我国目前已开始较大规模走出去的企业进行了衡量评价,推荐并发布了中国企业国际化50强。这五十家企业国际化成效显著,其国际化的经验在不同方面颇具价值,值得借鉴。同时,研究团队还根据开创性及影响力等指标推选出了中国企业国际化新锐50强。这对于鼓励那些整体规模还不大,处于国际化起步阶段的企业积极“走出去”很有意义,这本身也就是一个创新。

当然,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企业国际化也是一个极其复杂且不断变化的过程,即便是对不少知名的专家学者有时都无法准确地把握。此外,报告中关于中国企业国际化评价的各项指标体系也将随着企业国际化的实践而不断完善与优化。鉴此,希望各界人士,特别是有实践经验的企业家提出宝贵意见,以待再版时做出改进。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咨询委员会主席
龙永图
2014年9月

序二:国际化是制造企业的必然趋势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信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卷涌而来,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改革开放的中国凭借巨大的市场潜力,积极参与到这场经济发展的变革中,且逐步踏入国际分工体系。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就了中国产品的价格优势,并使中国一跃成为“世界工厂”。这不仅扭转了世界对中国仅作为原材料和初级产品提供者的保守认知,更为促进中国对外贸易、拉动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由于中国科学研究的相对落后,企业研发能力有待发展,多数企业品牌、知名度很难推广,导致中国制造业在很多领域处于产业链的低端环节,难以创造高附加值产品与发达国家竞争。中国制造业面临高能耗带来的能源资源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是一个影响发展的障碍。

令人欣慰的是,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力度的加大、国内经济结构调整转型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国际化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更认识到要通过自我超越,才能走出去。

作为国内最大的汽车玻璃生产商,福耀集团也在几年前迈出了国际化的步伐。从2001年至今,福耀集团对外投资金额已达6亿美元,逐步完成对俄罗斯、美国等市场的布局。结合福耀集团国际化运营的实践,对于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我有如下几点体会:

首先,企业国际化战略要清晰。企业应从自身所处的行业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思考与判断,未来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全球范围内的行业发展趋势会怎样?企业需要怎样的国际化战略?什么时候国际化?通过什么方式国际化?以怎样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是并购还是新建投资?是战略投资还是财务投资?目的是什么要明确。

其次,要充分认清国际化所带来的挑战。企业国际化是理性的企业决策,既要增强对国际化经营意识,同时又要认识到中国企业目前在运营能力、管理水平、人才素质以及融资渠道等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存在的差距,强化风险意识,采取积极措施防范各种国际化道路上可能遭遇的风险。

第三,明确企业核心竞争优势。企业走向国际化,必须明确哪些自身存在比较优势,是产品、技术还是资本。

第四,要熟悉投资环境,包括当地的产业政策、市场环境、文化风俗等,具体体现还包括员工薪酬福利待遇、工会组织文化。

第五,制造业企业国际化,更要考虑产业链的整合、协同、配套、以及知识产权。

最后一点,也是我要重点强调的,走出去要入门随俗,市场经济突出的是公平与公正,作为企业我们要学会用公开透明为手段来证明我们的公正,同时要自觉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国际化的顺利推进离不开当地社会的支持。如何实现企业更好的融入当地社会,我认为可以通过譬如公益活动来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获得当地民众和政府的认同,积极地融入到当地。在海外市场上盈利的同时,为当地社会的发展贡献企业的力量,是一个企业在海外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诀窍。

毋庸置疑,中国企业进行国际化运营的时间还相对短暂,无论是国际化水平、工作效率,中国企业与西方企业间尚存在明显差距。国际化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各国国情千差万别,企业个体不尽相同,企业国际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对中国企业而言,我们应该加大对各国投资政策环境等领域的研究,加强国际化的风险防范研究,加强对中国国际化成功案例的研究,总结优秀企业成功的国际化经验,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发展而服务。中国与全球化智库联合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对中国企业国际化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出版了《中国企业国际化报告》,这对意欲走出去进行国际化运营的中国企业而言,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希望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的这项研究长期进行,真正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提供智力支持。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河仁慈善基金创办人、捐赠人
曹德旺
2014年10月

       摘要

总报告回顾了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对近年来全球市场直接投资的现状、发展趋势与特点进行了分析,介绍了中国近年对外投资的概况、特点、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中国企业国际化、提升企业国际化效率的建议措施。

专题篇邀请专家就企业国际化各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剖析探究,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议。《中国对外投资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崔明谟)分析了近年中国对外投资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走出去”战略与国际化人才》(王辉耀、苗绿)针对企业国际化人才短缺的现状及原因提出了加强本土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条建议;《中国企业“走出去”与“如何走”的双重布局》(王景烨、严渊)从国际化战略制定与核心竞争力构建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中国企业境外投资的国内审批现状及展望》(黄宁宁)分析了国内相关审批政策与规定;《中国企业国际化十大模式》(王辉耀、苗绿)总结了海尔等企业对外投资的成功经验;《善用“软实力”,减少“杀伤力”》(孙玉红)从东西方商业文化的差异三个方面分析了对外投资要注意跨国文化融合;《中国跨国经营及其政治性风险的越南案例》(梅新育)一文针对越南“打砸中资企业事件”提出了应对政治性风险的原则;《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遇到的挑战》(崔杰)认为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要加深对海外劳动力市场和当地法律法规的了解;《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融资问题探析》(陶景洲)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提出跨国并购融资的建议;《跨境并购中的反垄断与各国安全审查》(戴健民、邓志松)着重分析了跨境并购中可能会遇到的反垄断审查制度;《海外并购的整合挑战、应对框架及对策》(陈慧、王翔)提出了跨国并购后的整合策略;《从中德并购谈中国国企业的国际化之路》(刘毅鹏)从中德并购的收益与问题、并购驱动力两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区域篇根据中国对外投资的热点区域,邀请来自一线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与研究专家介绍了这些热点地区的投资政策与环境。《美国的投资政策与环境》(肖勇)特别提出,中国公司在美国必须合规经营,才可以规避投资陷阱;《澳大利亚投资政策与环境》(沈寒冰、梁欣亮、乔叻)认为,中国企业在澳洲投资遇到的最大问题来自于中西文化和法律环境的差异;《东盟的投资政策与环境》(李红、明月)认为,中国与东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加快深化,中国企业投资东盟具有更深广的市场前景与发展动力;《韩国投资政策与环境》(笪志刚、李扬)指出,企业在投资韩国时应注意土地、环境评估的、商业腐败和贿赂等问题;《非洲的投资政策与环境》(周振国)提出了企业到非洲需要关注五个方面的问题;《加拿大的投资政策与环境》(林小华、李佳明)认为加拿大的投资审批程序冗长是一个主要缺陷;《智利的投资政策与环境》(沈自新)介绍了智利有关外商投资的法律制度、税收体系以及中国企业在智利投资要注意的问题;《秘鲁矿业投资的政策与环境》(王洋)介绍了在秘鲁投资存在的诸多风险;《德国的投资政策与环境》(Rudolf Haas,Roland Maass)认为,德国市场开放,法制健全,是中国企业的理想投资地。

行业篇中的《中国能源资源行业对外投资分析》(周光)、《中国金融业国际化分析》(谢乐)、《IT通信技术业国际化分析》(唐昊)、《提升中国制造业“智造水平”的新逻辑–中国制造与德国制造的联姻》(范黎波、郎一罡)和《美国房地产市场投资》(初放)分别介绍了能源资源、金融、IT通讯、机构制造与在美国投资房地产的情况,并对各行业海外投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根据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存在的问题,对策篇《中国企业国际化问题及对策》(徐洪才、徐一览)从政府、企业与社会中介机构层面,集中提出了相关的措施建议。

企业篇《中国企业国际化案例》(宗庆生、方时波、张诗伟、施国敏、赵俊豪、李艳丽、扈娟、关博、刘燕军)解读了华为技术、海尔、复星、联想等企业的国际化案例。《中国企业国际化评价》(王辉耀、曹佳洁)建构了中国企业国际化评价体系,并根据这一体系,推荐了中国企业国际化50强。同时该部分还推荐了中国企业国际化新锐50强、海外上市企业50强、海外并购10强、国际化绩效10等企业名单。

附录部分,我们汇选了中国与全球化智库收集统计的对外投资事件,同时把近两年的海外上市企业名单附在了后面,希望对读者了解中国企业国际化有帮助。

 

      目录

序 开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新纪元

BⅠ  总报告
B1. 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趋势

BⅡ  专题篇
B2. 中国对外投资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B3.“走出去”战略与国际化人才
B4. 中国企业“走出去”与“如何走”的双重布局
B5.中国企业境外投资的国内审批现状及展望
B6. 中国企业国际化十大模式
B7. 善用“软实力”,减少“杀伤力”–直面中国企业国际化中的文化差异挑战
B8.中国跨国经营及其政治性风险的越南案例
B9.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融资问题探析
B10.跨境并购中东道国的反垄断与国家安全审查
B11.海外并购的整合挑战、应对框架及对策
B12.从中德并购谈中国国企业的国际化之路
B13.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遇到的挑战

BⅢ  区域篇
B14.美国的投资政策与环境
B15.澳大利亚的投资政策与环境
B16.东盟的投资政策与环境
B17.韩国的投资政策与环境
B18.非洲的投资政策与环境
–从案例谈中国企业在非投资的法律风险防范
B19.加拿大的投资政策与环境
B20.智利的投资政策与环境
B21.秘鲁矿业投资的政策与环境

BⅣ  行业篇
B22.中国能源资源行业国际化分析
B23.中国金融业国际化分析
B24. IT通信技术业国际化分析
B25.美国房地产市场投资趋势和挑战
B26. 提升中国制造业“智造水平”的新逻辑–中国制造与德国制造的联姻

BⅤ 企业篇
B27.中国企业国际化评价
B28.中国企业国际化案例

BⅥ  对策篇
B29. 中国企业国际化问题及对策

BⅦ  附录
B30.中国企业“走出去”相关法律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