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G主任王辉耀:大数据在中国抗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1年1月28日

2021年1月28日,由国际知名智库MPI(移民政策研究所)的跨大西洋移民政策委员会和联合国国际移民署联合举办的“移民政策研究所流动和边境工作组首届高级别圆桌会议”在线上召开,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应邀参加研讨。会议主题为“流动与新冠疫情:构建疫情下稳定的人员流动和边境基础设施建设”,聚焦疫情背景下国际组织和各国移民官员在多领域的合作可能性,以实现跨界人员流动的有效协调,推动边境开放和人员流动回归正常。

大会共有三个议题,分别为:“如何在2021年重启人员流动”、“未来的新模式和新情况”以及“工作组未来的工作优先方向”。CCG主任王辉耀参与了第二个议题的研讨,与各国专家学者就“疫苗接种是否应该纳入边境管理”、“还有哪些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恢复安全可靠的人员流动”等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王辉耀博士表示,中国的边境管控政策随着国际人员流动的变化而更新,但考虑到中国的第三轮疫情以及世界范围内的变异病毒传播,中国仍会维持严格的边境管控,要求入境人员提供核酸及血清抗体阴性证明并按要求隔离”。中国是一个人口庞大的国家,随着经济的恢复,人员流动规模加大在所难免。为了能够有效防范疫情,中国采用大数据进行健康监测,效果显著。这有助于政府掌握疫情动态,一旦发现疫情,及时进行大范围核酸检测,以最快速度排除风险,控制疫情。除此之外,中国政府还积极推进疫苗免费接种以提升群体免疫力。最后,中国之所以能在应对这次疫情的过程中取得积极成果,都是因为政府有关部门、社会组织以及个人通力合作。国际社会也应在疫苗研发等领域开展合作以便更好地应对疫情。

参与会议研讨的嘉宾还有:欧盟委员会移民与家庭事务部申根及边境司政策官员Marco d’Ambrosio,移民政策研究所国际项目副主任Natalia Banulescu-Bogdan,移民政策研究所(欧洲)主任Hanne Beirens,移民政策研究所流动及边境工作组协调员、移民政策研究所国际计划及移民政策研究所(欧洲)研究主任Meghan Benton,美国国土安全部前国际事务副部长、美国海关及边境保护局前局长、美国国土安全部前边境事务特别代表、科文顿政策顾问Alan Bersin,加拿大公共安全部前副部长、加拿大枢密院总督叙利亚难民倡议前特别顾问、加拿大国际发展署副署长、加拿大边境服务局前执行副局长Malcolm Brown,国际移民组织总干事政策及战略特别顾问Elizabeth Collett, 墨西哥经济部前国际贸易副部长、德拉卡耶公司董事总经理兼联合创始人路易斯•德拉卡耶,澳大利亚驻美国大使馆内政部内部事务公使衔参赞、美洲地区主任Brendan Dowling,国际移民组织移民管理部主任Monica Goracci,移民政策研究所政策分析师Kate Hooper,荷兰公共安全与司法部国际移民副秘书长Daan Huisinga,荷兰公共安全与司法部国际移民高级顾问Nanda Kellij印度古鲁格拉姆SGT大学新倡议研究中心高级教授、主任,新德里尼赫鲁大学前经济学教授Binod Khadria,荷兰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安全政策高级经理、安全及环境副主任Hedzer Komduur,加拿大边境服务局局长John Ossowski,移民政策研究所跨大西洋高级官员、名誉主席,跨大西洋移民理事会召集人Demetrios G. Papademetriou,移民政策研究所所长Andrew Selee,英国边防部队前总干事,加拿大边境、公民和移民事务前负责人, Fortinus Global 董事总经理Tony Smith,美国国土安全部前边境、移民和贸易副部长、前危险防控及安全政策副部长,Holland & Knight LLP合伙人Seth Stodder,加拿大移民、难民及公民部副部长Catrina Tapley,跨大西洋移民理事会会员、前西班牙就业与社会保障部移民国务卿Anna Terrón i Cusí,欧洲理事会秘书处、内政部主任Raoul Ueberecken,美国智库Monument Advocacy创始人兼CEO、前美国国土安全部边境及交通安全司政策及规划助理秘书C. Stewart Verdery,跨大西洋移民理事会创始成员、联合国国际移民署总干事António Vitorino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