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G研究 | 国际理解教育的三重张力

“国际理解教育”理念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简称 UNESCO)于 1946 年在其成立后的第一次大会上正式提出的。彼时,刚刚结束不久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因此,人们希望通过教育达成各国、各文化之间的理解,以实现和平。

“国际理解教育”(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英文直译为“为了实现国际理解的教育”。那么,什么是“国际理解”呢?从现有文献来看,最早的定义来自 18 世纪爱尔兰诗人奥利弗·戈德史密斯(Oliver Goldsmith),他认为,“国际理解是一种感受(feeling),即一个人不仅感受自己是国家的一员,同时也是世界的一员”。

戈德史密斯的生活年代(1728-1774),恰恰是全球化进程从早期现代时期(1500-1750)到现代时期(1750-1970)的过渡阶段——在经历了海外贸易发展、跨洋奴隶贩运和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立后,民族国家间的相互依存日益加强,愈发密切——这为戈德史密斯萌发“双重身份”的感受提供了现实基础。UNESCO 前副总干事沃尔特·刘易斯(Walter H.C.Lewis)博士也曾尝试对“国际理解”进行定义,他提出,“国际理解是一种能力(ability),即人们能够批判而又客观地观察和评价彼此的行为,无论他们来自哪里或属于哪种民族文化(nationality of culture)”。与戈德史密斯的“感受说”相比,刘易斯的“能力说”更进一步,体现出其对于人们发挥能动性、改变现实状况的期盼。

至 于 为 什 么 需 要“ 国 际 理 解”, 印 度 甘 地 研 究 评 议 会 议 长 拉 达 克 里 希 南(N.Radhakrishnan)博士曾做出如下解释,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不谋而合。

曾经被海洋和大陆分割的世界今天在物理上是统一的,但是仍然存在怀疑和误解。对我们来说,重要的不是分开生活,而是一起生活。我们应该理解彼此的恐惧和焦虑、抱负和愿景。我们要杜绝种族灭绝、奴役或种族隔离,要为种族和谐而努力。无论是德国人、美国人还是俄罗斯人,本质上都是人类。我们不要忽视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让我们学会生活在一个世界共同体(World Community)中。

如果说“国际理解”是目的或愿景,那么“国际理解教育”就是手段。“国际理解教育”理念一经提出,就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支持。时至今日,国际理解教育实践已开展 70 余年。不过,虽然人们愿景相似,手段却各不相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姜英敏认为,国际理解教育经历了在全球层面、在各个国家、在不同时代的发展和变化,产生出四大理论分支:

一是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理解教育理论,以“全球公民”为培养目标,以“世界和平”为实施目的,强调文化间理解、人权、民主、和平、可持续发展等核心价值;

二 是 在 国 际 合 作 的 前 提 下, 来 自 区 域 性 国 际 组 织, 例 如 经 济 合 作 与 发 展 组 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简称 OECD)或部分国家间合作提出的国际理解教育理论,以培养“全球责任感”为目标,旨在解决全球化所带来的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以全球责任意识、区域合作意识为核心价值;

三是各国为提高国民的国际竞争力建构的国际理解教育理论,以扩展全球视野,提高国际沟通能力、外语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为教育目标;

四是各国为解决全球化所带来的国内问题而形成的国际理解教育理论,以促进国内各民族、多元价值和多种处境群体之间的和谐共生为目标,以民族教育、移民教育、海外子女教育等为内容。

国际理解教育的三重张力

纷繁复杂的各类理念相互影响、相互碰撞,构成了国际理解教育理念中的“三重张力”。一是培养“全球公民”和“合格国民”之间的张力。20 世纪 50 年代早期的国际理解教育一度被“全球公民教育”所代替,淡化了国家的教育主权,这对于中、日、韩等强调国家认同感教育的国家来说,是难以接受的。二是培养“全球竞争力”和“全球共生力”之间的张力。全球化的持续扩张一方面强化了市场竞争逻辑,使各国教育开始注重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另一方面,环境污染、国际难民等全球性挑战使各国意识到教育还必须使学生学会合作。三是“外向全球化”和“内向全球化”之间的张力,其焦点是全球化给本国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即“内向全球化”)是否属于国际理解教育关注的范畴。

 

 

 

国际理解教育三重张力的拉锯,使国际上一直没有达成有关“国际理解教育”的共识。在这三重张力中,“全球公民”“全球共生力”和“外向全球化”理念体现了全球化进程的要求,而与之相对应的“合格国民”“全球竞争力”和“内向全球化”关照的则是民族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的需求(见上图 )。所以,关于“国际理解教育”理念的争论本质上反映的是“民族国家”与“全球化”的张力,是民族国家应对全球化时代而不断调整和反思的结果。由于各国受全球化影响不同,因此“国际理解教育”理念必然要经历本土化的过程。

文章节选自由全球化智库(CCG)、北京王府公益基金会、南南国际教育智库研究院共同发布研究报告《新时代·再出发:国际理解教育行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