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观察 | 台山核电站如何被关注,应该怎么办?

中国广东省台山核电站最近成为外媒关注的话题。6月14日美国有线新闻网(CNN)以“美国正在评估中国核电站被曝光的泄漏情况(US assessing reported leak at Chinese nuclear power facility)”为标题,报道了台山核电站运营中可能发生泄漏的情况。

该报道称,台山核电站设备供应商、运营商法国法马通公司在6月3日向美国能源部申请技术豁免时“警告美国官员(台山)核反应堆正在泄漏受到核污染的气体”。

台山核电站的中方运营方中广核在2019年8月15日被美国政府列入“实体清单”,禁止向中广核出口美国技术和产品。台山核电站始建于2009年,2018年并网发电,其主要技术来源是法国电力集团(EDF)和法马通的EPR,其中含有部分美国技术,故而法方需要向美方申请技术授权或者技术豁免。这一点在CNN的首次报道中未提及。

在CNN作出独家报道后,全球媒体迅速跟进报道,引发了大量关于台山核电站的报道,甚至引发了距离台山仅有140多公里的香港特区的关注。

但是,CNN的“泄漏”报道并非事实,或者至少出现了严重的夸大其词。中广核通过官方渠道表示,目前台山核电站及周边环境指标正常。在今年4月9日中国核安全局官网上公布过关于这次事件的细节:“2021年4月5日,台山核电厂1号机处于满功率运行。11:45,营运单位按计划执行废气处理系统某段管线水封充水操作。初次水封充水后,水封未达预期效果;再次水封充水完成后,出现烟囱气体放射性排放剂量率高1报警。13:58:14,烟囱气体放射性剂量率降至高1报警阈值以下,事件结束。”

国家核安全局的结论是:“本次排放的惰性气体放射性总量占年排放限值的0.00044%。根据《国际核与辐射事件分级手册》,该运行事件被界定为0级事件。”

 

值得一提的是,台山核电站是全球第一座应用EPR的第三代核电站。受福岛核电站事故的影响,它与第二代核电技术的最大不同是增加了大量的安全冗余系统。但是EPR在全球的商用进展非常不顺利。法电集团2005年在芬兰建设的奥尔基卢奥托核电站、2007年在本国建设的弗拉芒维尔核电站都应用了EPR,但因为各种原因工期不断拖延,预计到2022年才能并网发电。另外一座应用EPR的核电站是著名的中法在英国合建的欣克利角C核电站。虽然该核电站已开始建设,但其间受到政治和经济影响,工期也出现了拖延,投资大量增加。在EPR核电站商用不断受阻的情况下,CNN的报道对中法两国的核电业务在舆论上制造了不利影响。事发之后,CNN虽然在跟踪报道中引用了中广核的官方回复,但却没有引用国家核安全局在4月的公开信息。

台山核电站报道是一次美国媒体通过设置媒体议程引导公众舆论的典型案例。它充分利用了受众对于“核安全”和“中国”两个关键话题的敏感来引发对新闻事件的关注。“议题设置”是西方媒体的长项。在这种情况下,仅仅依靠中广核一家的官方回应不足以改变整个报道给受众带来的影响。逃避话题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通常情况下需要正面应对,一方面要建立媒体应急反应机制,包括建立外媒舆情监督机制、中英文网络信息发布、社交媒体引导以及官方发布会,及时发现问题,才能迅速增加官方信息的输出;另外一方面,需要与多方外媒建立有效沟通渠道并确保渠道畅通,以此平衡外媒的报道,避免出现一家媒体独大,误导其余媒体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