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G研究 | 国际猎头与美国硅谷

硅谷是世界高科技的引擎,是全球科技园的典范,硅谷成长的关键因素在于这里持续吸引聚集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以在硅谷从事计算机与数学类工作、年龄在25~44岁的人才为例,有近74%的人才来自海外。而海外人才的集聚,可归因于猎头公司的广泛参与。

 

在硅谷,猎头公司的服务对象不仅包括成熟的大企业,更多的是帮助高技术创业型公司寻找人才,加速创业型企业的成立并进入正常运转。猎头公司打造的高效人力资源网络为硅谷的企业与个人及时提供信息,加速了人才的流动,推动了硅谷企业的加速成长。

 

首先,猎头公司为硅谷领军企业的董事会与管理层甄选顶级人才。20世纪50年代,硅谷里的高科技企业刚刚起步之时,猎头公司就开始帮助企业引进人才。随着企业对管理人才需求的快速增加,80年代中期,猎头行业的主要参与者比如海德思哲、史宾沙、亿康先达和罗盛咨询等都已在硅谷设立了办事处。截止2015年,国际猎头顾问协会(AESC)会员中包括海德思哲、罗盛咨询、史宾沙等在内的共9家猎头公司在硅谷地区设立了办事机构,为硅谷领军企业集聚顶尖人才。以罗盛咨询为例,2005年,在这家猎头公司的推荐下,马克·赫德(Mark Hurd)成为惠普CEO,在马克·赫德的领导下,惠普在2006年超越IBM,成为当时全球最大的IT企业。过去20多年来,包括罗盛咨询、史宾沙、亿康先达等在内的国际顶尖猎头公司一直在为硅谷企业的管理层和董事会甄选顶级人才,成为惠普、英特尔、甲骨文等硅谷众多领军企业背后的功臣。这些国际猎头公司对硅谷的意义并非只是猎头服务,它也促进了人际交往和信息传播,从而打造一个充满活力的人才市场。

国际猎头顾问协会会员在硅谷的分布情况
(截止到2015年年底)

资料来源:根据各大猎头公司网站资料整理

 

作为世界上现代猎头产业的发端国家,在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阿尔索斯”计划的辉煌后,美国政府充分认识到猎头在国际人才竞争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展猎头产业,其主要支持措施有一下三个:

第一、通过加大政府采购、研发投入等为硅谷企业使用猎头服务提供经济支撑。美国政府对硅谷的大学、实验室和私人企业进行了大量的研发投入,对硅谷的集成电路、计算机等产业进行了大量的政府采购,这些政策支持成为硅谷企业利用猎头从全世界吸纳人才的重要支撑。

第二,政府通过减免税等政策优惠鼓励猎头产业发展。在美国硅谷,企业所得税税率为8.84%,猎头公司的税收负担相对较轻。预付费型(Retainer-based Search)猎头公司,只需缴纳4%的税金甚至豁免税金。

第三,借助协会的力量推动猎头产业的规范发展。国际猎头顾问协会(AESC)成立于1959年,经过60多年的发展,已经从一个小规模行业协会发展为一个拥有200多家会员的全球性行业协会。AESC制定的包括《职业道德公约》与《规范化执业指南》等在内的行业标准规范,被奉为猎头行业的“圣经”,这些行业标准对会员的执业行为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比如一家猎头公司在为客户完成招募工作的两年之内,不能再为其他新客户挖自己给前一位客户所招募的人员。这些行业标准规范在提升猎头行业标准、增进公众了解、维护会员利益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此外,美国还有人力资源管理协会(Society for Human Resourse Management)、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协会(International Public Management Association for Human Resources) 等行业协会,它们共同引导整个猎头产业及人才服务业的发展。

除了全国性的行业协会,硅谷地区也有很多专门为猎头提供服务的非营利性组织,比如硅谷招聘者协会(Silicon Valley Recruiters Association),协会通过收集人脉网络、教育信息、分享行业实践为猎头提供服务,提高他们的招聘能力,增加专业知识,提高猎头为企业甄别、吸引和招聘人才方面的能力。

 

美国政府支持猎头产业发展的模式

 

引用相关内容请注明出处:《国际人才学概论》, 王辉耀 苗绿 郑金连 编著,中国人事出版社和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