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G主任王辉耀参加法国著名艾克斯经济学家年会:区域治理与全球化发展并不冲突

2021年7月3日

 

自冷战结束和“历史终结”以来,不同经济和政治模式的国家越来越多。在最近的金融危机和新冠病毒的危机中,国家间的差异被冲击和动荡进一步放大。在这种背景下,全球治理将如何演变?2021年7月2-4日,来自全球学术、经济、工会和社会各界的350多位演讲者,参加了第21届在普罗旺斯地区举行的以“拥抱未来,携手共进”为主题的艾克斯经济学家年会。为期三天的讨论向所有人开放,以思考社会的未来。

 

 

CCG主任王辉耀,国际主权咨询公司(GSA)创始人安妮·劳雷·基切尔(Anne-Laure Kiechel),自由战略中心主席Ivan KRASTEV,俄罗斯驻G20协调人Svetlana LUKASH,法国前外交部长Hubert VÉDRINE等参与主题为“没有一个强大的多边机构,地缘战略的危机是什么?”的讨论,纽约时报记者Liz ALDERMAN主持此次讨论。

针对“世界政府正在支离破碎,共识也变得更加地域化而非全球化。如何看待这种发展,这是一种优势还是威胁呢?”这一提问,王辉耀博士表示,新的全球治理的确正在成形。正如我们所加,过去七十六年里,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以后,世界经历了巨大变化。布雷顿森林体系为全球范围的繁荣和发展做了很多贡献,但是七十六年之后,我们需要增长和进步,中国、欧盟都飞速地发展了起来。如果说过去是自上而下的方式,那么现在更加务实且区域性的自下而上的趋势正在形成。比如,美国主导的CPTTP,由东盟主导的RCEP。因此,如今区域范围内发生着各种区域变化,比如自由贸易协定,双边投资条约,以及中欧全面投资协定,这种现象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全部都是分散的治理以及全球合作减少是不可取的,希望各国参与到对全球治理提升的贡献中来。

 

 

全球治理像世贸组织仍然十分重要,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繁荣。中国加入世贸以来,中国的全球进口量增加了六倍,中国的出口量已经增长了7倍,GDP增长了十一倍。他认为如今WTO应该领导数字经济的发展以便利贸易和投资。各国如今面临着巨大挑战,正如拜登总统正在解决的“提高工人最低工资”“全球最低企业税”等问题,这些挑战不容忽视,因为当今的问题是“全球治理落后于全球实践”,所有国家和跨国公司在各地都有贸易,但是贫富差距依旧很大。如此以至于中国总是被当成替罪羊,因为跨国公司在全球运转,但它们却并不给母国社区带来利益。正如马丁·沃尔夫所说的,“贸易是全球性的,政治是地方性的。” 当民粹主义以及受影响的工人主导了他们本地政客的声音,他们就很容易指责中国政府。中国也需要为国际事务做更多的贡献,比如在防疫攻坚战中,中国承诺向发展中国家和世卫组织提供50亿美元的资助。

 

 

针对“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吗?”这一问题,王辉耀博士表示,中国正在经历飞速的发展,中国应该适应世界,世界也应该适应中国。但最终人类将会面对共同的未来,这是因为中国贡献了全球GDP增长的三分之一,中国成为一百三十多个国家地区最大贸易伙伴,当前中国在全球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所以全球稳定离不开中国的贡献。世界舞台上有不同的政治模式,不同的想法,不同的价值观。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有自己的逻辑体系和政府模式,但是或许有一天,各个国家能够和睦相处。我们面临的不是“历史的终结”。邓小平曾说过,“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中国政府的优异表现就是邓小平这句话的最好体现,世界也将逐渐接受中国。为了全球的利益与稳定,各个国家应该和平地开展合作与竞争。希望各国在未来能和睦相处。

欧洲中央银行主席克里斯蒂娜·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校长米努切·沙菲克(Nemat Shafik),德国经济与能源部长阿尔特迈尔(Peter Altmaier),法国经济财政部部长布鲁诺·勒梅尔(Bruno Le Maire),法国劳工部长伊丽莎白·博恩(Elisabeth Borne),经合组织社会政策部门负责人凯瑟尔女士(Monika Queisser)等政界、学术界、企业界知名人士参与此次年会。

 

 

艾克斯经济学家年会是自2001年以来在法国普罗旺斯艾克斯市举办的全球经济论坛,目标是激发法国、欧洲和国际层面的经济讨论。每年围绕一个经济和社会主题组织,这三天的讨论不仅旨在促进公众对经济问题的更好理解,而且还旨在确定哪些政策替代方案应该最好地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