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院长李怀亮: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灵魂,以中国的生动案例讲好中国故事

2021年7月14日

2021年7月14日,全球化智库(CCG)发布由CCG主任王辉耀和CCG秘书长苗绿编著、中信出版社出版的新书《我向世界说中国》,并以“中国新叙事”为主题举办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就中国故事的海外传播路径及传播方式分享经验观点,共话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新模式。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院长李怀亮表示,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灵魂,以联合国话语体系为基本框架,以中国的案例作为生动的、鲜活的案例,就可能讲好中国故事。


以下为李怀亮发言全文:

 

我首先感到特别高兴,非常“可喜”。我想起来在2020年1月,中国“一带一路”智库联盟大会,有一百多家智库参会。在会上总结的时候,大家一致地感觉到,我们国内的智库一个大的不足,就是自说自话,向国内听众说的很多,对国外的听众说得特别少,没有“走出去”。CCG在这方面,不仅是民间智库,也是中国智库非常好的榜样。做国际传播,就要看对谁说,在什么地方说。在慕安会说,在芒克辩论说,在达沃斯论坛说和在其他地方说不一样,这都是一些高端的平台,在这些西方主流的话语场所去讲中国的故事,讲中国的观点,为世界贡献中国的智慧,这是一个了不起的事情。

第二,“可敬”。我们跟自己比较熟悉的人、很好的朋友在一起很舒服;要去和不赞成我观点的人,甚至和我对立的人交流,那可能就需要勇气。我在书中看到王老师在芒克谈辩论的前后过程,他把真情实感都说出来了。到这些地方去辩论确实危险是很多的,甚至在特殊情况下,人身安全都有可能受到威胁,这确实需要勇气,这种勇气是非常可敬的。做国际传播需要一定的勇气,胆小的人是做不了这个活的。做国际传播,特别是要到不熟悉的地方,要到意见不同的地方去对话,这不仅需要智商,不仅需要专业,也需要情商,我们说要有IQ、EQ,还要有LQ,这个LQ指的就是Love,这背后也体现出对祖国的一种爱,没有一种大爱就不会有勇气。

苗绿老师介绍了他们这些年提炼的国际交往的十个要点,要能做到客观理性,实事求是,要能做到谦和,还要自信,要直面不同的意见,这些和智商有关系,和情商更有关系。如果不是一个理性、平和的人,没有大智慧、没有包容心、没有大胸怀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如果固守己见,别人说一句不中听的话,就拂袖而去,交流就不能实现了。有大包容心、大爱心、大智慧的人才能做得了这样的事情。

第三,我读了这个书深受启发,两位解释了西方为什么对中国形象有误解,有三个原因:首先,西方对中国的发展模式不熟悉。中国这40年经济突飞猛进了,在他们看来国企这么多,政治制度不一样,感到很奇怪。其次,信息不对称。再次,对中国迅速发展的恐惧。这三个原因分析得非常好,我非常赞同。

第四,评价标准不一样,西方按照自由国际主义的观点,对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发展模式有非常鲜明的二分法。根据美国、英国这些西方国家总结出来的经验,一种社会、一种制度是文明的,现代的;一种就是愚昧的、落后的、野蛮的。二分法非常得鲜明。如果判断的标准用西方的尺子来量,中国哪儿哪儿都短,哪儿哪儿都不对,所以,尺度也是评判标准的问题,这是很深刻的原因。

从评判标准来说,我们的底气从哪里来,我们要有自己的标准,要有自己的话语权,这个话语权不是凭空产生的。在西方自由国际主义大的思潮下,中国的舆论是受到胁迫的,是受到压制的。中国要说话就得有自己的话语权,中国的话语权从哪里来?受这本书的启发,昨天我就在考虑,中国话语权的灵魂来自哪里?来自“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理念非常好。我们在国外建了七个人类命运共同体海外研究中心,国外研究中心的合作伙伴真心认为这个主意好,认为这个理念好。所以,我们不是用钱去打动人家,是真的合作,是出于共同的认识走到一起来的。联合国提出来我们现在到了“人类世”,人类的行为主导了我们的地质时代。所以,从方方面面来讲,人类是个共同体。我看马凯硕先生也推荐了,人类不是193条船绑在一起,而是一条船上的193个船舱。

有了这个就有说话的权利,我们很多地方和联合国的话语体系完全一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17个指标里,很多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一致的。所以,我们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灵魂,以联合国话语体系为基本框架,以中国的案例作为生动的、鲜活的案例,就可能讲好中国故事。我们不能按照自由国际主义的话语体系去叙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应该成为一种“元话语”,成为人类的新叙事。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自由国际主义话语体系主导世界话语体系的局面应该结束了,但它不会很快消失。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体系将成为自由国际主义话语体系之外强有力的声音,构成世界二元话语体系。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经多次写入联合国文件。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人类共同价值,在联合国框架体系内可以得到充分展现。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体系可以通过联合国的框架取得更为广泛的国际共识。中国故事、中国智慧、中国话语,只有取得世界最大共识的时候才能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祝愿CCG在未来发展得更好。我们也期待着下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