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洛文尼亚驻华大使苏岚:共同合作是中欧关系的必然
2021年7月30日2021年7月29-30日,由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第七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在京举行。斯洛文尼亚驻华大使苏岚(H.E. Alenka Suhadolnik)在以“聚焦互利合作,中欧共创经贸合作发展新机遇”为主题的圆桌论坛上发表以下观点:
我的发言将围绕三点展开:第一,气候变化;第二,WTO(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第三,投资。
对于气候变化,在今年,昆明即将举办的生物多样性大会,格拉斯哥将要召开气候变化大会。2021年对气候变化领域而言是影响深远的一年。中欧过去在气候变化的一些合作意味着气候变化并不仅仅是当下的问题,还会在接下来几十年成为中欧不同国家政策制定中的重中之重。欧盟今年7月决定碳排放到2030年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55%,欧洲的绿色新政也是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新政。
在欧洲,我们非常重视气候变化和能源的改革,相比2019年,欧盟的碳排放已经减少了20%,同时欧盟的经济也保持着增长趋势。简而言之,这证明绿色过渡的政策对于我们经济增长而言是一种机遇。
气候变化是一种全球范围内不可避免的趋势。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0年9月20号联合国大会上做出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承诺。同时,在“十四五”规划之中,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了中国政策的重中之重。中国需要与更多的国际组织合作,为环境保护和商业变化做出的一些贡献。
现在请让我介绍一下碳中和规划。因为这样一个规划在中国媒体上获得了一些关注,我愿意向大家更加详细地解释这样一个规划。
碳中和规划是一项环境措施,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减少碳排放。欧盟有比较宏大的碳减排目标,尽管欧盟设置了一些脱碳的目标,但是如得不到欧盟商业界的帮助,我们也将受到很多限制。欧盟同时也希望进一步应对新的挑战,比如数字改革的挑战。随着斯洛文尼亚总统成为欧盟的轮值主席,我们即将肩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希望采取更加开放包容的气候战略,同时我们也决定和欧盟的一些贸易合作伙伴进行共同合作,互利共赢。
第二点我想说的是世界贸易组织。在今年,我们即将和世界贸易组织进行密切合作。今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周年,我们对于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中做出的积极贡献表示赞赏,同时我们也对中国在工业发展上做出的贡献表示赞赏。陈德铭先生是全球化智库的主席,他曾经是商务部的部长,他在对国企和外企的商业表述中做出了许多重要的论断。WTO希望能够更多地搭建部长级别的对话,并且希望涉及一些切实可行的目标。我们希望就贸易、健康和政策补贴做出更详细的讨论。WTO内部也需要进一步改革,并希望能在接下来几年之中做到落实。我们希望WTO能够在可持续发展、贸易和环境方面做出一些贡献,并进一步就工业补贴贺国企补贴做出一些改革。同时WTO也应该促进农业领域的一些改革。
第三个部分是投资。中欧双边合作协议(The China-EU Comprehensive Agreement on Investment, CAI)是去年达成的,当时这份协议展示了中欧双方愿意深入合作的意愿,同时也展现了中欧双方经济的互补性和相似性。我们的草案协议,需要正式被各国政府批准并翻译成23种官方语言后才能够被批准。但是CAI与中欧关系现状息息相关,CAI未来如何发展还有待观察。
最后我希望再重复一下昨天郁白先生所说的,共同合作意味着中国和欧盟的合作不仅仅是一个选择,而是一个必然。
历届回顾
共建韧性全球化——第七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聚焦开放融通与国际合作
扩大开放、应对全球化新挑战——第五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在京成功举办
互塑和推动 改革开放四十年与全球化新未来 ——“第四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举行
推动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2016中国与全球化圆桌论坛成功举办
全球命运共同体与中国企业发展新思路–2015中国与全球化圆桌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