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洁勉:中国走向全球强国途中研究“中等国家”的重点刍议

2022年2月14日

杨洁勉,
全球化智库(CCG)学术委员会专家、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当前,世界进入动荡改革期,中国正在走向全球大国和强国的历史进程上。与此同时,国际关系舞台上的“中等国家”(Middle Power)或“地区大国”(Regional Power)正在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中国国关学界对“中等国家”的研究非常需要与时俱进,在学科建设和智库建设上作出应用的贡献。

首先,研究“中等国家”要“登高望远”。要从国际格局变化和国际公平正义的视角分析它们的进步作用,如在新型国际关系、全球共同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的作用,又如在全球治理体系的发展和改革方面的作用,等等。因此,中国要重视“中等国家”的作用,尊重它们的权利,争取它们的支持并形成合力。

其次,研究“中等国家”要“观察规律”。在观察分析“中等国家”各自的发展规律时,重点在于二战以来的阶段性特点,如政治独立后的印度尼西亚,又如“四小龙”起飞阶段的韩国,又如世纪之交全球化发展阶段的越南,又如当前地区主义和多边主义的南非等。

第三,研究“中等国家”要“把握规律”,特别是在多变和嬗变时期的规律,如中东地区的埃及和伊朗角色转换,又如南亚地区的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影响升降,又如不结盟运动和金砖国家机制的政经意义等。如果我们把握了“中等国家”各自和群体的发展规律,那么进而把握中国和它们之间关系的规律作了基础和必要的铺垫,就能庖丁解牛,游刃有余了。

第四,研究“中等国家”要“前沿引领”。在国际关系和全球事务实践方面,中国在战略政策方面要勇立潮头,在理论理念方面也要创新引领。中国国关学界当然要吸收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的有益和有用元素,但不能受其束缚而跳不出博弈论、选边论和中心外围论等。中国学界要在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导下,建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在学科建设方面要有理论创新和体系建设,在区域国别研究上要有学术的深度、厚度和长度。同时,还要在“双一流”中争取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文章选自上海国际战略问题研究会SIISS,2022年2月14日

关键词 杨洁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