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还差多远?——格雷厄姆·艾利森:今天我们依旧无法在后视镜中看到中国
2022年4月11日技术竞争已成为中美竞争的核心话题,政府采取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最终都将由消费者买单。中美之间的贸易战将如何影响两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与全球供应链的稳定?近期,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与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创始院长格雷厄姆·艾利森教授对这一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中美需要“奥林匹克式”的竞合精神
格雷厄姆·艾利森:哈佛大学刚刚发布了新的报告《伟大的技术竞争:中国与美国》,旨在追踪21世纪中美各类竞争的数据资料。技术竞争是这些报告的核心话题,中国在21年前是一个美国在后视镜中都无法瞥见的国家。今天我们依然无法在后视镜里看到中国,但这是因为中国已经与美国并驾齐驱,甚至还略微领先了。在报告中我们可以从宏观视角俯瞰整个技术领域的状况,其中主要深入探究了六项前沿技术,比如5G,AI,量子科技,合成生物学……这份报告发布在贝尔弗(Belfer)科学与国际事务中心的网站上,感兴趣可以去读一下。报告表明,中国在几乎每个技术领域都已突飞猛进,俨然成为了美国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因此,关于5G的确是一个很难以回答的话题,此前我和谷歌公司前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在《华尔街日报》上发表了一篇关于5G的文章。简单地说,3G是由欧洲主导的;4G由美国推出,智能手机、社交媒体、谷歌地图、优步(Uber)创造了大量人们在3G时代人们无法想象的可能。美国宣称如果没有5G信号的覆盖,观看足球赛根本不可能,但这不过是供应商的一个骗局。如果和中国做一个比较的话,在中国用5G手机观看奥运会你能感受到5倍于4G的网速,但在美国4G和5G的速度基本没有区别,甚至更慢。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当然不能因为中国取得了成就而谴责中国,中国做得很好,倒是要问问美国为什么没能想办法确保速度。这就是竞争,竞争其实也是一件好事,至少在经济学领域来看是如此。在奥运比赛中竞争也是一件好事,与他人赛跑会比独自跑的速度更快。那么,如何在强调“共赢”的建设性竞争中坦然接受最终的胜利者会在诸如5G等经济与安全领域取得优势这一事实?所以矛盾就出现了,一方面,竞争可以是有建设性、有积极意义的。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但在地缘政治竞争中,美国当然希望美国能够主导互联网技术的规则,而中国希望中国人来主导。我想我们必须足够理智,在全然知晓这两种矛盾的状况下也能实现良性竞争。
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成为共同的发力点
王辉耀:我很赞同格雷厄姆刚才所说的话。这种具有奥林匹克精神的国家竞争是良性的。确实如此,当和别人赛跑的时候自己也会跑得更快。我们也需要规避不健康的竞争,如格雷厄姆提到的5G建设领域。现在中国已经建设了460万个4G基站,还有142.5万个5G基站,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中国的生产力和整个社会的运行效率。此外,基础设施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话题,我注意到格雷厄姆在刚才提到的报告中也提到了基础设施。目前中国的高铁长度占全球的三分之二,这个无疑是非常巨大的体量。因此拜登总统签署了1.2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建设法案“重建更美好未来”。欧盟的“全球门户计划”也提出在基础设施方面斥资3000亿欧元,中国早在八年前就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未来,中、美、欧应在促进全球繁荣的基础上推动这一领域的合作,避免更多冲突。大约一个月前,我和美国前财长劳伦斯·萨默斯(Larry Summers)进行了对话,他认为世界银行应该重振全球经济,亚洲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还有其他的国际开发银行应该切实地开展合作。世界基础设施建设正在面临重大转型,这是十分紧迫的,各国或许可以在此找到共同合作的发力点。
格雷厄姆·艾利森:开两句玩笑,在2017年我的TED演讲中,我比较了美国翻新哈佛桥(在肯尼迪学院和商学院之间的桥)和中国修建北京三元桥所需要花费的时间,中国的通车流量还是美国的两倍,中国的速度是令人震惊的。再开个玩笑,中国的传统是当领导人出国访问的时候会带上礼物,比如去非洲国家时就会援建一个足球场之类的,这表示一种尊重。特朗普总统非常热衷于“建墙”,想把来自墨西哥的非法移民挡在外面。所以在中国国家领导人访问美国的时候我的建议是,他可以对特朗普说,中国人在“建墙”方面历史悠久,长城就是一座特别令人骄傲的“墙”。如果特朗普愿意的话,中国也可以为美国在其与墨西哥的交界处建一座墙。如果中国这样做,特朗普大概会心满意足。
王辉耀:艾利森教授提到的故事很精确地描述了一些事实。我知道美国德州内陆地区缺乏基础设施会导致能源出口的成本增高,缺乏基础设施从而内陆运输比海运还高,因此发展内陆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是非常重要的。艾利森教授提到美国目前尚未修建高铁,我想这一点上中美就是可以合作的,或许可以在旧金山或者拉斯维加斯修建高铁、修建机场等。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有着广泛的前景,美国更熟悉本国的宗教、文化、语言和法律等,而中国公司在大型工程修建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共同增强国际治理,亚洲开发银行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也可以成为重要的合作平台途径。
格雷厄姆·艾利森:我认为美国基础设施项目推进地如此缓慢和不那么成功主要有七个原因,但其中某些原因很复杂,并不意味着与中国合作就能解决问题。美国有一个高铁项目是从洛杉矶到萨克拉门托。加利福尼亚州的州长开始打算在五年内完工,结果现在工期延长到了15年到17年,也不确切知道何时会完工,预算也再次飙升。我们花了很长时间来分析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受到王教授刚才的话的启发,我似乎能看到一些解决问题的希望。埃隆·马斯克认为他几乎可以做任何事情,他有一个疯狂的想法,就是在挖地下隧道,让汽车在其中穿行。暂不谈其中的意义,我认为马斯克的公司兼备中国和美国的特点,或许商人比政府更加务实。对政府来说不行的事就是不行。但无论如何,这其中的困难还是很明显的,而且目前美国的现状也是乏善可陈。
【English】
【中文】
CGTN Interviews Wang Huiyao and Graham Allison on China-US Rel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