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G举办对话会 研讨亚洲世纪的国际中文教育前景及发展策略

2022年11月30日

随着中文在国际舞台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国际中文教育成为了展示中国风采,讲好中国故事,促进民心相通的重要窗口。然而,当前国际中文教育面临标准体系不健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等问题,尤其在后疫情时代,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了冲击,对教学效果产生巨大影响。在此背景下,亟需中外相关权威人士分析并展望国际中文教育的前景与应对策略,推动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共同构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蓝图。

2022年11月30日,全球化智库(CCG)举办以“国际中文教育”为主题的线上对话,邀请中外资深人士为国际中文教育的发展出谋划策,共同为国际中文教育海外舆论环境的营造创造有利条件,促进国际化的中国形象树立和稳固。参与本次对话研讨的嘉宾包括:昆山杜克大学前常务副校长丹尼斯·弗雷德·西蒙(Denis Fred Simon), 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AGTO)高级经济学家、资深专栏作家大卫·布莱尔(David Blair),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王辉耀,国家督学、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国际特色学校分会理事长王殿军。全球化智库(CCG)秘书长、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GYLD)秘书长苗绿主持本次会议。

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王辉耀表示,中文教育最重要的一点是需要认识到中文的巨大影响力。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也是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全世界还有7000万左右的华裔华侨作为中文的传播者,因此不能将国际中文教育狭隘地理解为教别人去说中文,而应将其视作传播中国文化、营造中外良好经贸环境的途径。在推动国际中文教育过程中,国际合作也至关重要,可以与国外高校携手打造“中文学习日”“中文学习周”等活动,促进文化交流,不断尝试创新,让中文教育能够大有可为。

昆山杜克大学前常务副校长丹尼斯·弗雷德·西蒙(Denis Fred Simon)指出,如今学习中文已经在许多国家蔚然成风,语言是文化和思考方式的载体,学习语言能够帮助开展诸多互相沟通的活动,能够加强彼此之间的理解、信任和友谊。然而目前所面临的挑战也是非常艰巨的,受疫情、教育、家庭环境等因素影响,目前在华学习汉语的美国人数量下降很快,需要通过分享资源等方式去推动国际中文教育。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年轻人去拓宽学习的边界,影响更多的人来到中国学习中国的语言和文化,更好地去理解中国人民。

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AGTO)高级经济学家、资深专栏作家大卫·布莱尔(David Blair)强调,互相信任对国际中文教育前景而言是至关重要的。目前,美国了解中国的程度较之于中国了解美国的程度而言落差非常大,这是一个让人非常沮丧的境况。对于个人而言,要想真正深入了解一个国家,需要大量的投资和付出,应当尽早开始学习,同时应当增加机会,无论条件好坏,都应该让人们有机会去理解世界、认识世界。

国家督学、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国际特色学校分会理事长王殿军表示,通过学习汉语,人们能够了解中国的历史、中国的文化和中国的现状,避免对中国的不理解,甚至误解或者偏见。然而,为推广汉语的教学,首先应让他人认识到了解中国很重要、全面正确地认识中国很重要;其次应提高汉语学习者的兴趣,可以通过观看影视作品等方式使语言学习变得生动有趣;最后应丰富汉语的课程材料和师资力量,同时应发挥民间方式力量推动汉语的推广和接纳。

全球化智库(CCG)秘书长、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GYLD)秘书长苗绿表示,学习汉语已经成为很多人了解中国文化的方式,精通汉语的外国人也将成为消除对中国的质疑、提升中国形象的重要的渠道。然而,疫情的暴发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目前在海外学习中文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在中国逐渐成为国际领域的新焦点的背景下,文化以及语言上的交流对人们应对类似中国威胁论的外部压力非常重要。需要在新一代年轻人逐渐成长的过程当中提供国际中文教育相关的帮助、机会和窗口,推动中国融入到全世界大家庭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