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孝华:科技和民生是经济发展最关键的两个方向

2023年9月4日

2023年9月4日,由全球化智库(CCG)、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服务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同主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会上,优联资本董事长王孝华出席论坛并发表以下观点:

感谢CCG的邀请,我是优联资本的创始人王孝华,在过去三十几年有幸在多个世界五百强企业工作,包括美国铝业、福特汽车、DHL等等,也有幸在阿里巴巴集团工作,参与集团的战略到运营的很多业务,所以在三十多年从传统产业到互联网、新经济的跨界过程当中,对于产业,尤其是我们现在探讨的产业+资本,有非常多的实际参与。

优联资本的定位不是普通的基金,我们的定位是做战略+资本+资源的一站式的整合服务,通过过去十几年的工作,我们发现市场的痛点其实不是资本,市场的重点应该在产业端,因为我自己和我们团队多年的产业背景,所以我们对产业+资本的战略整合服务比较推崇,也希望用这样的方式帮助很多企业创新发展。

我们提供的是战略+资本+资源的一站式服务,过去十几年也接触过上万家企业,辅导了几千家,有非常多知名大的企业,也有很多上市公司,我们也管理了若干家族的基金,做了很多直投,所以在这样的一个特殊的定位当中,我们本身也是辅导了很多的民营企业创新发展,做大做强,包括很大的跨国企业到中国来落地,所以今天借一点时间谈一下我对产业+资本的体会。

我们的平台关注的是,包括高端制造、互联网新经济、数字经济、消费、医疗、环保等等这些跨产业的布局,在过程当中我们有一个产业+行业+企业三维的方法论,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想看一个企业它的核心竞争力一定要跳出企业看企业,跳出行业看行业,跳出行业看产业,从产业、行业、企业三个维度分析这个企业在未来10年产业周期当中,是不是在主流行业能够做到一个龙头企业,所以对资本来讲,这里边我想讲一点体会。

今年资本的二级市场大家可能都有感触,受大环境影响非常不好,大环境影响下,大部分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受到很大的挑战,投资者信心不足,我们有2亿多的股民,整个中国二级市场现在并不好,无论是美股、港股还有中国市场,这样一个市场状况,可以说不是真正反映了一个市场的价值或者企业的价值,这样二级市场的情况也返导到或者说反噬到一级市场,所以我们今年的一级市场特别的困难,因为我们每天在前端。大家知道过去三年的疫情对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中国的民营企业受到影响比较大。大家本来期待今年上半年疫情之后会有一个报复性经济上的反弹,至少在消费领域有些反弹,但实际上我们看到今年的经济并没有大家所期待这样一个快速的复苏,所以民营企业依然面临巨大的发展的挑战,在这里边有两个主要表现:

第一个是融资非常困难,我们每天在帮企业做战略辅导,帮他做融资的好多事情,很多投资机构可能LP这边也比较缺钱,市场上比较缺钱,民营企业今年业绩也比较差,所以融资很困难,这个可能还要持续一段时间,非常多非常优秀的企业面临了资金困境,当然反过来讲对于很多投资机构来讲,特别好的一批企业他们在这个时候是一个极佳的入场去投资乃至收购股权的好时机。另外一个一级市场面临的困难,企业都遇到很大的一个经营挑战,也就是市场困难,无论是国际端还是国内端,今年受大的一些环境的影响,出口也受到很多压力,国内的内需也不振,所以国内市场也有很多的挑战,这样会造成无论经营企业还是投资企业大家压力都比较大。

最后说一下产业端,因为我们定位做产业+资本的战略整合服务,我刚才讲过,我从来不认为市场上缺钱,钱是流动的,有好的投资机会,一定会有资本,只是今年特殊情况下,我们还是要多多关注产业端,多多关注我们的企业,在这样困难的时候依然可以找到好的企业,给他们做很好的辅导和赋能。就产业端而言,今年我们来到了一个非常特殊的产业调整阶段,过去30年的发展中,我们享受了30年外贸的红利,到过去20年房地产的红利,到过去10年的互联网平台经济的红利,其实这些红利都过去了。这次大的经济调整虽然面临压力,但也是一个重新优化经济结构,重新调整经济模式,重新调整商业架构的好机会。今年虽然有这样的一个大的挑战,但是我们还是有机会从过去的房地产、外贸、平台经济所拉动的产业走向更多,比如说现在很热的新能源等等相关的新兴产业,包括最近数字经济所带动新的经济结构的调整。

第二从行业端,每个产业都有若干个行业,行业端有非常多优质的行业,但是我个人从过去这么多年投资的经验当中一直不是特别推崇风口论,因为不同时候都会有各种的热点风口,包括大家熟悉的O2O、共享经济、预制菜、社区团购,到后来的元宇宙,近期的ChatGPT等等,不同的风口随之出现。但对于企业来说还是要有自己的判断,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提供价值服务,有人买单,形成良性的商业循环。所以关注行业我就不展开,就从个人的体会两个最关键的方向,就是科技+民生。我相信这是我们国家无论在面临现在的经济困难还是未来的经济发展,关注最核心的两点就是科技+民生。科技是生产力,民生是我们最基础的国民的关注点,这里边既包括消费、医疗、养老等等,也包括很多跟民生相关的行业。我们有14亿人口,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至少我们有巨大的消费需求,这是我们进一步走向开放,进一步引入外资,进一步走向全球化、国际化的信心保障,因为我们有巨大的市场。

最后说一下企业,从企业来看创新发展,企业虽然大家都做投资,好多企业也在自己创新发展,但是我认为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什么样的企业是好企业,应该满足下面六个条件,国家支持、社会有益、商业闭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做到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基本上满足这六个条件,我认为都是好企业,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会在国家大力支持下做对社会有价值的事情,创新商业模式,形成良性闭环持续发展,通过创新,通过团队的拼搏,走向新的产业周期的辉煌。谢谢大家。

本文依据嘉宾在由全球化智库(CCG)、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服务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同主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上的发言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键词 王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