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旧金山——中美关系巨轮再起航

2023年11月18日

苏格,CCG顾问,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会长,中国前驻冰岛大使

 

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确立正确相处之道,攸关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前途命运。应美国总统拜登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赴美国旧金山举行中美元首会晤,同时应邀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取得了“战略性、历史性、引领性”的成果。

(一)纵观历史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纵观历史,中美关系历经曲折坎坷,在跌宕起伏中不断砥砺向前。

(1)在冷战背景下,美国自朝鲜战争之后对新中国实施“遏制”政策。(2)随着国际形势变化,中美双方找到联手抗苏的战略契合点。关系正常化和中美建交,翻开了两国关系史上新的一页。(3)中美关系发展历经许多曲折和风浪。例如,台湾问题是中美双方争论最多、斗争最激烈的问题。但中美双边关系并非“零和”性质,而是共同利益大于分歧,且对话合作始终是双边关系主流。(4)冷战结束后,地缘政治在双边关系中的权重下降。随着全球化和中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中国快速成为现有国际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和美国分处全球价值链、生产链(低至高端)不同的位置,进而具有较强的互补性。经贸便成为中美关系的新的支撑点,俗称“压舱石”。(5)小布什总统时期,美国曾酝酿把中国列为美国主要“战略竞争对手”,但“9.11”事件迫使其调整战略优先顺序。21世纪头十年,反恐、大国合作、应对金融危机等,成了中美加强合作的共同需要。(6)美国对华政策始终有“两面”性质,即合作与制约两手兼而有之。2010年前后,奥巴马政府时期再次反思对华政策。所提出的“重返亚太”“亚太再平衡”“TPP”,对华制约的一面开始突出起来。

国与国关系如何发展,很大程度取决于对彼此的认知。中美关系近年出现严重波折,其根本原因之一就是美国某些政要对中国的认知和定位出现了严重偏差。而认知的第一个扣子错了,就难免错误的连锁反应。

特朗普政府重新调整国际安全战略,对中国的基本定位进行了重大调整,视中国为首要战略竞争对手,判定自中美关系正常化以来美国历届政府所奉行的对华“接触政策”的“失败”。美国不惜发动贸易战,对华进行科技封锁,打击中国高科技企业;挑起“金融战”,力推中美经济“脱钩”,搞所谓“产业链、供应链重组”;在南海问题上公然挑事,在涉港、涉藏、涉疆等问题屡屡干涉中国内政,特别在台湾问题上挑战“一个中国”的底线。美对华政策出现了自关系正常化以来最大规模的倒退。

拜登政府《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继而视中国为“最严峻的地缘政治挑战”,和唯一既有能力又有意图重塑国际秩序的竞争者,提出“竞赢”(outcompeting 胜出)中国的战略目标。美方对华战略竞争也在一步步体系化、阵营化、意识形态化。美国联手建立以围堵打压中国为主要目的盟友体系:牵头“民主峰会”,深化推进“印太战略”和“印太经济框架”,拼凑“三方安全伙伴”, 炮制“四边机制”,拉紧“五眼联盟”。美国还试图诱拉或逼迫一些地区国家选边站队。

近年来中美关系矛盾冲突不断,一直徘徊在建交以来的低谷。2022年底,中美元首在印尼巴厘岛会晤,习近平主席提出新时期中美正确相处的三条原则:“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美方表示:不寻求改变中国体制,不寻求“新冷战”,不寻求通过强化同盟关系反对中国,不支持“台独”,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即“四不一无意”。但此后,美方却言行不一,在落实承诺上出现严重迟缓和干扰。

直至近几个月,中美双边高层互动明显增加,出现了一些积极稳定向好迹象。国务卿布林肯、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舒默、财长耶伦、商务部长雷蒙多、加州州长钮森等美国政要相继访问中国;中美经贸和气候变化商谈也取得深入进展。两国各界及民间开展了一系列友好交往活动。外交部长王毅应邀访美,双方在深入、建设性、实质性沟通基础上,发出了稳定和改善关系的积极信号。这些均为两国元首旧金山会晤进行了铺垫和准备。

两国元首于11月14日在旧金山举行会晤,就事关中美关系的战略性、全局性、方向性问题,以及事关亚太地区乃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大问题深入沟通。两国元首认可双方团队自巴厘岛会晤以来所讨论确立的中美关系七条指导原则: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保持沟通、防止冲突、恪守《联合国宪章》,在有共同利益的领域开展合作,负责任地管控双边关系中的竞争因素。

双方还同意推动和加强中美各领域对话合作,包括:建立人工智能政府间对话;成立中美禁毒合作工作组,开展禁毒合作;在平等和尊重基础上恢复两军高层沟通、中美国防部工作会晤、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会议,开展中美两军战区领导通话;同意明年早些时候进一步大幅增加航班;扩大教育、留学生、青年、文化、体育和工商界交流,等等。

会晤时机重要,意义重大,举世瞩目,开启了中美关系止跌企稳向前发展的新局面,对变乱交织的世界形势发展亦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二)胸怀世界

世界大变局的本质是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中美关系是牵动百年大变局走向的核心因素之一。

一是须结合世界大变局的内涵与外延来审视和把握中美关系。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1)全球化在曲折中前行。(2)世界经济格局转换(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3)多极化进程不断深化(国际政治重心转移)。(4)全球治理体系与规则调整。(5)科技发展促使社会变化等。

二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中定位和运筹对美工作。中国正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也在发生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何谓“国之大者”?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宜明确对美工作目标定位,这就是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

国际力量对比呈相对“东升西降”趋势。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群体性崛起,中美实力相对此消彼长。如古语所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唯一超级大国的焦虑感和冒险性空前上升,将中国定位为头号战略竞争对手,不遗余力地试图通过多重手段予以全面挤压与遏制,中美关系出现结构性的变化。

在不确定性增多的国际背景下,对形势的走向须有清醒的正确认识和准确的战略判断。宜从纵向和横向综合分析世界经济、政治、社会、科技、全球治理的发展变化,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变化、才能准确把握中美关系演变趋势,从而实事求是地运筹并塑造中美关系发展前景。

洞察中国和世界的关系,我们须有战略自信。国际格局正经历冷战结束以来最为深刻复杂的调整。美西方作为国际格局传统“常量”,在全球力量对比中步入下坡路,心态难平,自信欠缺,应对失当,反成对国际关系发展进程中具负面影响的“变量”。

中美两国力量对比趋近,战略态势扭转,客观决定两国战略竞争和博弈的一面在上升。而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全方位外交的开展,中国充分展现了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方面的自信,对中美关系之塑造力也不断增强,应该也必须有自己的战略定力和耐心。中国自身的强大与可持续发展,就是推动人类文明和世界前行重要的因素之一;中国也只有保持稳定,不断发展、壮大自己,才能维护和发展好中美关系。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应未雨绸缪,有底线思维: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多重因素有可能影响且增大中国维护和延长战略机遇期的成本。我们必须“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习近平主席2021年在同拜登总统举行视频会晤时指出:“过去50年,国际关系中一个最重要的事件就是中美关系恢复和发展,造福了两国和世界。未来50年,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中美必须找到正确的相处之道”。中美关系何去何从,不仅事关双边关系,即两国合作与共同发展,而是亚太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的稳定、和平与繁荣。两国关系分歧不断是事实,但共同利益在增加也是事实,且均无意走向冲突与对抗。双方须进一步坦率对话、坦诚交底、坦荡合作,保证中美关系大船避开暗礁并不断平稳向前。

(三)开拓未来

北宋欧阳修有句名言:“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大意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方可纲举目张。面向未来,中美关系也宜处理好“得大”与“兼小”的辩证关系。

第一,相互尊重,求同存异。中美作为国情不同的两个大国,须相互包容,客观理性看待彼此战略意图,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相互尊重各自选择的政治制度和发展道路,相互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理解对方的文化传统,不把自己的意志和模式强加于对方,这是两国关系保持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集思想自信和实践自觉于一体的既定国策。当然,只有大家都彼此和平相处,共同发展道路才能越走越宽。中国真心希望也需要和平发展,但不会吞下牺牲自己主权和核心利益的苦果。在国际事务中,中国主张走开放包容的道路,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希望美方能正确看待和适应中国的变化,以平常心和包容心接受中国的发展和成功,并从中找到合作机遇。和平发展的中国,不应被视为美国的威胁。中美应共同努力,摒弃“零和”游戏和“冷战”思维。这是事关中美关系正确方向的根本问题,不容战略误判。

第二,和平共处,管控分歧。“智者求同”,择宽处行。中美两国发展阶段、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经济利益都存在差异,时而产生误解、分歧乃至摩擦不可避免。须坚持对话和平等磋商,求共同利,谋长久计,不因一时一事动摇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的基础。当前中美实现和平共处,最大的障碍是冷战思维。要以建设性方式妥处分歧和敏感问题,不做损害对方核心利益的事。价值观的摩擦,可通过对话保持沟通并增信释疑;利益上的冲突,应当以谈判进行协调,不使经贸问题政治化;即使是结构上难以调和的矛盾,也要设法管控好分歧,力求克制,通过危机管理机制,严防擦枪走火。双方须登高望远,深化协调合作。“合则互利,斗则俱伤”。“不冲突,不对抗”“和平共处”,是对中美关系最基本的期待,符合中美的根本利益,也顺应和平、发展、进步的时代潮流。双方宜增进战略互信,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使两国和世界人民不断从中受益。

第三,合作共赢,有容乃大。“这个地球容得下中美两国,我们各自的成功是彼此的机遇。”中美须展现大国担当的历史责任,拓展视野,聚焦合作。中美同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同是现行国际秩序的受益者和维护者,对地区和国际和平、安全与繁荣负有重大而独特的责任。双方可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应对经济发展、气候变化、禁止毒品、疾病防控、反恐、防扩散等全球性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等。宜鼓励包容性外交,共同为亚太地区和平、稳定、繁荣发挥建设性作用。在双边关系上,中美拥有广泛共同利益和高度互补性,宜打造创新、合作亮点,拓展双向投资和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合作,经贸关系还有望成为中美关系大船的“压舱物”。人为“筑墙设垒”,强推“脱钩断链”,诉诸制裁或贸易战无益于任何一方。此外,还可加强能源、科技、教育、卫生等领域务实合作,夯实两国关系的社会人文基础。

习近平主席指出:“合作是中美两国唯一的正确选择”。中美两国合作固然难以解决世界上的所有问题,但对解决所有世界性问题都必不可少。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之后,中美关系的巨轮将再度启航,而“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大原则有望成为其乘风破浪、行稳致远的重要航标。当然,中美关系能否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还要靠双方共同努力。

文章选自中国网,2023年11月18日

 

关键词 苏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