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是一种概念,也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全球化目前有诸多定义,通常意义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相依存。全球化亦可以解释为世界的压缩和视全球为一个整体。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全球化势力对人类社会影响层面的扩张,已逐渐引起各国政治、教育、社会及文化等学科领域的重视,引发大规模的研究热潮。对于“全球化”的观感是好是坏,目前仍是见仁见智,例如全球化对于本土文化来说就是一把双刃剑,它也会使得本土文化的内涵与自我更新能力逐渐模糊与丧失。
- CCG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
- CCG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
- CCG一带一路研究所
- CCG世界华商研究所
- CCG数字经济委员会
- CCG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图片
- CCG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图片
- CCG世界华商研究所图片
- CCG一带一路研究所图片
- CCG数字经济委员会图片
- 成为系列论坛会员
- 成为系列论坛会员联系
- 概况介绍
- 兼职研究员
- 未分类
- 概况
- 全球化
- 全球治理
- 美国
- 国际人才政策
- 中美贸易
- 国际教育理念与政策
- 中国开放指数
- 新闻动态
- CCG品牌论坛
- 中国与全球化论坛
- 学术委员会专家
- 主席/理事长
- 中文图书
- 品牌论坛
- 研究合作
- 重点支持智库研究与活动项目
- 概况视频
- 主任
- 香港委员会名誉主席
- 关于
- 团队
- 国际关系
- 国际组织
- 加拿大
- 华人华侨
- 国际贸易
- 来华留学
- 区域与城市
- 媒体报道
- 二轨外交
- 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
- 高级研究员
- 资深副主席
- 英文图书
- 圆桌研讨
- 建言献策
- 概况手册
- 副主任
- 理事申请
- 香港委员会名誉副主席
- 顾问
- 研究
- 国际移民与人才流动
- 区域合作
- 欧洲
- 中国海归
- 来华投资
- 出国留学
- 大湾区
- 活动预告
- 名家演讲
- 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
- 特邀高级研究员
- 副主席
- 杂志
- 名家演讲
- 媒体采访
- 年报
- 秘书长
- 企业理事
- 香港委员会主席
- 国际顾问
- 国际贸易与投资
- 一带一路
- 亚洲
- 留学生
- 对外投资
- 国际学校
- 动态
- 名家午餐会
- 中国人才50人论坛
- 特邀研究员
- 理事长
- 媒体采访
- 文章投稿
- 副秘书长
- 活动支持
- 香港委员会副主席
- 国际教育
- 非洲
- 数字贸易
- 活动
- 智库圆桌会
- 常务理事
- 智库访谈
- 国际合作
- 总监
- 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
- 研究员
- 研究支持
- 香港委员会常务理事
- 国内政策
- 拉美
- 专家
- 理事
- 直播
- 捐赠支持
- 主管
- 中国国际教育论坛
- 个人捐赠
- 前瞻研究
- 澳洲
- 咨询委员会
- 企业理事
- 其他
- 捐赠联系
- 中东
- 成为理事
- 研究报告
- 建言献策
- 出版物
- 理事申请联系
- 智库研究
- 音视频专区
- 联系我们
- 观点
- 捐赠
- 工作机会
- 香港委员会
-
CCG发布《2018中国国际学校蓝皮书》|“国际教育本土化”理念下的学校管理
国际学校在管理上的一个特点是外籍教师数量多,本报告着重就家长对于外籍教师的看法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所示: 总的来说,家长们对于外籍教师的能力非常认可。首先,如图3-22所示, 分别有25.99%和56.35%的家长不同程度的认为外籍教师能够给孩子带来更优质的学生教育。而只有1.98%的家长对外籍教师能够起到作用感到一些质疑。收入一定程度影响了家长对于此问题的态度。中等收入组的家长们比高收入或低收入的家长更赞同外籍教师在这方面的作用(p<0.01)。 关于“外籍教师能够开拓孩子的国际视野”的说法,是此问卷调查中是最没有疑问的说法之一(见图3-23):超过90%的家长认可外籍教师在拓宽国际视野方面的作用,仅有6.35%和不到2%的家长对此持保留或反对态度。 同样,图3-24也表明外籍教师在提高外语能力方面所受到的认可:仅有3.58%的家长选择了“赞同”(49.21%)和“非常赞同”(47.22%)之外的选项。外籍教师在家长心目中与国际化或者说英语能力之间的联系可见一斑。另外,研究团队发现,年收入在50万到100万之间的家长们相较其他家长更认可外籍教师在提高孩子外语方面的能力(p<0.05)。 在对外籍教师对孩子文化包容力的培养上,家长们也给予了相当程度的认可:除去1%与5.36%的家长对于外籍教师此项能力的不认同和中立外,超过90%的家长还是对于外籍教师培养孩子的文化适应力予以了厚望(见图3-25)。 灵活多元的教学与管理方式,促进学习兴趣”的说法,如图3-26所示,40.28%的家长非常认可外籍教师的教学与管理方式,53.37%的家长也支持外籍教师的教学与管理方法,仅有0.8%的家长提出了不同程度的质疑。总的来看,外籍教师的管理与教学方式很受家长的青睐。受访中籍教师对于国际学校外籍教师评价很高。如某教师反映:“我发现国外教师在教授的时候,虽然常用国外素材,但并没有特别偏激的地方。他们主要教授的是逻辑。比如,第一句话和第二句话逻辑上有什么递进性,某人用了什么样的分析方式,论点有哪些,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另一位教师评价道:“国外的教学方式更注重个体,对孩子的特点有更多的尊重和关注。但也存在一个问题,在低幼学段,对于孩子的学习能力、专注度,以及学习过程中需要培养的坚持的品格、战胜挫折、客服困难,或者有非常扎实的一个知识基础,在这些方面就面临着挑战”。还有一位教师提到,一些外籍教师还利用个人的国际教育人脉资源,为国际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 尽管如此,在问卷调查中,有不少家长也对外籍教师对子女产生的影响表示担忧。体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关于“外籍教师会影响孩子的国家与民族认同感”的说法(见图3-27),超过60%的家长表示赞同,而只有13.49%的家长认为外籍教师不会对孩子产生那么大的影响。在此问题上,低年龄组的家长比高年龄组的家长表现出更多的担忧(p<0.05),同时,学历越低,家长对于外籍教师在孩子价值观塑造过程中起到的作用的担忧就更大(p<0.01)。 许多家长也表达了对于外籍教师的流动性对孩子学习影响的担忧。正如图3-28所示,43.25%的家长认为外籍教工流动性高,不利于学习的连贯性,更有28.37%的家长对此观点表现了强烈的看法,仅有7.35%的家长认为外籍教师的流动对于孩子的学习不会产生具体的影响。 问卷还考察了家长们对于近期《民促法实施条例草案》(送审稿)中关于境外教材的规定和近期开展的中小学教材排查将对学校管理产生的影响。 对于目前鱼龙混杂的国际学校教育,大部分家长都期望国际学校的水平能够进一步提升。正如图3-29表现的那样,67.86%的家长认为,国际学校的教材改革会使得民办教育行业更加规范,当然也有12.3%的家长表达了不同程度的质疑。在这方面,学历越低的家长,越同意国际教材改革在规范民营教育上的作用(p<0.01);高收入的家长相比其他组家长也更支持这一观点(p<0.01)。 对于家长们来说,申请国外学校的流程和要求他们知之甚少,这一点也能够反应在图3-30中。仅有8.53%的家长认为国际教材改革不会影响国外大学的申请,但有56.35%的家长对此持悲观态度,同样也有35.12%的家长对此认识不清。在录取问题上,不同家长的反应也不甚相同。高学历的家长相比低学历的家长对国际教材改革对于国外申请的影响更加担忧(p<0.05)。 国际学校的教材审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部分家长对国际学校的信心。正如图3-31所示,58.73%的家长表示国际教材改革会降低国际学校的性价比,仅有8.52%的家长表示对国际学校的价值仍有信心。另外,相比其他学历水平的家长,高学历的家长更倾向于教材改革后国际学校的性价比会降低的观点(p<0.05)。 图3-32统计了在国际学校课程教材改革后家长对于孩子未来规划的打算。可以看出,大部分家长选择安于现状,对国际教材改革具体会产生的影响认识不清,比如39.29%的人选择继续让孩子完成学业;而33.53%的人表示对改革的影响不清楚,而12.3%的人没有具体想法。当然也有3.77%的家长打算转至海外的学校,同时有0.6%的家长选择让孩子转到其他国际学校。 转载或引用请注明选自全球化智库(CCG)与南南国际教育智库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18中国国际学校蓝皮书》
2018年11月12日 -
“一带一路”国家来华留学发展的背景 | CCG研究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留学生接收国,2016年来华留学生数量已经达到44万人,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中国重要的留学生来源地,也是来华留学发展最迅速的地区。本文将从背景条件、发展特点和政策环境三个方面入手,系统地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的现状和未来趋势;与此同时,本文将针对来华留学发展中仍然存在的问题:如质量不高,吸引力不强等,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2018年11月8日 -
留学价值的回归 | CCG研究
留学平民化、产业化发展,大规模“海归潮”出现,以及用人单位不再唯文凭是从、更偏重“经验”和“能力”,使海外文凭在国内就业市场的价值缩水。在这种情况下,对留学的认知与把握尤为重要,既不要低估自己的能力水平,也需要更加客观和现实地分析和评价留学的成本与收益,还要对未来的发展进行良好的规划。
2018年11月7日 -
《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8)》总报告
《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8)》由总报告、中国篇、区域篇和专题篇四部分组成。报告以多元视角,对世界主要西方国家的移民现状与政策取向、中国的移民新政与治理方式等丰富内容的全面梳理与深入研究,从而进一步解析全球移民政策趋势、中国在全球移民管理中所扮演的角色、国际移民与人才流动等紧密相关的议题。
2018年6月15日 -
张梅:侨务公共外交的问题与展望
近年来,华侨华人利用他们的社会资源和特殊优势,通过文化交流、上层游说、媒体宣传等手段,向住在国政府和民众传达和介绍中国的基本国情、价值观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等各种真实信息,引导住在国政府和民众正确认识和了解中国,帮助中国创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2018年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