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是一种概念,也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全球化目前有诸多定义,通常意义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相依存。全球化亦可以解释为世界的压缩和视全球为一个整体。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全球化势力对人类社会影响层面的扩张,已逐渐引起各国政治、教育、社会及文化等学科领域的重视,引发大规模的研究热潮。对于“全球化”的观感是好是坏,目前仍是见仁见智,例如全球化对于本土文化来说就是一把双刃剑,它也会使得本土文化的内涵与自我更新能力逐渐模糊与丧失。
- CCG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
- CCG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
- CCG一带一路研究所
- CCG世界华商研究所
- CCG数字经济委员会
- CCG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图片
- CCG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图片
- CCG世界华商研究所图片
- CCG一带一路研究所图片
- CCG数字经济委员会图片
- 成为系列论坛会员
- 成为系列论坛会员联系
- 概况介绍
- 兼职研究员
- 未分类
- 概况
- 全球化
- 全球治理
- 美国
- 国际人才政策
- 中美贸易
- 国际教育理念与政策
- 中国开放指数
- 新闻动态
- CCG品牌论坛
- 中国与全球化论坛
- 学术委员会专家
- 主席/理事长
- 中文图书
- 品牌论坛
- 研究合作
- 重点支持智库研究与活动项目
- 概况视频
- 主任
- 香港委员会名誉主席
- 关于
- 团队
- 国际关系
- 国际组织
- 加拿大
- 华人华侨
- 国际贸易
- 来华留学
- 区域与城市
- 媒体报道
- 二轨外交
- 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
- 高级研究员
- 资深副主席
- 英文图书
- 圆桌研讨
- 建言献策
- 概况手册
- 副主任
- 理事申请
- 香港委员会名誉副主席
- 顾问
- 研究
- 国际移民与人才流动
- 区域合作
- 欧洲
- 中国海归
- 来华投资
- 出国留学
- 大湾区
- 活动预告
- 名家演讲
- 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
- 特邀高级研究员
- 副主席
- 杂志
- 名家演讲
- 媒体采访
- 年报
- 秘书长
- 企业理事
- 香港委员会主席
- 国际顾问
- 国际贸易与投资
- 一带一路
- 亚洲
- 留学生
- 对外投资
- 国际学校
- 动态
- 名家午餐会
- 中国人才50人论坛
- 特邀研究员
- 理事长
- 媒体采访
- 文章投稿
- 副秘书长
- 活动支持
- 香港委员会副主席
- 国际教育
- 非洲
- 数字贸易
- 活动
- 智库圆桌会
- 常务理事
- 智库访谈
- 国际合作
- 总监
- 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
- 研究员
- 研究支持
- 香港委员会常务理事
- 国内政策
- 拉美
- 专家
- 理事
- 直播
- 捐赠支持
- 主管
- 中国国际教育论坛
- 个人捐赠
- 前瞻研究
- 澳洲
- 咨询委员会
- 企业理事
- 其他
- 捐赠联系
- 中东
- 成为理事
- 研究报告
- 建言献策
- 出版物
- 理事申请联系
- 智库研究
- 音视频专区
- 联系我们
- 观点
- 捐赠
- 工作机会
- 香港委员会
-
吕克俭:努力构建新型中日经济合作关系
文章选自国关国政外交学人,2020年3月29日
2020年3月31日 -
崔洪建:欧洲为何会成为当前世界疫情的中心?
2020年3月25日,全球化智库(CCG)以“中国经验能否为世界所借鉴?疫情折射的全球化问题与趋势”为主题举办线上研讨会。会上,CCG特邀高级研究员,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就当前欧洲成为世界疫情中心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从经济、政治、一体化和国际形势等角度出发总结疫情对欧洲的影响,最后提出中国在欧洲防疫过程中国的角色变化,下阶段中欧应重点加强医疗公共卫生领域及经贸上的合作。
2020年3月31日 -
夏立平:中美关系越困难,越要讲友好
2020年3月19日,全球化智库(CCG)以“中美‘战疫’合作与全球经济影响”为主题举办线上研讨会,邀请了相关专家学者就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的中美合作展开讨论,为促进中美共同抗击疫情,抵御疫情对于全球经济的冲击贡献智慧。会上,同济大学智库首席专家、同济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研究院院长夏立平就美国新冠疫情发展和防控的趋势、新冠疫情对中美关系的影响等话题展开分析,并就如何以协调合作稳定作为基调来推进中美关系提出了相关建议。 以下为夏立平发言全文: 谢谢主持人。各位专家、各位老师上午好!今天我侧重讲一下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对中美关系的影响。我讲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简单说一下美国新冠疫情发展和防控的趋势。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国迅速蔓延,预计确诊病例死亡病例都会继续上升。但是因为美国硬实力和动员能力都是很强的,有一流的医学科研能力,医疗实力雄厚,所以推算美国今年七八月是可以控制住新冠疫情的。特朗普政府初期未能很好应对新冠疫情加大了美国经济衰退的危险,将成为继911事件和08年世界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在冷战结束后面临的第三场重大危机。特朗普政府在疫情和各界压力下逐渐采取防控疫情的措施。 第二部分我谈一下新冠肺炎疫情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一是中美关系的气氛在趋于恶化,一些鹰派是借新冠病毒对中国污名化,比如一些高级官员说“武汉病毒”、“中国人病毒”之类的。在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美国政府和国会采取一些不利于中美关系的行动。比如说1月和3月,美国军舰两次分别擅自进入中国南沙岛礁邻近海域和闯入中国西沙领海,美国国会先后通过西藏政策支持法案和台北法案。 二是中美“脱钩”的风险在加大。特朗普政府抑制中国发展的“脱钩战略”在中国抗击疫情的时候仍然在推进。美国“脱钩战略”还从高科技和经济领域扩展到文化和人员的交往。 三是生物安全成为中美国家安全博弈一个新的热点。这次新冠疫情使中美在国家安全方面的博弈进一步上升。生物安全成为一个新热点。特朗普政府是认为新冠病毒来自中国武汉。但是中国方面认为这次新冠疫情在武汉爆发,但是新冠病毒最初不一定是来自武汉。这是需要科学家去进行研究的。 从一分为二来说,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也可能对中美关系产生一些积极影响。比如特朗普实际上与他的安全团队和国会中一些鹰派的立场还是有所区别的,并不是对中国采取完全不友好的态度。美国民众对华友好的感情仍是有很大影响力的。美国是这次对中国捐赠最多的国家,当然主要是民间捐赠。美国一些州的议会,比如犹他州议会,通过决议对中国人民抗击疫情表示支持。在经历了这次疫情之后,美国民众可能对中国的社会制度会有更多的理解。此外,美国在新冠肺炎严重的情况下,也不得不放松对华贸易摩擦,特别是不对中国进口的部分医药品加关税。 就总的来讲,中美关系在现在很困难的情况下,仍应以协调合作稳定作为基调来推进中美关系。关系越困难,越要讲友好! 我最后提几点建议: 一、中美应该停止就新冠病毒来源相互指责,并联合调查来源。现在中美就新冠病毒来源打口水战,实际上是伤害两国人民友好感情,应该尽快停止。中美两国科学家应该联合调查新冠病毒的来源。 二、在美方提出请求的情况下,中国应该向美方提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援助和帮助。现在中国一些公司、基金会和个人已经开向美国提供抗击新冠疫情的捐赠,双方医药医学界也在进行合作。中国政府对这些是允许和支持的。特朗普为了连任,在疫情严重的情况下,也可能会请求中国政府提供帮助。如果美国提出这样的请求,中国应该向美国提供防控疫情方面的援助和帮助。 三、中美可以在国际上就抗击疫情进行合作。在中美两国抗击新冠疫情都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两国政府可以通过协商达成协议,合作帮助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抗击新冠疫情。中国还可以建议今年G20峰会主办国,沙特阿拉伯将新冠肺炎疫情作为今年G20峰会主要议题,邀请世卫组织总干事列席峰会。在G20峰会举行面对面会议的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可以建议举行G20的视频峰会。中国在抗击疫情国际合作中必须谦虚谨慎,尊重其他国家和世卫组织,中美在这方面要相互尊重。 四、中国必须做好应对一些与疫情有关严重和复杂事件的充分准备,因为现在美国像佛罗里达州伯曼法律集团准备要对中国政府提起诉讼,指责中国未能迅速报告和遏制病毒,从而引发新冠疫情全球爆发。中国对此必须要强烈反对,因为这是不符合事实的。 我的发言到这里,谢谢大家。 (本文根据夏立平先生在全球化智库(CCG)于2020年3月19日以“中美‘战疫’合作与全球经济影响”为主题举办的线上研讨会上的发言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0年3月30日 -
赵瑞琦:污名化中国不会让美国解套,更会给全球添堵
文 | 赵瑞琦,全球化智库(CCG)特邀研究员
2020年3月30日 -
徐洪才:中国在抗击疫情、推动全球经济复苏上应有更大作为
2020年3月19日,全球化智库(CCG)举办了“中美‘战疫’合作与全球经济影响”主题线上研讨会,邀请了相关专家学者就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的中美合作展开讨论,为促进中美共同抗击疫情,抵御疫情对于全球经济的冲击贡献智慧。会上,CCG 特邀高级研究员、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以“抓住时间窗口,推动中美合作”为主题,分析了疫情对全球金融体系和中美关系的影响,并就中美如何合作抗疫、如何缓解世界经济衰退等提出相关建议。
2020年3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