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是一种概念,也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全球化目前有诸多定义,通常意义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相依存。全球化亦可以解释为世界的压缩和视全球为一个整体。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全球化势力对人类社会影响层面的扩张,已逐渐引起各国政治、教育、社会及文化等学科领域的重视,引发大规模的研究热潮。对于“全球化”的观感是好是坏,目前仍是见仁见智,例如全球化对于本土文化来说就是一把双刃剑,它也会使得本土文化的内涵与自我更新能力逐渐模糊与丧失。
- CCG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
- CCG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
- CCG一带一路研究所
- CCG世界华商研究所
- CCG数字经济委员会
- CCG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图片
- CCG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图片
- CCG世界华商研究所图片
- CCG一带一路研究所图片
- CCG数字经济委员会图片
- 成为系列论坛会员
- 成为系列论坛会员联系
- 概况介绍
- 兼职研究员
- 未分类
- 概况
- 全球化
- 全球治理
- 美国
- 国际人才政策
- 中美贸易
- 国际教育理念与政策
- 中国开放指数
- 新闻动态
- CCG品牌论坛
- 中国与全球化论坛
- 学术委员会专家
- 主席/理事长
- 中文图书
- 品牌论坛
- 研究合作
- 重点支持智库研究与活动项目
- 概况视频
- 主任
- 香港委员会名誉主席
- 关于
- 团队
- 国际关系
- 国际组织
- 加拿大
- 华人华侨
- 国际贸易
- 来华留学
- 区域与城市
- 媒体报道
- 二轨外交
- 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
- 高级研究员
- 资深副主席
- 英文图书
- 圆桌研讨
- 建言献策
- 概况手册
- 副主任
- 理事申请
- 香港委员会名誉副主席
- 顾问
- 研究
- 国际移民与人才流动
- 区域合作
- 欧洲
- 中国海归
- 来华投资
- 出国留学
- 大湾区
- 活动预告
- 名家演讲
- 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
- 特邀高级研究员
- 副主席
- 杂志
- 名家演讲
- 媒体采访
- 年报
- 秘书长
- 企业理事
- 香港委员会主席
- 国际顾问
- 国际贸易与投资
- 一带一路
- 亚洲
- 留学生
- 对外投资
- 国际学校
- 动态
- 名家午餐会
- 中国人才50人论坛
- 特邀研究员
- 理事长
- 媒体采访
- 文章投稿
- 副秘书长
- 活动支持
- 香港委员会副主席
- 国际教育
- 非洲
- 数字贸易
- 活动
- 智库圆桌会
- 常务理事
- 智库访谈
- 国际合作
- 总监
- 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
- 研究员
- 研究支持
- 香港委员会常务理事
- 国内政策
- 拉美
- 专家
- 理事
- 直播
- 捐赠支持
- 主管
- 中国国际教育论坛
- 个人捐赠
- 前瞻研究
- 澳洲
- 咨询委员会
- 企业理事
- 其他
- 捐赠联系
- 中东
- 成为理事
- 研究报告
- 建言献策
- 出版物
- 理事申请联系
- 智库研究
- 音视频专区
- 联系我们
- 观点
- 捐赠
- 工作机会
- 香港委员会
-
何伟文:为何特朗普对中国极限施压事与愿违
专家简介 何伟文,全球化智库(CCG)高级研究员。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最近发推特说,华为可以成为潜在贸易协议的一部分。换言之,美国近期对华为的禁令并非真出于国家安全原因——这一指控毫无根据——而是将其当成与中国达成“伟大协议”的筹码。在美国宣布从5月10日起把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关税税率从10%提高到25%,以及美国贸易代表公布即将加征25%关税的3250亿美元中国商品清单后,美国财政部长史蒂文·姆努钦又立刻表示愿意继续和中国进行谈判。上述种种让人相信,这一最新的更粗大棒也属于特朗普“交易的艺术”,即用极限施压来获取最好协议。这也给最近中美贸易谈判突然中断提供了解释:美国政府欲索要更多。美国挥舞更粗大棒,逼迫中国投降的同时又要求谈判,这将确保美中全面贸易协议有利于美国。 特朗普总统似乎对这一结果很满意,宣称美国因上调关税可以从中国那里收到1000亿美元,并迫使制造业从中国转移到越南。不过,这种“交易的艺术”却遭到中国断然拒绝,并且,特朗普的沾沾自喜也仅仅是因为错误的经济学知识,以及对历史的误解。 中国政府非但没有投降,反而立刻予以反击,提高了600亿美元美国商品的关税,并对华为表达了坚定支持。中国财政部还宣布,对中国的芯片和软件研发提供五年财政支持。外交部和商务部发言人均对美国最新举动予以谴责,强调中国不想打、不愿打,但也不怕打,并将奉陪到底。发言人还指责华为禁令是美国政府对个别企业的不合理打压。中国媒体也纷纷强烈批评美国这一做法。中国政府已经排除了达成一份倾向于美国利益协议的可能,并强调任何协议必须双方平等互利。 中国没理由同意美国予取予求 美国对中国的“极限施压”因此似乎完全无效。中国没有必要向美国让利,因为美国不是中国加入WTO的受害者。中国加入WTO不是美国仁慈的礼物,那一刻也不是中国经济和贸易起飞的开端。在中国加入WTO之前的17年(1985-2001),中国年均GDP增速就高达9.8%。在中国加入WTO之后的17年(2002-2018),中国年均经济增速降至9.2%。中国在加入WTO前17年出口累计增幅为901.8%,而加入后17年的累计增幅为834.8%。由此可见,中国的快速经济增长始于1980年代早期的改革开放,而加入WTO只是总体开放进程的一部分,加入后的经济高增速只是既有趋势的延续。 此外,正如上文所说,美国绝非是中国加入WTO的“受害者”。据美国商务部发布的贸易数据,2002-2017年间,美国对中国出口累计增长了487.0%,是同期美国全球出口总额累计增幅(123.1%)的近四倍。同期,美国从中国的进口额累计增长了303.8%,是其全球进口额增幅(101.7%)的三倍,但增幅显著低于对中国的出口增幅。 关税和华为禁令同样损害美国 特朗普“关税由中国支付”的观念是基于错误的知识框架。基础贸易经济学告诉我们,关税是由进口者而非出口者支付的。事实上,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由美国进口商支付,他们再将部分负担转嫁给美国消费者和用户。据美国工商组织“关税伤害美国腹地”2019年5月24日发布的估算数字,2018年关税令美国消费者损失250亿美元,相当于贸易战每秒钟让美国人损失810美元。随着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关税被上调,额外3250亿美元中国商品还可能被加征25%关税,这些负担还将显著上升。 一个基本现实是,美国很难找到中国商品的替代供应方。目前已经被加征25%关税的2500亿美元中国商品中,美国对超过1000亿美元中国商品的进口依赖度超过50%。例如,美国2018年从全球进口了4140.3亿美元电脑和电子产品,其中1864.5亿美元进口自中国,占比为45%,超过其他八大供应方的总和。美国进口商如今能去哪里找到替代供应商?2018年,美国玩具市场规模为280亿美元,其中进口额高达184.9亿美元。中国占美国玩具进口总额的88%,金额达163.2亿美元。美国玩具经销商从哪里去找这种规模的供应商?因此,美国进口商、零售商和消费者别无选择,只能支付更高的价格。在中间商品方面,用户们将面临更高的成本和更低的利润。据估计,对25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25%关税,将导致一个美国四口之家每年多支出767美元,并还将威胁到93.4万个就业机会。据行业团体“贸易合作伙伴”的分析,如果特朗普对剩余的325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也加征25%关税,将导致美国损失210万个就业岗位,美国四口之家每年将多支付超过2000美元。瑞银集团(UBS)近期的一份研究预计,今年将有1.2万家美国零售商关门,而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将导致美国零售商成本进一步升高。沃尔玛、梅西百货以及其他主要零售商已感受到了冲击。 在中国供给侧一方,美国在中国的跨国公司贡献了中国对美国出口的50%。关税也将损害它们的利益。中国美国商会近期的一项会员调查显示,74.9%的受访者认为关税损害了自己在中国的竞争力,52.1%的受访者表示需求降低,42.4%的受访者表示制造业成本升高,38.2%的受访者表示出现销售额下滑。 特朗普政府的华为禁令也对全球半导体研发、制造和应用的供应链造成巨大破坏。2018年,华为在全球有1.3万个供应商,采购了700亿美元设备和服务,其中110亿美元来自高通等美国供应商。美国领先的芯片制造商也有自己的全球供应链。禁令迫使华为执行B计划,即采用自己的芯片和系统,这破坏了国际供应链,并同样损害了美国高科技行业。中国市场的销量占美国前十大芯片厂商全球销量的比重很大,思佳讯的比重达80%,高通为63%,科尔沃为60%,博通为52%,美光科技为50%,英特尔为23%。如果丢掉了庞大中国市场的销售额,美国芯片巨头们将难以维持它们对研发的巨额投入来确保其国际领先地位。这也是为何美国科技股在过去一周出现暴跌。 持续的紧张局势毫无疑问将影响中国的出口、工业、就业和经济增速。同时,美国经济也将受损。美国经济已经显露出弱化迹象。尽管2019年第一季度美国GDP增速仍达3.2%,但其主要支柱个人消费开支和私人固定资产投资合计只贡献了1.09个百分点,低于2018年第四季度的2.20个百分点。这一趋势在4月份得到延续,零售销售下滑0.2%,工业生产下滑0.5%。 世界经济也将成为中美贸易战的受害者。IMF最近一篇文章说,如果对全部中美贸易加征关税,全球GDP将损失0.3%。如果贸易关系继续恶化,经合组织预计到2021年全球GDP将损失0.7%,即约6000亿美元。 事实将再一次证明,贸易战不会有赢家。美国的单边贸易霸凌正在走进死胡同。唯一的出路是基于WTO规则的面对面谈判,达成双方平等互利的协议,结束目前的紧张局势,并将双边贸易、全球经济带回正轨。
2019年6月11日 -
China’s rare earths: U.S. should understand its vulnerabilities
-
魏建国:美国极限施压手段已经告吹
专家简介 魏建国,CCG顾问,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 中方3日发布《关于中美经贸磋商的中方立场》白皮书以后,在国际媒体以及许多关注这场争端的外国企业家和朋友中间引起了强烈反响。我的许多美国朋友表示,这是一份极为重要的文件,它不仅阐明了中美贸易战中美方挑起争端对两国乃至全球经济所造成的损害,而且用事实揭露了美方出尔反尔不讲诚信的霸凌主义行为。更重要的是,中方表明了严正立场,许多美国朋友支持中国在接下来的新的双边磋商中,得到一个公正对等的协商结果。 美方在贸易战中频频施展极限施压手段,中方在白皮书中透露的美方在中美经贸磋商中的三次出尔反尔都是通过这个来实施的。美方错误地以为,中方会在美国的极限施压下采取忍让接受的办法。但是中方在磋商中坚决守住原则和底线的态度,让极限施压失去了作用。最近一段时间,中国政府各部门,包括证监会、农业部、商务部等接连发声,表明中国的外向型企业和服务行业早已对中美贸易战做了准备。在极限施压下,中国之所以能顶住,不仅仅是因为中国经济的韧性,更重要的是中国人的意志和决心。中华民族是从百年屈辱中走出来的民族,对这种极限施压早就习以为常。八年抗战说明了这一点;抗美援朝也说明了这一点。众志成城是中国人民在历史上取得根本胜利的重要原因。 今年第一季度,中国GDP增长超过印度,重夺全球增长最快大型经济体位置。外贸进出口总值7.01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7%。经济总体上的企稳回升以及“一带一路”建设的火热推进无不说明,中国早已做好了发展道路上的各项准备。我最近到广东、浙江、上海和江苏这几个外向型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做了调研,各省同志对中美贸易战形势的判断令我们感到振奋。他们认为美国越是在这种情况下极限施压、出尔反尔,越是说明中国在道义上占领了主动权,美方强硬派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黔驴技穷,面对中国经济超乎寻常的抗打击韧性,日显焦虑。为应对接下来可能的冲击,当地企业家在政府指导下做好了准备,比如广东一家向美国出口电焊枪的企业,正在通过内部改革压低成本,把产品扩大到欧洲和非洲市场。其他像服装、箱包、自行车等诸如此类企业都在做市场多元化准备,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对美依赖。我还了解到,在工厂工作的年轻工人,对美方的做法非常气愤。很多人说,中国一定要在打压下争口气。极限施压让中国上下更加团结一致。 中国不愿意让贸易战蔓延到金融、科技甚至地缘政治领域,但我们也要做好准备。美方一而再、再而三地违反以世贸规则为基础的多边体制,下一步很可能受国内强硬“鹰派”势力影响,意图把贸易战战火延续下去。但我相信,在白皮书发布以后,全球更多国家和人民将站到公正的一边,时间、道义和胜利终将属于中国。
2019年6月9日 -
王勇:从关税战到科技战,美国还没想好后果
-
He Weiwen: How Trump’s Extreme Pressure on China is Backfiring
By He Weiwen, a senior research fellow at the Center for China and Globalization(CCG).
2019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