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是一种概念,也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全球化目前有诸多定义,通常意义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相依存。全球化亦可以解释为世界的压缩和视全球为一个整体。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全球化势力对人类社会影响层面的扩张,已逐渐引起各国政治、教育、社会及文化等学科领域的重视,引发大规模的研究热潮。对于“全球化”的观感是好是坏,目前仍是见仁见智,例如全球化对于本土文化来说就是一把双刃剑,它也会使得本土文化的内涵与自我更新能力逐渐模糊与丧失。
- CCG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
- CCG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
- CCG一带一路研究所
- CCG世界华商研究所
- CCG数字经济委员会
- CCG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图片
- CCG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图片
- CCG世界华商研究所图片
- CCG一带一路研究所图片
- CCG数字经济委员会图片
- 成为系列论坛会员
- 成为系列论坛会员联系
- 概况介绍
- 兼职研究员
- 未分类
- 概况
- 全球化
- 全球治理
- 美国
- 国际人才政策
- 中美贸易
- 国际教育理念与政策
- 中国开放指数
- 新闻动态
- CCG品牌论坛
- 中国与全球化论坛
- 学术委员会专家
- 主席/理事长
- 中文图书
- 品牌论坛
- 研究合作
- 重点支持智库研究与活动项目
- 概况视频
- 主任
- 香港委员会名誉主席
- 关于
- 团队
- 国际关系
- 国际组织
- 加拿大
- 华人华侨
- 国际贸易
- 来华留学
- 区域与城市
- 媒体报道
- 二轨外交
- 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
- 高级研究员
- 资深副主席
- 英文图书
- 圆桌研讨
- 建言献策
- 概况手册
- 副主任
- 理事申请
- 香港委员会名誉副主席
- 顾问
- 研究
- 国际移民与人才流动
- 区域合作
- 欧洲
- 中国海归
- 来华投资
- 出国留学
- 大湾区
- 活动预告
- 名家演讲
- 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
- 特邀高级研究员
- 副主席
- 杂志
- 名家演讲
- 媒体采访
- 年报
- 秘书长
- 企业理事
- 香港委员会主席
- 国际顾问
- 国际贸易与投资
- 一带一路
- 亚洲
- 留学生
- 对外投资
- 国际学校
- 动态
- 名家午餐会
- 中国人才50人论坛
- 特邀研究员
- 理事长
- 媒体采访
- 文章投稿
- 副秘书长
- 活动支持
- 香港委员会副主席
- 国际教育
- 非洲
- 数字贸易
- 活动
- 智库圆桌会
- 常务理事
- 智库访谈
- 国际合作
- 总监
- 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
- 研究员
- 研究支持
- 香港委员会常务理事
- 国内政策
- 拉美
- 专家
- 理事
- 直播
- 捐赠支持
- 主管
- 中国国际教育论坛
- 个人捐赠
- 前瞻研究
- 澳洲
- 咨询委员会
- 企业理事
- 其他
- 捐赠联系
- 中东
- 成为理事
- 研究报告
- 建言献策
- 出版物
- 理事申请联系
- 智库研究
- 音视频专区
- 联系我们
- 观点
- 捐赠
- 工作机会
- 香港委员会
-
【中国海归】丘成桐:首获数学界诺贝尔奖的华人数学家
丘成桐,著名华人数学家、国际数学大师,哈佛大学终身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囊括菲尔兹奖、沃尔夫奖、克拉福德奖三个世界顶级大奖。目前世界上只有德利涅、丘成桐两人同时获得此三项大奖。1983年,丘成桐荣获有数学界的诺贝尔奖之称的菲尔兹奖,成为首位获得该奖项的华裔人士。丘成桐证明了卡拉比猜想,因此该猜想被以他名字命名为卡拉比—丘流形。该概念是物理学中弦理论的基本概念,对数学物理和微分几何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2015年12月16日 -
【中国海归】梁思成:创建中国大学第一个建筑系
梁思成,著名的建筑学家、建筑学教育家,将建筑学引入中国,是中国建筑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他踏遍中国,考察、测绘了大量古建筑,写作了中国第一部建筑史。此外,他还在东北大学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建筑学系,组织和参与了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设计,推动了新中国的城市规划工作。
2015年12月14日 -
【中国海归】杨振宁、李政道: 首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
因提出弱相互作用下的宇称不守恒理论,杨振宁、李政道获得了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该理论的出现推翻了之前在物理学界广受认同的宇称守恒原理。作为首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杨振宁、李政道获奖激励和影响了几代中国青少年和科学工作者。
2015年12月14日 -
【中国海归】陶行知:倡导生活教育的“人民教育家”
在近代中国,与晏阳初齐名的平民教育家,就是陶行知。他曾和晏阳初一同推广平民教育,但同时,他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他崇尚科教救国的思想,提倡推行平民教育,创办了晓庄师范等学校,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以及终身学习等理论。在中国整个教育史上,他占据着难以逾越的地位。他尤其重视乡村教育,认为只有乡村教育搞好,乡村的生活才能彻底地改变。陶行知还特别重视初等教育,认为“全民族的命运都操在小学教员的手里”。这些观点,在当代仍然有不可忽略的意义。
2015年12月11日 -
【中国海归】蔡元培:近代中国教育革新第一人
蔡元培,著名教育家,一直被认为是中国教育革新的重要人物,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革新北大,开中国“学术”与“自由”之风。作为教育界的一代传奇人物,蔡元培有着许多第一的称号:中华民国的第一任教育总长、近代实行教育救国的第一人、把“美育”列为学校教育组成部分的第一人、开创男女同校学习格局的第一人。
2015年1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