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G持续对企业全球化、 “走出去”和“引进来” 展开双向研究,以当前国际背景下的中美贸易、国际贸易、来华投资、对外投资、数字贸易为主题,进行分析、研究与解读。CCG 不断寻求更多力量来推动全球自由贸易发展,率先推动中国加入 CPTPP,并发布系列研究报告。此外,CCG 课题组常年编写国内唯一的“企业国际化蓝皮书”《中国企业全球化报告》,并在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CCG还研发出版了《世界华商发展报告》、《大潮澎湃——中国企业“出海”四十年》、China Goes Global 、The Globalization of Chinese Enterprises 等企业全球化研究中英文图书系列。CCG还创办了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专注于企业全球化发展的“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围绕国际贸易与投资相关国际议题设置多场分论坛,云集国内外极具影响力的跨国公司领袖、驻华大使、前政要官员、国际组织与商会负责人、国际顶尖智库专家及知名学者深度研讨,已发展成为推动企业全球化发展的国际高端论坛。
-
储殷:“一带一路”民企上路 没人才可不好办
文/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研究员储殷
2016年5月12日 -
2014-2015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特点及趋势
2014年,全球经济继续缓慢复苏,美国、欧州等发达国家与经济体增长动力明显增强,经济形势进一步好转,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总体减缓趋势明显,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部分国家困难重重,经济转型压力加剧,存在较大的下行风险。受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东欧和中东地缘政治风险以及欧元区复苏不平衡等因素的综合影响,2014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出现下滑,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UNCTAD,简称“联合国贸发会议”)2015年6月24日发布的《2015年世界投资报告》(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15)显示,2014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由2013年的1.47万亿美元下跌至1.23万亿美元,下降幅度达16%。 据《2015年世界投资报告》数据,从区域看,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吸收的对外直接投资虽然处于较低水平,但依然继续领先于其他国家与地区,亚洲的发展中国家吸引的对外直接投资继续增长;从行业看,由于过去十几年服务业的自由化发展和全球价值链增长,全球的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服务行业,其次是制造行业,初级产品行业占比不足一成。 从投资方式看,绿地投资(Greenfield Investment,GI)依然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但跨国并购(Cross-border M&A)投资继续大幅增长。
2016年5月10日 -
储殷:“一带一路”民企上路的困境和出路
日前,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研究员储殷在参加百人论坛专家峰会时指出,“一带一路”中的三大领域可以更好地发挥民营企业的优势。他同时呼吁实行旋转门机制,从而吸引和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人才。
2016年5月3日 -
黄日涵:”一带一路”投资政治风险研究之斯洛伐克
一带一路”的顺利推进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国内政局发展密切相关。由于“一带一路”地区上的许多国家对外深陷大国博弈的战场,对内面临领导人交接、民主政治转型、民族冲突等多重矛盾,“一带一路”国家的政治风险已经成为中国政策推进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最大风险。因此,对于“一带一路”国家的政治风险进行分析与评估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最为急迫的任务之一。
2016年4月29日 -
黄日涵:一带一路投资政治风险之老挝
伴随着双边政治互信的不断加深,随之而来的是两国经贸合作的迅速发展,以及文化交流的深入人心。中老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居,中老关系的稳定发展,对彼此都意义重大。
2016年4月21日